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梁恩忠

月刊

1000-0054

xuebaost@tsinghua.edn.cn

010-62788108,62792976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清华大学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主要栏目有工程力学、电机工程、机械工程、能源技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等。主要读者对象是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者、教师和研究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语义边界增强的司法命名实体识别

    张天宇孙媛媛杜文玉邢铁军...
    749-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文书命名实体识别是智慧司法的关键任务.现有的序列标注模型仅关注字符信息,导致在法律文书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无法获得语义和词语的上下文信息,且无法对实体的边界进行限制.因此,该文提出了一个融合外部信息并对边界限制的司法命名实体识别模型(semantic and boundary enhance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SBENER).该模型收集了 40 万条盗窃罪法律文书,首先,预训练模型,将获得的司法盗窃罪词向量作为输入模型的外部信息;其次,设计Adapter,将司法盗窃罪的信息融入字符序列以增强语义特征;最后,使用边界指针网络对实体边界进行限制,解决了序列标注模型丢失词语信息及缺少边界限制的问题.该模型在CAILIE 1.0数据集和LegalCorpu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SBENER模型在2个数据集上的F1值(F1-score)分别达88.70%和87.67%,比其他基线模型取得了更好的效果.SBENER模型能够提升司法领域命名实体识别的效果.

    法律文书外部法律信息实体边界命名实体识别

    PromptWE:一种融合解释的提示学习事实核查模型

    张翔然李璐旸
    760-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事实核查任务中如何利用生成的解释更好地辅助真实性判断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融合解释的提示学习事实核查模型PromptWE.该模型在生成任务中通过证据筛选和摘要生成更易理解的解释,然后在分类任务中将解释融合进提示学习模型的提示模板中,从而将解释与预训练模型储备的知识相结合,以提高真实性判别的准确率.该模型在2个数据集上的F1值比SOTA模型高5%,表明模型生成的解释能提升模型判别信息真假的能力.此外,为了说明高质量的解释在分类任务中的重要性,该文将数据集中的专家证据直接作为解释,融合进提示模板中进行了提示学习训练,比融合模型生成的解释的F1值提高了 16%,证明了高质量解释能有效激发通用语言模型在事实核查任务上的能力.

    事实核查提示学习解释生成

    面向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标题生成

    肖思羽赵晖
    770-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庞大,简洁的标题可以提高信息阅读效率.在课堂场景下,知识点标题生成便于用户整理和记忆课堂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该文将标题生成应用于课堂教学领域,制作了课堂知识点文本—标题数据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TextRank 算法——考虑关键字和句子位置的文本排序(textranking considering keywords and sentence positions,TKSP)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关键词和句子位置等因素对句子权重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提取文本重点信息.使用以召回率为导向的摘要评价(recall-oriented understudy for gisting evaluation,ROUGE)方法,TKSP 算法在 ROUGE-1、ROUGE-2和ROUGE-L指标上的得分率分别为51.20%、33.42%和50.48%,将TKSP抽取式算法与统一语言模型(unified language model,UniLM)结合,并融合文本主题信息,提出统一语言模型结合考虑关键字和句子位置的文本排序算法的模型(unified language modeling combined textranking considering keywords and sentence positions,UniLM-TK),UniLM-TK 在各指标上的得分率分别为73.29%、58.12%和72.87%,与UniLM模型相比,UniLM-TK在各指标上分别提高了 0.74%、2.26%和0.87%,证明UniLM-TK模型生成的标题更准确、更有效.

    课堂教学标题生成主题信息TextRankUniLM

    基于对话的中文正面情感风格迁移

    胡玉婷左家莉刘江盛万剑怡...
    780-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本风格迁移旨在保留文本内容的前提下,通过编辑或生成的方法使得目标文本带有某些特殊属性,如礼貌、情感、性别等.现有的情感风格迁移研究主要集中在英文数据集上,在中文数据集上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对话的中文情感文本数据集,该数据集的部分原始数据源自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中的对白,并对其进行人工标注和循环模型标注.目前该数据集的负面情感文本和正面情感文本句子共30836个.根据该数据集中大多数情感词是显性的特点,在编辑类的模型上开展了基于对话的中文正面情感风格迁移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数据集上,编辑类的模型可以较好地识别文本的情感属性,并实现文本正面情感风格迁移.

    自然语言处理文本生成情感风格迁移循环模型编辑模型家庭对话

    融合VAD情绪知识的文本情感分布标签增强方法

    王耀琦万中英曾雪强左家莉...
    789-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分布学习(emotion distribution learning,EDL)采用情感分布记录给定样本在各个情绪上的表达程度,在处理具有模糊性的多标签情绪分析任务时具有明显优势.情感分布标签增强技术将已标注的情绪单标签增强为情感分布,可以解决EDL缺乏已标注情感分布的实验数据集的问题.然而,已有的情感分布标签增强方法采用离散空间情绪模型表示情绪,存在情绪间的相关信息丢失和情绪表达不连续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引入基于连续维度的效价-唤醒-支配(valence-arousal-dominance,VAD)心理学情绪模型,提出融合VAD情绪知识的文本情感分布标签增强方法(VAD emotion knowledge-based text emotion distribution label enhancement,VADLE).VADLE 方法基于先验的 VAD 情绪模型中的情绪距离,先为英文句子的真实情绪标签和句中情感词的情绪标签分别生成先验情感分布,再通过分布叠加将2种先验情感分布统一.通过英文单标签文本情感数据集的对比实验表明:VADLE方法在情绪预测任务方面的性能优于已有的情感分布标签增强方法.

