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341

qdyxqk@vip.163.com

0532-82991350;82991320;13808966339

266021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齐鲁医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Qilu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青岛大学医学院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祖国医学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沉默WISP3基因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力

    司晓辉孙攀兴杜增利
    63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Wnt诱导分泌蛋白3(WISP3)基因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培养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将其随机分为siRNA-WISP3组、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组细胞中WISP3基因表达,MTT法检测3组细胞转染后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3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结果 siRNA-WISP3组细胞中WISP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95.134,P<0.01).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siRNA-WISP3组细胞24、48、72和96 h时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84~93.472,P<0.05).siRNA-WISP3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685,P<0.01).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siRNA-WISP3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914、16.632,P<0.05).结论 特异性下调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中WISP3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加速细胞凋亡,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位.

    子宫内膜肿瘤Wnt诱导分泌蛋白3细胞增殖肿瘤侵润

    信息动态

    635,645,663,703,727页

    Rac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宋俊霞孔令普杜增利
    636-638,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6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Rac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病人生存的关系以及子宫内膜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Rac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75±0.16,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95,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Rac1 mRNA相对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管浸润有关(t=5.322~9.739,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ac1低表达组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58.82个月,高表达组为45.9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 2 =4.972,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Rac1mRNA相对表达量是影响子宫内膜癌病人预后的风险因素(HR=2.449~13.582,P<0.05).结论 Rac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是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之一.

    子宫内膜肿瘤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实时聚合酶链反应预后

    HA与CD44对卵巢癌细胞Nanog基因表达影响

    褚杰纪新强朱迎春
    639-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HA)与CD44对卵巢癌细胞Nano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序列测定等方法检测SKOV-3细胞Nanog基因的表达.在SKOV-3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HA、抗CD44抗体和HA,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及细胞核内Nanog蛋白的表达.结果 SKOV-3细胞中存在Nanog基因.SKOV-3细胞培养液中加入HA后Nanog蛋白表达增加,加入抗CD44抗体和HA后Nanog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1 419.356、1 181.229,P<0.05).结论 HA、CD44可促进卵巢癌细胞Nanog基因表达,可能在卵巢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卵巢肿瘤基因,Nanog透明质酸抗原,CD44基因表达调控,肿瘤

    过氧化物还原酶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及意义

    林立娟余娜梁爱华李连芹...
    642-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还原酶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病人共3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过氧化物还原酶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病人血清中过氧化物还原酶3的水平,并与同期入院的30例良性病变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子宫内膜癌病人血清及癌组织中过氧化物还原酶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过氧化物还原酶3在子宫内膜癌病人血清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2.819,P<0.05),但其在子宫内膜癌病人血清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病人血清雌二醇和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11、2.905,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过氧化物还原酶3的表达升高可能与其局部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其表达上调可能有助于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而病人血清中过氧化物还原酶3水平升高,可能与其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关.

    子宫内膜肿瘤氧化性应激过氧化物还原酶3

    囊性小肾癌MRI表现与Bosniak分级相关性

    姜林张旭辉
    646-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囊性小肾癌的MRI表现与Bosniak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的肾脏囊性病变病人85例,将其中经CT检查结合Bosniak分级诊断的16例囊性小肾癌病人作为对照组,依据MRI模拟Bosniak分级诊断的18例囊性小肾癌病人作为观察组.计算MRI模拟Bosniak分级诊断囊性小肾癌的有效率,并比较两组病人的Bosniak分级差异,以及MRI和CT两种检查方法的Bosniak分级差异.结果 观察组检出的18例囊性小肾癌病人,均经病理检查确定为囊性小肾癌,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检出的16例囊性小肾癌病人,经病理检查确定为囊性小肾癌12例,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0,P<0.05).两组病人Bosniak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RI和CT两种检查方法的Bosniak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19.258,P<0.05).结论 MRI结合Bosniak分级诊断囊性小肾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CT检查比较,可以提高恶性病变的诊断有效率,避免病人错过治疗时机.

