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于金明

半月刊

1673-5269

zgzlx@public.jn.sd.cn

0531-67626604,531-67626704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可切除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1223-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对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协同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临床证据的不断生成,这一联合策略为不可切除肺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成员,对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就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问题形成相关推荐意见,共同制定了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不可切除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放射治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

    2018年山东省肿瘤登记处城乡居民膀胱癌发病与死亡水平分析

    魏衍刚李园园牛建新王爱秋...
    1240-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年山东省肿瘤登记的膀胱癌发病与死亡情况,为膀胱癌防治工作提供流行病学参考.方法 收集并整理29个肿瘤登记处提交的2018年肿瘤登记资料,采用SAS 9.4和Excel 20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别计算膀胱癌发病(死亡)率、标化率、累积率(0~74岁)和截缩率(35~64岁)等.分别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世标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18年山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粗发病率为6.82/10万,中标率为3.67/10万,世标率为4.22/10万,累积率(0~74岁)为0.40%,截缩率(35~64岁)为4.37/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3.50,P<0.01;城市和农村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P=0.33;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升高.膀胱癌粗死亡率为2.79/10万,中标率为1.30/10万,世标率为1.64/10万,累积率(0~74岁)为0.11%,截缩率(35~64岁)为0.8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8.47,P<0.01;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9,P<0.01;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升高.结论 2018年山东省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示男性高于女性,建议加强膀胱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调查,开展有效的防控和干预工作.

    膀胱癌发病率死亡率山东省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姚拾秀余玲燕徐清华
    1245-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及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10-01-2020-12-31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晚期NSCLC患者415例,根据是否合并VTE分为合并VTE组(n=68)和未合并VTE组(n=347),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整体生存情况和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等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晚期NSCLC中,腺癌患者合并VTE的发生率更高.合并VTE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为(67.00±18.00)mm/h,红细胞聚集指数为3.48±0.60,纤维蛋白原水平为(5.36±0.63)g/L,D-二聚体水平为(6 357.00±1 128.00)ug/L,均高于未合并VTE组患者,t值分别为6.589、3.875、2.962和17.583,P值分别为<0.001、0.019、0.035和<0.001.合并VTE组患者在抗凝治疗30 d后,其红细胞沉降率[(42.00±10.00)mm/h]、纤维蛋白原[(4.16±0.45)g/L]和D-二聚体[(3 168.00±952.00)μg/L]等水平均下降,与抗凝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37、3.461和9.325,P值分别为0.008、0.023和<0.001.合并VTE组患者的整体生存期为15.7个月,低于未合并VTE组的20.3个月,P=0.005;合并VTE组患者中,接受靶向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最长,为20.6个月,接受化疗患者的生存期最短,为15.3个月,P=0.0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水平和是否接受靶向治疗是影响晚期NSCLC合并VTE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晚期NSCLC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D-二聚体异常升高时,需高度警惕合并VTE的可能.D-二聚体水平和是否接受靶向治疗影响晚期NSCLC合并VTE患者生存,可指导肺癌合并VTE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D-二聚体静脉血栓栓塞症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老年癌症患者衰弱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孟英涛王格尚美美王雅莉...
    1252-1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识别老年癌症患者衰弱类型,比较不同衰弱类型在人口学和社会支持水平上的差异.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10-01-2021-11-30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20例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2例,女20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Tilburg衰弱量表和感知社会支持量表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社会支持水平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癌症患者衰弱类型可分为"躯体不适-高衰弱型""心理失衡-中衰弱型"和"社会满足-低衰弱型"3个类别,其中衰弱量表得分为(9.52±2.13)分,社会支持得分为(62.84±11.9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x2=12.881,P=0.045)、月收入(x2=18.410,P=0.001)、是否放疗(x2=9.361,P=0.009)、是否化疗(x2=6.521,P=0.038)、是否合并慢性病(x2=6.081,P=0.048)和社会支持得分(F=28.842,P<0.001)在3种衰弱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OR=1.684,P=0.047,95%CI:1.007~2.814)和社会支持水平(OR=1.062,P<0.001,95%CI:1.039~1.086)是"躯体不适-高衰弱型"老年癌症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放疗(OR=2.355,P=0.019,95%CI:1.153~4.809)和合并慢性病(OR=1.370,P=0.035,95%CI:0.147~2.093)是"心理失衡-中衰弱型"老年癌症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为初中(OR=0.522,P=0.029,95%CI:0.292~0.935)是"社会满足-低衰弱型"老年癌症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癌症患者衰弱水平存在异质性,识别出3个衰弱类型.尤其需要关注"躯体不适-高衰弱型"和"心理失衡-中衰弱型"的老年癌症患者,为不同类型的老年癌症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老年癌症衰弱潜在剖面影响因素

