首页期刊导航|全国流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全国流通经济
全国流通经济

周刊

2096-3157

lingshoushijie@sina.cn

010-66095149

100801

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北楼429室

全国流通经济/Journal China Circulation Economy
查看更多>>《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月刊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性核心期刊,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动现代流通经济的发展,繁荣现代流通业和市场为主导;依托大流通、大商业、大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现代商人、面向科研院所、面向高等院校;深入开展市场经济理论、流通经济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刊设有经济前沿、理论研究、学术论坛、政策与法律、经营与管理、企业与文化、改革与创新、流通经济与流通政策、国外经济、WTO规则与对策、经济动态等多个栏目,以刊载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文章及研究人员的学术论文为主,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发表科研成果及学术研究探索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业集群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研究

    范志顺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是新时代我国产业经济建设的重要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使得我国京津冀区域经济内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上升,促进了京津冀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理论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了二者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及产业集群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产业集群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

    徐州市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李星张秋彤刘苑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度,有利于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技术融合—企业融合—产业融合—生态融合"四个层面,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机制路径,构建徐州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测度经济发展情况,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到 2015-2022 年期间徐州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演变.结果表明,徐州市数字经济已实现多元驱动发展,其中产业数字化的赋能效果较为明显;测算期间,徐州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发展迅速,目前两者呈现为优质协调;但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发挥不足,数据要素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徐州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山东省融资环境分析及发展路径

    刘予华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融资环境作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融资环境又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山东省融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及策略,以供参考.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山东省融资环境发展路径

    数字经济赋能肇庆市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

    潘欣欣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产业结构转型而言,数字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就肇庆市而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基本战略目标之一.本文就数字经济赋能肇庆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行分析,说明目前肇庆市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探究数字经济赋能肇庆市实体经济的发展研究,为肇庆市发挥数字经济价值,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转型和创新提供思路.

    数字经济赋能肇庆市实体经济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

    王智灵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本文以通道沿线 13个省区市为研究样本,基于钻石模型,构建了包含五个维度的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CRITIC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进行了组合赋权,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陕西、内蒙古、重庆物流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广西、云南、新疆、贵州、海南处于中等水平,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的物流竞争力处于低水平,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物流竞争力指标体系

    特色农产品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张锐包明齐杜俊平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特色农产品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特色农产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发展特色农产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特色农产品县域经济影响

    基于植入广告出演者属性的城市形象提升策略研究——以三亚为例

    赵美玲邵金花黄颖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植入广告出演者属性,构建了提升三亚城市形象的效果模型.以最近两年观看过以三亚及周边地区为背景拍摄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并因此对三亚产生好感而付诸实际行动的 406 名游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SPSS 23.0 和AMOS 24.0 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城市认知形象在植入广告出演者认同感、魅力性、可信度与情感形象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果.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发挥政府作用、活用故事营销、活用联合促销、活用智能手机和SNS等建议.

    植入广告出演者属性认知形象情感形象

    金融科技背景下绿色信贷创新风险体系构建

    曾力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金融科技还是绿色信贷,均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和新产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全新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因子.本文结合金融科技对河南省企业的影响,首先以修正SSA-FAHP模型建立河南省企业绿色信贷创新的风险指标并获取每个风险指标的权重.其次,利用专家调查文件的方法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每个风险指标的最终得分.从而根据风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提出保障河南企业绿色信贷创新不同风险的具体建议.

    金融科技绿色信贷信用风险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究——以徐州为例

    邓景怡李勇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迅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行之有效,力争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是我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徐州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尽管金融服务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像基础薄弱制约乡村产业的发展,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不足,不够重视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发展,科技金融在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中作用不够突出等一系列挑战.本文根据目前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大金融支持乡村产业配套设施建设;要建立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应政策激励机制;构建完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体系来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等.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乡村产业

    数字金融助力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研究

    黄呈翰陈凯琳陈弘彤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是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数字金融势能进一步放大,将为绿色农业产业等发展实现提供坚实保障.但目前来说数字金融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农村农业智慧化发展整体转型效率迟缓、金融机构掌握评估数据不足、传统金融体系不完善、征信体制不健全覆盖面少、数字鸿沟存在信息壁垒、农村智慧化发展缺失金融机构以及人才等必要条件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和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金融乡村振兴绿色农业农业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