    肾肿瘤肾疾病,囊性磁共振成像Bosniak分级诊断

    单侧多灶性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方式比较

    迟曰梅罗丹李彩霞王新超...
    649-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单侧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了解单侧MPTC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 比较单侧MPTC(127例)和双侧MPTC(80例)病人的临床特点;将单侧MPTC病人分为全甲状腺切除术组(70例)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组(57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分析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侧MPTC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双侧MPT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MPTC不同方式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t =9.063,P<0.05).多因素分析示,甲状腺包膜侵犯(OR =26.392,95%CI=2.373~344.254,P<0.05)和手术方式(OR =0.041,95%CI=0.003~0.436,P<0.05)是单侧MPT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单侧MPTC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双侧MPTC相比无差异;甲状腺全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单侧MPTC术后复发或转移率,尤其对癌灶侵出包膜病人.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肿瘤复发,局部

    低分子肝素联合5-FU对荷H22肝癌小鼠血液TF及TFPI浓度的影响

    周玲玲沈方臻修元德高鹏...
    653-65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荷H22肝癌小鼠血液中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组、LMWH组、LMWH联合5-FU组(联合组)和5-FU组,各8例.制备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空白对照组除外),各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LMWH、LMWH+5-FU、5-FU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经心脏取血,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液中TF、TFPI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荷瘤组小鼠血液TF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TFPI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LMWH组、联合组及5-FU组小鼠血液中TF的浓度均低于荷瘤组,TFPI的浓度高于荷瘤组,差异有显著性(F=82.534、34.755,P<0.05).LMWH组、5-FU组、联合组小鼠血液中TF、TFPI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WH与5-FU均对肝癌小鼠TF有抑制作用,两者都可提高TFPI含量,但二者无协同作用.

    肝肿瘤肝素,低分子量氟尿嘧啶凝血致活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As2O3对人子宫肉瘤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王淑霞于丽何信佳王海冀...
    656-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子宫肉瘤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裸鼠40只,建立子宫肉瘤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s2O3低、中、高剂量组及生理盐水(NS)组、异环磷酰胺(IFO)组5组,每天将相应剂量(1.0、2.5、5.0 mg/kg) As2O3、NS及IFO腹腔注射入裸鼠体内,连用10d.停药后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称瘤质量,比较各组抑瘤率;同时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 pase-3)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基因的表达.结果 As2O3各剂量组裸鼠一般情况可,与NS组裸鼠差别不大,IFO组裸鼠一般状态不佳.As2O3各剂量组及IFO组瘤质量均小于NS组,As2O3高剂量组及IFO组瘤质量小于As2O3中、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F=108.368,P<0.05).As2O3各剂量组及IFO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NS组,As2O3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高于IFO组,As2O3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高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F=778.240,P<0.05).As2O3各剂量组细胞caspase-3基因表达高于NS组及IFO组,差异有显著性(F=30.670,P<0.05).As2O3高剂量组细胞p-ERK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低于NS组,差异有显著性(Z=-2.063,P<0.05).结论 As2O3对人子宫肉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能通过上调细胞中caspase-3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而通过下调p-ERK基因表达影响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

    三氧化二砷子宫肿瘤细胞凋亡

    PTEN基因表达对大细胞肺癌H661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

    林高阳高大登袁方刘振波...
    660-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TEN基因表达对大细胞肺癌H66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合成PTEN基因的siRNA,构建PTEN基因过表达质粒.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H661细胞,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肺大细胞癌H661细胞中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检测PTEN基因对肺大细胞癌H66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TEN基因对肺大细胞癌H66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TEN基因对H66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PTEN(过表达PTEN基因)质粒组中PTEN表达增加,PTEN RNAi组PTEN表达降低.划痕实验结果显示,PTEN RNAi组H661细胞迁移能力增强,细胞计数较阴性对照组增多(t=2.05,P<0.05);pPTEN质粒组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和PTEN RNAi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3.30,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PTEN RNAi组细胞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增强(t=2.03,P<0.05);pPTEN质粒组较对照组侵袭能力降低(t=2.95,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TEN RNAi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增强(t=3.15,P<0.05);PTEN质粒组较对照组增殖能力降低(t=2.07,P<0.05).结论 PTEN基因表达与肺癌的侵袭迁移能力密切相关,PTEN基因有望成为治疗肺癌侵袭迁移的潜在靶点.

    癌,非小细胞肺PTEN磷酸水解酶肿瘤侵润肿瘤转移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