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341

qdyxqk@vip.163.com

0532-82991350;82991320;13808966339

266021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齐鲁医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Qilu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青岛大学医学院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祖国医学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手术前后MRI T2WI信号改变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蒋维利申才良章仁杰
    700-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伴有髓内MRI T2WI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CSM)病人高信号改变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伴有颈椎MRI T1WI等信号/T2 WI高信号的CSM病人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对74例病人手术前后信号强度进行评分,根据术后MRI T2 WI信号的变化,分为高信号强度减弱组(Ⅰ组)、不变组(Ⅱ组)、增强组(Ⅲ组),对3组病人临床及影像学参数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性别、术前脊髓信号评分、术前病变节段脊髓压迫率、术后脊髓压迫率及术前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术前脊髓信号评分与术前脊髓压迫率、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均无相关性(P>0.05);Ⅰ组与Ⅱ组及Ⅲ组年龄、病程、高信号发生的节段数目、术前脊髓压迫组织、术后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3.358~10.354,x2=9.150、7.113,P<0.05).结论 伴有单纯髓内T2 WI高信号的CSM病人术后高信号强度减弱提示临床预后良好,但是术前T2 WI信号强度评分不能作为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病人年龄、病程、高信号发生节段情况及脊髓受压迫的组织类型是影响高信号转归的因素.

    脊髓压迫症颈椎病磁共振波谱学

    双硫仑样反应病人58例临床分析

    韩建建王青山袁琛谢东方...
    704-706,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特点、分布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双硫仑样反应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双硫仑样反应病人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原因、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急救措施.结果 双硫仑样反应主要发生于31~50岁中青年人,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x 2=31.270,P<0.05);其发生原因与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及饮酒或服用含乙醇制品等有关;其不良反应涉及皮肤、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头痛头晕等,严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昏迷等.58例病人经积极抢救治疗,30~180 min症状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 应用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药物病人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1周内禁止服用含乙醇制品.

    双硫仑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乙醇

    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抗血小板效果

    芦璐房淑欣高阳
    707-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3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0例.治疗前、治疗后2周应用TEG测定花生四烯酸(AA)及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组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3组病人治疗后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1~2.791,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AA及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413、13.586,P<0.05).3组病人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6.682~8.417,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单一用药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7.025、9.412,P<0.05).3组病人均未发生致死性出血现象.结论 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均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从两个途径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活性,减少血管炎性反应,减少血栓发生风险.

    脑梗死血栓弹力描记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炎症趋化因子类

    二维超声评估胎儿肺部发育的价值

    杨连芝杨宗利
    711-714,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胎儿肺及胸腔的相关参数评价胎儿肺部发育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产前超声检查、孕20~40周孕妇356例,在四腔心切面上测量左右肺的横径及前后径并描记左右肺面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及胸围,计算心脏面积/总肺面积;在左右肺最大矢状面测量左右肺纵径,计算左、右肺体积及总肺体积.应用Bivariate相关分析法分析左右肺纵径、总肺面积、总肺体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胸围及心脏面积/总肺面积与孕周的相关性;绘制孕20~40周胎儿左右肺纵径、总肺面积、总肺体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及胸围的生长曲线图.结果 获得孕20~40周胎儿左右肺纵径、总肺面积、总肺体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及胸围的参考值范围.左右肺纵径、总肺面积、总肺体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胸围与孕周存在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左肺纵径Y=0.120 5X+0.188 1,r=0.829;右肺纵径Y=0.193 9X-0.278 2,r=0.893;总肺面积Y=0.814 9X-10.021 0,r=0.824;总肺体积Y=4.068 2X-72.848 0,r=0.910;心脏面积Y=0.713 2X-11.229 0,r=0.915;胸廓面积Y=1.563 9X-21.852 0,r=0.916;胸围Y=0.728 6X-0.652 0,r=0.905.不同孕周胎儿心脏面积/总肺面积在稳定范围内(0.56~0.77).各参数值随孕周增加而增长;肺面积及心脏面积在20~29周增长速度较快,胸廓面积在29周后增长速度较快,左右肺纵径及总肺体积在整个孕周基本呈匀速增长.结论 应用二维超声可精确测量胎儿肺及胸腔的相关参数,对评估胎儿肺部发育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产前胎儿发育

