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草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草业
青海草业

张黄元

季刊

1008-1445

qhcyzzbj@163.com

0971-6141786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胜利路81号

青海草业/Journal Qinghai Prata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宇妥本草》中毛茛科植物资源分析

    尹红叶尼知措龙主多杰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保护毛茛科藏药植物资源,对《宇妥本草》中记载的毛茛科植物属种分布、生境特点和主治病类型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宇妥本草》记载了 186种植物药,其中毛茛科植物数量最多,共11属23种,生境类型涉及5大类,主治功效涵盖16个领域.毛茛科藏药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用途多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该研究为藏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宇妥本草植物资源毛茛科

    乌兰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牧草的影响

    唐文惠羊快卓玛张婵娟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乌兰地区2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88~2022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和2013~2017年牧草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乌兰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和日照对牧草的影响.结果表明:乌兰地区近35a各月日照时数最大值出现在5月,为274.6 h,月最小日照时数出现在2月.各季节的日照时数春季呈上升趋势,其他季节总体呈下降趋势;秋季日照时数以17.2h/10a的速率显著减少,冬季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最小.年日照时数以44.2h/10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乌兰地区日照时数存在8~10a和1~2a的周期振荡.乌兰地区牧草生长季(4~8月)日照时数为1328h,为全年日照时数的45%,2013~2017年总产草量呈缓慢上升趋势,日照时数与产草量呈负相关.

    乌兰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趋势产草量

    1961~2020年三江源区气温时空分布特征

    李兴李金凤祁栋林陈宏松...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三江源区气温变化特征及升温机制,利用三江源区14个气象站1961~2020年近60a气温资料,通过滑动平均、插值法、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气温变化的特征和突变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三个源区年、季气温出现多次冷暖波动过程,整体均呈显著增温趋势;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增温幅度分别为0.37℃/10a、0.30℃/10a和0.38℃/10a,澜沧江源区升温幅度最大;冬季升温幅度最大,秋季次之,春季最小;长江源区以久治县,黄河源区以玛多县,澜沧江源区以囊谦县为增温中心,自西向东,由北向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气温上升趋势中三个源区均存在突变性,长江源区发生在2004年,黄河和澜沧江源区均发生在1997年;海拔高度和下垫面的差异是导致增温幅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三江源区气温时空差异

    基于Landsat 8 OLI数据的2013~2020年青海湖地区共和县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高凯楠金艳霞邸少宇袁群...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美国Landsat8OLI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使用ArcGIS10.8与ENVI5.3软件,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法及差值影像法,提取并分析了共和县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20年的平均植被覆盖度依次为58%、50%、46%和54%,植被覆盖度fc>0.4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0%以上.近8a来植被覆盖度呈现出波动趋势,各级植被覆盖度变化面积近5806.64km2,植被覆盖小幅度经历改善、退化、改善阶段;植被覆盖度减少区面积占比大于增加区,需加大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GIS

    信息动态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