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李景隆

双月刊

1007-0117

QHSX@chinajournal.net.cn

0971-8802246

810007

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72号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hai Junior Teachers's College(Education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学校科研和教学最新成果,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主要刊登教育科学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优秀学位论文、综述、述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文化之思、价值选择与公共出口

    朱荣英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整合不同文化类型中的光明性要素而求得在混合文化中的大众化增长,这是它自觉顺应时代发展的最新走势,也是它大众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大众化的价值选择,使之摆脱了一切教条的束缚,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从社会生活和文化实践中获得了全方位的支撑,从参与重大政治课题的谋划中找到了新的政治出口;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成功运用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并使其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以继承和发扬的一个公共政治出口.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文化之思价值选择公共出口

    王阳明"无善无恶"说的现代诠释及其分析

    贾庆军钱彦惠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学人对王阳明的"无善无恶"说及其"四句教"诠释依然有所不同.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一体说,以唐君毅先生为代表;一类是两层说,以牟宗三先生为代表;一类为境界说,以陈来先生为代表.通过对这三类诠释进行述评,可以增进我们对阳明学说的理解.

    王阳明无善无恶诠释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探微

    栾宏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都要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征程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发展

    邓小平文化软实力思想

    宋斌吴春香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理论中,虽然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提法,但是"文化软实力"思想还是十分丰富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蕴含在邓小平理论之中,而且这些思想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软实力仍具有现实意义.

    邓小平文化软实力思想

    论隐逸诗的美学风格

    霍建波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逸诗是我国古代描写有关隐逸文化内容的一种诗体,是从诗歌主题学角度划分出来的.按照诗作具体内容的不同,隐逸诗又可以分为田园隐逸诗、山水隐逸诗、游仙隐逸诗、佛理隐逸诗、吏隐诗等类型.本文从文学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每一类型的代表涛人及其诗作,分别总结出其美学风格特征,如田园隐逸诗之平淡、自然,山水隐逸诗之清新、秀丽,游仙隐逸诗之奇幻、绝俗,佛理隐逸诗之悠远、高妙,吏隐诗之疏放、闲雅.

    隐逸诗美学风格隐逸文化

    民俗记忆与苏童小说

    张德军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苏童的文学创作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妻妾成群>与<碧奴>等长篇小说影响深远,当然,更为关键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童所坚守的先锋意识,给中国当代文坛带来了文体形式的革新,而这些作品及后来经过改编所渗透出的民俗记忆无疑烛照了苏童小说的民俗学特色.本文试图揭开苏童小说的民俗植被,守望苏童小说的民俗记忆并以此延展苏童对乡土的执著.

    民俗苏童创作

    苏轼的文学成就与贬谪

    马云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迭遭贬谪使苏轼溶入了现实生活,根植于社会实践中.体察民情,关心民瘼,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政治受挫,思想成熟,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贬谪是"根",文学成就是"果",贬谪促成了苏轼辉煌的文学成就.

    苏轼贬谪文学成就

    简析孙悟空的心灵历程

    孙玉冰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作者通过孙悟空从最初的野性十足、逍遥自在、天不怕地不怕到成为"斗战圣佛"的人生经历,给我们展示了孙悟空由"猴性"的丧失和"人性"的获得的心灵历程,这一生命历程的内涵不断肩示我们思索人生,并永无止境.

    孙悟空生命意识心灵历程

    作为历史概念的清商乐

    黎国韬叶瑜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西晋、刘宋、北魏、隋朝、唐中叶、南宋这几个时期,曾经有人对前朝、当代的清商乐进行过较大规模、较有深度的编集、整理和总结,从中可以反映出时人眼中的清商乐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从中也可以说明清商乐实际上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范畴也在不断延伸和变化.

    清商乐历史概念范畴

    从激励机制看中国古代赐姓

    张淑一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赐姓对于激励机制的运用既有"得"又有"失"的一面."得"表现为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实行目标激励法等激励基本原则在赐姓中的体现;"失"表现为激励缺乏连续性、公平性、适度性等问题在赐姓中普遍存在.

    激励机制赐姓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