    IGF-Ⅰ对外斜视猫模型内直肌Myf5和MyoD表达影响

    王丽娜刘桂香李婉傅杨雪...
    715-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外斜视猫模型内直肌生肌因子5(Myf5)、成肌分化因子(MyoD)表达的影响,探讨外源性IGF-Ⅰ治疗斜视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视觉发育期内的幼猫,行外科手术制备外斜视模型.实验组术后即刻及术后每2周右眼内直肌注射50 μL(5 μg) IGF-Ⅰ,标准对照组注射50 μL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4、8、12周时处死幼猫取眼外肌组织,提取RNA进行荧光定量PCR,观察各组幼猫内直肌MyoD和Myf5表达差异及其与治疗时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4周时,3组My f5、MyoD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时,实验组My f5、MyoD mRNA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标准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388~342.990,P<0.01).实验组My f5、MyoD mRNA的表达量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949、0.949,P<0.01);标准对照组、空白对照组My f5和MyoD mRNA表达量与治疗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IGF-Ⅰ局部注射能够促进眼外肌中My f5和MyoD mRNA的表达,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作用更加明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外斜视动眼肌生肌调节因子5肌D蛋白质

    青岛市孕产妇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尹亚童葛翠翠袁丽
    720-72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青岛市孕产妇梅毒感染情况,为切断母婴间梅毒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 2015年12月青岛市各区市妇幼保健机构及各医疗机构孕产妇291 195例,均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再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结果 孕产妇梅毒感染率为1.80‰,3年间感染率无明显变化(P>0.05).感染梅毒孕产妇年龄多在20~34岁,流动户籍者居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x 2=29.08~110.12,P<0.01).结论 青岛市孕产妇梅毒感染处于较低水平,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以最大限度减少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

    孕妇梅毒流行病学

    对乙酰氨基酚并舒芬太尼对新生儿开腹术后镇痛效果

    孙楠李红高山周建超...
    722-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对乙酰氨基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新生儿开腹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开腹术后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脉输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5 μg/(kg·h);B组静脉输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3 μg/(kg·h),联合肛门塞入对乙酰氨基酚栓20mg/kg(每6h用1次).观察术后1、6、12、24 h两组病儿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43,P<0.05).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新生儿开腹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并且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

    舒芬太尼醋氨酚婴儿,新生镇痛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杨丽陶玲田圆圆
    725-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毛细支管炎的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构成特点.方法 应用9项呼吸道病原联合试剂,对424例确诊为毛细支管炎的病儿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424例病儿中共检出病原体阳性病儿263例,男女病儿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毛细支气管炎以冬春季高发,主要感染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夏秋季主要感染病原体为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9种联合检测病原体中,单一检出第一位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分别为肺炎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以两重病原混合感染多见.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混合感染的增多应引起足够重视.

    细支气管炎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

    Quadrant通道微创椎体间融合术和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

    桂光明曹波张惠
    728-73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Quadrant通道微创椎体间融合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22 mm 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对照组采用MIS-TLIF.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分.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4~2.317,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术后1周、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5~2.251,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Quadrant通道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早期减轻病人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效果优于MIS-TLIF,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椎间盘退行性变Quadrant通道脊柱融合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联合非药物干预方法对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

    郁晓曼邵惠贾皓王薇...
    73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蔗糖溶液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干预对足月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接受静脉穿刺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第1组新生儿在静脉穿刺前2 min经口给予240 g/L的蔗糖溶液2 mL,喂毕给予非营养性吸吮(A组);第2组仅给予非营养性吸吮(B组);第3组仅给予蔗糖溶液(C组).3组常规护理和操作均相同.采用心率、血氧饱和度、啼哭时间和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等评估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反应.结果 3组病儿静脉穿刺和恢复阶段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有显著性(F=9.858~69.728,P<0.05);3组啼哭时间差异有显著性(F=206.144,P<0.05),3组穿刺阶段、恢复阶段NIP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37.924、121.702,P<0.05).结论 蔗糖溶液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干预方法较各干预方法单独干预能更有效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

    静脉切开术疼痛婴儿,新生蔗糖吸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