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护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刘岩

半月刊

1006-7256

qlhlzzs@163.com

0531-88591031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齐鲁护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Qilu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党和国家关于出版工作的法令、法规和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反映护理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护理学术水平的提高。全国各级医疗和机构医护人员及科研机构工作人员为主要读者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团体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预对胃癌照顾者的影响

    梁赛薛茗予徐艳华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团体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预对胃癌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1日~2022年2月1日收治的140名肿瘤科胃癌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团体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照顾者自我表露水平[采用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DDI)]、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照顾能力及心理负担[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结果:干预后,两组DDI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ZBI、照顾能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团队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预应用于胃癌照顾者中效果满意,可提高照顾者的自我表露能力和照顾能力,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其心理负担。

    团体自我表露心理干预胃癌照顾者照顾能力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发风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性护理对策

    张花王佩佩周爱华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98例AMI患者PCI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再发分为再发组12例、无再发组8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出AMI患者PCI术后再发的各类风险因素后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发组的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术前Killp分级Ⅱ~Ⅳ级、术前LVEF≥40%、多支病变、用药依从性低比例均高于无再发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术前Killp分级Ⅱ~Ⅳ级、术前LVEF≥40%、多支病变、用药依从性低均是PCI术后AMI患者再发的风险因素,OR 值均>1。结论:AMI患者PCI术后的风险因素较多,主要包含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术前Killp分级Ⅱ~Ⅳ级、术前LVEF≥40%、多支病变、用药依从性低等,需要临床强化有关预防性护理,通过健康指导和药物干预等有效防控措施,以降低术后的再发率。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再发风险因素预防性护理

    家属鼓励视频探视模式在谢绝探视型ICU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张飞鹏侯守超邹辉煌胡玉娜...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家属鼓励视频探视模式在谢绝探视型ICU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1日~2022年11月30日收治的80例重症医学科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属鼓励视频探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依从性、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生命体征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精神状态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鼓励视频探视模式可以有效稳定谢绝探视型ICU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其依从性,同时获得良好的满意度。

    视频探视ICU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

    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鲁丽丽晋运玲程翠平马丽娜...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诊疗的150例老年CH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疾病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疾病认知、情绪管控、行为管理方面疾病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健康状态、精神、精力、社会功能、情感、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老年CHD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个性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老年冠心病疾病知识掌握

    心血管护理团队跨学科协作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周朵菊田艳玲徐成阳秦庆祝...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护理团队跨学科协作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血管护理团队跨学科协作模式;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后6个月 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心血管疾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CVDQOL)]、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出院后6个月,两组ESCA、CVDQOL评分和心功能分级均优于入院时(P<0。01,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血管护理团队跨学科协作模式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心血管护理团队跨学科协作冠心病心功能

    营养风险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贺小芬王梦情凌雪芳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消化内科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84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营养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情缓解情况、健康行为、营养状况[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TP)、总蛋白(ALB)]。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饮食知识、饮食态度、饮食行为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病情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Hb、TP、ALB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营养风险管理能够促进UC患者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提高饮食依从性,改善营养状态,减轻临床症状。

    营养风险管理溃疡性结肠炎饮食依从性营养状态

    持续质量改进下的全面护理管理在门诊患儿静脉血样采集中的应用

    范桂林董凤梅崔岢丰李夏...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下的全面护理管理在门诊患儿静脉血样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12例门诊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A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B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持续质量改进下的全面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溶血率、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士护理能力的评分。结果:干预后,B组首针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P<0。05),溶血率低于A组(P<0。05);B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家长对护士护理能力的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下的全面护理管理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降低溶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持续质量改进全面护理管理静脉采血溶血率

    希望疗法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摄食-吞咽训练中的应用

    石汝洁余晓英彭东红沈凤...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希望疗法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摄食-吞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7例,入院时统一编号分为常规组33例和干预组34例。常规组采取吞咽训练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希望疗法;比较两组依从性、干预前后希望水平[采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吞咽障碍程度[采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组主动学习、参与训练、参与分享交流及效果监测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ADHS中路径思维、动力思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吞咽障碍程度优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希望疗法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摄食-吞咽训练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希望水平,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希望疗法老年患者脑卒中吞咽障碍摄食-吞咽训练

    适应行为商数指导下的分层健康行为管理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

    段续芳王彦利杨波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适应行为商数(ADQ)指导下的分层健康行为管理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9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ADQ指导下的分层健康行为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适应行为[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SAB)]、健康行为领域问题发生情况、出院后3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脑电图正常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B中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领域问题中营养、睡眠、用药方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脑电图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Q指导下的分层健康行为管理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其适应行为及健康行为,降低随访后的疾病再入院率,帮助改善其脑电图表现,预后综合表现更好。

    适应行为商数分层健康行为管理癫痫患儿脑电图健康行为

    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影响

    沃志敏孟杭李梦芳拾丹丹...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2例,按照病床奇偶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循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运动功能[采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SES、FMA和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可以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增强其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创新扩散理论循证护理脑梗死后偏瘫神经功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