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护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刘岩

半月刊

1006-7256

qlhlzzs@163.com

0531-88591031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齐鲁护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Qilu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党和国家关于出版工作的法令、法规和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反映护理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护理学术水平的提高。全国各级医疗和机构医护人员及科研机构工作人员为主要读者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肾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量表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王井荣陈娟张睿张静...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编制肾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函询编制量表,并通过调查 344 例肾癌患者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肾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量表包含身体状况、生理状况、社交状况、心理反应及总体状况 5 个维度,共 29 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s α为 0。91,量表总的折半信度为 0。864,重测信度总分为 0。819,各条目内容效度介于 0。81~0。98,总量表的内容效度为 0。8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 5 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68。67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χ2/df为2。012、RMSEA为0。044、GFI为0。879、GFI为0。912。结论:肾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肾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测评工具。

    肾癌术后生活质量信度效度

    非器械辅助呼吸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李凌云梁家冰焦梦凡陈春旭...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非器械辅助呼吸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B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的中英文文献,搜索非器械辅助呼吸训练应用于CHF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 年1 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13 项RCT,包括 1268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器械性呼吸训练在提高 CHF 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用力肺活量(FVC)、优化患者的 6 min 步行试验(6WMT)、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器械辅助呼吸训练可改善CHF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呼吸训练运动耐力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血液肿瘤患儿父母自我调整的研究进展

    张素素许翠萍孙晨钱俊英...
    113-115页

    血液肿瘤儿童父母自我调整

    目标性集束化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张艳刘海芹邵晓涵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目标性集束化护理对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 1 日~2023 年 7 月 31 日收治的 15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76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目标性集束化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气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恢复指标[包括机械通气(MV)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护理效果(包括VAP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O2、PaO2、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aCO2 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1);研究组MV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1);研究组VAP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MV治疗患者实施目标性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改善血气指标,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护理舒适度,减少VAP、不良事件的发生。

    目标性集束化护理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肺炎

    风险因子评估下护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术患者中的应用

    吴娇娇周之音戴婷王丽英...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风险因子评估下护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2 月 1 日~2023 年 1 月 31日 90 例行下肢静脉曲张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因子评估下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护理后血流情况[包括血流速度(BFV)、血流峰速度(PBFV)],肢体肿胀程度、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BFV、PBFV均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瘀斑最长径、患肢周径均短于对照组(P<0。05),肢体肿胀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术患者采用风险因子评估下护理,能提升肢体BFV,减轻患肢的肿胀和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肢静脉曲张风险因子护理血流速度肢体肿胀疼痛并发症

    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应用

    郝香敏张静王文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 1 日~2023 年 7 月 31 日收治的 76 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 38 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生活质量[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情况、再住院与急性加重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FVC、FEV1、FEV1/FVC%均高于常规组(P<0。01);护理后,实验组CAT、HAMA、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再住院及急性加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老年COPD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再住院率及急性加重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护理服务肺功能生活质量

    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对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刘兰芝吕红霞郑鑫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对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 年 3 月 1 日~2023 年 7月 31 日收治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 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相关恢复指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护理前后吞咽功能[采用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带管时间、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能力、独立性、思考能力、脑损伤困扰程度、身体限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用于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能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缩短带管、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脑卒中气管切开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护理模式吸入性肺炎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损伤的影响

    张淑泽边燕崔红军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 1 日~2023 年 9 月 30 日 204例乳腺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标准组各 102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标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比较两组皮肤损伤程度,心理状态与疼痛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存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核心量表(QLQ-C30)],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标准组皮肤总损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标准组SAS、SDS、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QLQ-C30 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标准化皮肤护理可降低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损伤发生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标准化皮肤护理乳腺癌放疗皮肤损伤焦虑抑郁疼痛生活质量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的影响

    李淑玲相燕张琪王蕊蕊...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4 月 1 日~2023 年 4 月 30 日于门诊就诊的 80 例老年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吸入用药依从性,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对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吸入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FEV1/FVC%、MVV均高于对照组(P<0。01),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吸入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

    两种回血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风险及穿刺不良反应的影响比较

    刘璇王双双程美兰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传统单向密闭式回血法与双向密闭式回血法对血液透析(HD)患者感染风险及穿刺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 2019 年 4 月 1 日~2022 年 4 月30 日接受HD的80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组和A组各40 例,B组采用传统单向密闭式回血法,A组采用双向密闭式回血法;比较两组透析器及管路中残余血量、回血时间、生理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状况,监测回血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感染和穿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透析器及管路中残余血量少于B组(P<0。05),回血时间短于B组(P<0。05);回血后,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均高于回血前(P<0。05),心排血指数(CI)低于回血前(P<0。05),且A组CI高于B组(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感染、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相比单向密闭式回血法,双向密闭式回血法不仅能减少透析器及管路中残余血量,缩短回血所需时间,还能降低HD患者感染和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

    单向密闭式回血法双向密闭式回血法血液透析感染穿刺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