    PD-L1阴性及低表达晚期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临床研究进展

    徐瑞涛王秋实李松褚佳慧...
    1259-1265,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晚期胃癌尤其是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阴性及低表达胃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胃癌、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中文检索词,以"gastric cancer、immunotherapy、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PD-L1"为英文检索词,检索 PubMed 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01-01-2024-02-01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有晚期胃癌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2)免疫治疗和生物标志物;(3)PD-L1和ICIs疗效.排除标准:重复、数据不全的研究.最终纳入文献63篇,其中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62篇.结果 ICIs在晚期胃癌中得到广泛应用.总体来讲,PD-L1的表达水平越高,晚期胃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越好.而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低表达(CPS<5)的晚期胃癌患者中,ICIs是否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尚不明确.一方面,应将CPS<5人群进一步细分为CPS 1~4和CPS<1人群,前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后者则很难获益.另一方面,由于PD-L1本身表达的异质性及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其免疫疗效预测价值有限,应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或临床特征进行判断.需要开展更大规模、更深入、更精准的研究,探索和优化PD-L1低表达胃癌患者的治疗方案.结论 ICIs在晚期胃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PD-L1表达水平与免疫疗效密切相关,但不是唯一确定因素.ICIs在PD-L1低表达及阴性患者中的获益情况应区别看待,并需要大型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PD-L1综述文献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肝细胞癌综合治疗中临床研究进展

    蒲文吉姜勇李济时陈文琦...
    1266-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肝细胞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为该放疗技术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以期进一步提高患者总生存期.方法 使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肝细胞癌"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中文关键词,"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和"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为英文关键词,检索从建库至2024-06-31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及放射治疗研究背景;(2)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治疗机制、适应证及常见剂量分割模式;(3)在小肝癌中,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及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等治疗措施的疗效对比;(4)联合治疗模式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及等待肝移植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5)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关治疗毒性.排除标准:重复、存在争议及数据陈旧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中英文文献共96篇.结果 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肝细胞癌全程综合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多项回顾和前瞻性研究比较了低分次(3~10 Fx)高剂量(3~15 Gy)短周期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射频消融、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及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但有些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多数研究仍支持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达到相似甚至是更优的局部控制和总生存期,尤其是患者合并有肝功能失代偿、>3个癌结节、肿瘤位置特殊或肿瘤负荷较大等情况.而对于中晚期伴有门静脉肿瘤血栓的肝细胞癌患者,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可较单一治疗模式取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更高的客观缓解率及肝脏肿瘤局部控制.另外,对于初治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运用可获得临床完全缓解和总生存期的获益.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有望成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等待肝移植前有效的降期桥梁方式,尤其是肝功能Child-Pugh评分≥8分的患者.结论 精准大分割放疗技术在提高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疗效和严格剂量-体积限制的前提下,治疗相关≥3级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因此放射治疗在肝细胞癌多学科诊疗模式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但仍需要后续高质量的前瞻性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肝细胞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小肝癌放射治疗剂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研究循证医学综述文献

    放疗调控肿瘤免疫及联合PD-1/PD-L1抑制剂:从基础到临床

    占想周凤格冯阿磊杨哲...
    1276-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介绍放射治疗(RT)对肿瘤免疫治疗调控机制,总结RT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基础和临床中的研究.方法 以"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 ligand 1、radiation therapy"为关键词,检索 PubMed 数据库 2013-01-31-2024-01-31 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RT调控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2)RT联合抗PD-1/PD-L1治疗肿瘤的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3)联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临床试验.排除标准:(1)研究机制模糊文献;(2)数据陈旧或会议、评论文献;(3)内容相似或重复文章.最终纳入61篇文献.结果 多项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已证实,RT对肿瘤免疫治疗具有双向调控作用.RT可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使免疫"冷"肿瘤对PD-1/PD-L1阻断疗法更加敏感.研究表明,PD-1/PD-L1阻断疗法与RT联合,可能比传统的RT或单独的免疫治疗更具优势.但是,临床应用中二者联合的最佳顺序和时机仍存在较大争议.同时,RT因剂量和分割模式的不同,其联合免疫治疗将会带来不同的疗效.因此,为了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RT联合PD-1/PD-L1抑制剂组合的最佳方案还有待深入研究.结论 RT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变的机制较为复杂,对RT联合PD-1/PD-L1阻断疗法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总结将为选择和优化此联合治疗方案并克服癌症免疫疗法的耐药性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放射治疗调控机制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综述文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稿约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