    情感分布标签增强情感分布学习VAD情绪空间情感词典

    地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性及运行策略案例研究

    郭红仙王天麟程晓辉关文...
    801-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某住宅小区设有412个钻孔埋管换热器,自2014年冬季开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为小区内的高层住宅和联排别墅供暖制冷.至2020年11月,埋管区域的地温已从最初的14.78℃降至13.00℃,而且系统在冬季的稳定运行也存在一定风险.该文整理此系统2014-2020年的运行数据,对地源端供回水温度、冷热负荷及系统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在利用单孔3-D有限元模型获得土层综合热物性参数后,基于所建立的群孔2-D有限元模型,结合系统冷热负荷特征及地源端换热能力,综合考虑地温变化、运行中的停机状况、地源端供水温度及系统取/排热量等几个方面,对系统的长期稳定性进行评估和预测.结合小区复合供暖系统的特点,对3种运行策略(冬季停机1个季度、增大夏季用量和冬季采用燃气锅炉调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燃气锅炉调峰是目前最合适的应对地温降低和冬季运行不稳定的措施.

    地源热泵系统埋管换热器热不平衡率管群运行策略长期稳定性

    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热力响应特性现场试验

    任连伟韩岩孔纲强邓岳保...
    810-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管廊是基于土壤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和地下综合管廊提出的一种新型能源地下结构.该文依托焦作市龙源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管廊底板中铺设换热管形成能源管廊底板,实测进/出口水温及管廊底板温度、应变等变化规律,探讨不同运行模式条件下能源管廊底板换热性能与热力响应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换热过程中管廊底板不同位置的温度基本一致,但是温度应力存在差异;横向温度应力大于纵向温度应力,且横向温度应力由北至南逐渐变小;纵向温度应力中部位置大,两侧小;夏季散热工况受到最大热致压应力为1.35 MPa,冬季取热工况受到最大热致拉应力为0.89 MPa,均未超过管廊底板混凝土的强度值,换热过程不会影响管廊底板的结构安全;能源管廊底板的单位管长换热功率随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00 L/h流量条件下换热功率最高,间歇运行相比连续运行可以提升换热功率;不同的初始温度将导致换热功率出现巨大差异,冬季取热工况换热功率低于夏季排热工况换热功率.

    能源地下管廊热力响应现场试验换热功率

    多年冻土区太阳能制冷桩基主动冷却效果

    孙兆辉刘建坤陈浩华游田...
    82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桩基是多年冻土区最为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降低桩基工程热扰动和提高桩基长期稳定性是冻土工程研究的重点.该文将太阳能制冷技术引入多年冻土区桩基工程,并开展主动冷却桩基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温控桩壁的制冷温度可降至负温以下,运行3、10和30d的制冷半径分别达到0.65、1.24和1.5m以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反演估算温控桩的有效制冷功率约180W,制冷因数为0.9.模拟结果表明:制冷时长越大,桩壁温度振幅越大,稳定温度越低;制冷时长6、9和12h/d所对应的桩壁温度分别可降至-2.39、-3.48和-4.45 ℃;10a后的影响半径分别超出6.68、8.34和9.46m;温控桩服役10a后停止运行,桩周冻土仍可以在2~4a内处于低温稳定状态.

    多年冻土区太阳能制冷技术桩基础地温制冷效果

    相变回填材料中石墨体积分数对PHC能源桩换热性能的影响

    王皓宇张丹钱征宇
    831-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掺入石墨可以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为探究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PHC)能源桩桩芯回填材料中石墨体积分数对桩换热性能的影响,开展了 PHC能源桩模型试验,并建立基于试验验证的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石墨体积分数对PHC能源桩的进出口温差、桩身温度和回填材料相变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HC能源桩的进出口温差随石墨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PHC能源桩换热时间一致时,桩身温度随着石墨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上升,而桩体沿轴向的温度增量变化并不显著,分布较为均匀;回填材料的相变速度随石墨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加快.

    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桩能源桩相变材料石墨换热性能

    多温度限制点条件下燃油热管理系统热回油特性分析

    杨世宇林远方于海育徐向华...
    841-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回油是提高飞行器燃油热管理系统性能的重要途径.为研究多温度限制点条件下燃油热管理系统的热回油特性,该文基于Python语言自主开发了燃油热管理系统稳态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分析了热回油流量对各温度限制点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回油流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使得全部温度限制点的温度均下降,甚至导致了供油箱出口温度和热回油阀出口温度的升高,这说明过大或过小的热回油流量均可能引发燃油热管理系统的失效,热回油流量存在满足温度限制要求的变化区间.对于飞机热载荷加热器出口温度和燃油喷嘴出口温度,存在热回油临界流量,当热回油流量达到临界值时,进一步增加热回油会提升系统超温的风险.随后探究了热回油作用下系统的飞机热载荷极限,发现飞机热载荷极限对应于热回油流量限制区间的大小突变为0的临界状态,且此时限制区间的下界是系统的热回油临界流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飞机热载荷加热器出口温度和燃油喷嘴出口温度在极限状态下同时达到各自的限制值时,系统达到正常工作时的总热载荷极限.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总热载荷极限,该文提出了可以实现系统热载荷之间相互传递的中间回路并给出了潜在方案,为飞发一体化热管理提供了一种优化途径.

    热管理系统温度限制热回油热载荷极限数值模拟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