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于金明

半月刊

1673-5269

zgzlx@public.jn.sd.cn

0531-67626604,531-67626704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30d-5p靶向ATG5影响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自噬的研究

    张国臣刘璐唐敬翔辛绍晨...
    1101-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iR-30d-5p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以及自噬能力的影响,为肺腺癌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肺腺癌差异表达miRNA;Starbase数据库查询miR-30d-5p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Kaplan-Meier网站查询miR-30d-5p对肺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及肺腺癌细胞系中miR-30d-5p表达与质粒转染率;EdU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探究miR-30d-5p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与miR-30d-5p具有潜在结合关系的自噬蛋白5(ATG5);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0d-5p与ATG5是否存在靶向结合位点;利用stubRFP-sensGFP-LC3慢病毒检测miR-30d-5p对自噬流速的影响.结果 癌旁组织和癌组织miR-30d-5p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和0.92±1.42,t=2.089,P=0.041.BEAS-2B、H1299 和 A549 细胞中 miR-30d-5p 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0、0.40±0.15 和 0.13±0.03,F=78.070,P=0.001.EdU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miR-30d-5p mimics/A549组和con/A549组EdU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3.00±4.00)%和(38.00±2.00)%,t=5.281,P=0.006.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R-30d-5p mimics/A549 组细胞迁移能力(0.15±0.01)低于 con/A549 组(0.29±0.01),t=21.830,P=0.001.Trans well 实验结果显示,miR-30d-5p mimics/A549 组细胞穿过小室微孔膜的细胞数量为(165.33±5.51)个,少于con/A549组的(410.67±9.50)个,t=7.482,P=0.002.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30d-5p与ATG5之间存在靶向结合的序列.stubRFP-sensGFP-LC3慢病毒感染结果显示,与con/A549组相比,miR-30d-5p mimics/A549组自噬体数量增加,自噬体到自噬溶酶体的自噬流速增加;相较于miR-30d-5p mimics/A549组,miR-30d-5p mimics/ATG5组自噬体数量减少,自噬体到自噬溶酶体的自噬流速降低.结论 miR-30d-5p通过靶向调控ATG5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自噬能力.

    miR-30d-5p增殖迁移自噬肺腺癌自噬蛋白5

    ZDHHC5对结肠癌细胞Ⅰ型干扰素表达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调控作用

    邱晋李帅广姬美玲杨心茹...
    1108-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ZDHHC5对Ⅰ型干扰素(IFN-Ⅰ)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感染和质粒瞬转技术对小鼠结肠癌细胞株MC38ova进行ZDHHC5敲低和过表达,并进行ZDHHC5和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双重敲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实验检测MC38ova细胞株敲低和过表达ZDHHC5后IFN-Ⅰ表达水平,并检测同时敲低ZDHHC5和EZH2后IFN-Ⅰ表达水平变化;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ZDHHC5与EZH2蛋白相互作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8)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MC38ova细胞株敲低ZDHHC5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与NC-gfp组IFN-α(1.00±0.05)和IFN-β(1.00±0.06)mRNA 水平相 比,KD-ZDHHC5 # 1-gfp 组 IFN-a(5.72±0.27,t=29.56,P<0.001)和 IFN-p(2.59±0.03,t=42.90,P<0.001)mRNA 水平升高;与 NC 组 IFN-a(1.00±0.13)和 IFN-p(1.00±0.10)mRNA 水平相比,KD-ZDHHC5 # 2 组 IFN-α(4.74±0.58,t=11.64,P=0.001)和 IFN-p(3.85±0.34,t=13.97,P<0.001)mRNA 水平升高;与 OE-NC 组 IFN-a(1.00±0.07)和 IFN-β(1.00±0.06)mRNA 水平相比,OE-ZDHHC5 组 IFN-a(0.33±0.02,t=16.64,P<0.001)和 IFN-p(0.47±0.03,t=14.29,P<0.001)mRNA 水平降低;与 KD-EZH2 组 IFN-a(1.00±0.16)mRNA 水平相比,KD-EZH2+KD-ZDHHC5 组 IFN-α(1.82±0.06,t=8.15,P=0.001)mRNA 水平升高.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FLAG-ZDHHC5能够结合HA-EZH2 蛋白.CCK 8结果显示,与NC-gfp组相比,KD-ZDHHC5 # 1-gfp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48 h,t=29.89,P<0.001;72 h,t=32.94,P<0.001);与 NC 组相比,KD-ZDHHC5 #2 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48 h,t=20.95,P<0.001;72 h,t=28.67,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NC-gfp组和NC组相比,KD-ZDHHC5 # 1-gfp 组(i=11.44,P<0.001)和 KD-ZDHHC5 #2 组(t=6.02,P=0.004)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NC-gfp组和NC组相比,KD-ZDHHC5#1-gfp组(t=5.78,P=0.029)和KD-ZDHHC5 #2组(t=15.22,P=0.004)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结论 ZDHHC5通过与EZH2相互作用,抑制IFN-a和IFN-p表达,增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ZDHHC5Zeste同源物增强子2Ⅰ型干扰素结肠癌

    肾透明细胞癌中乳酸脱氢酶D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公海凤张冰赵大华赵嵌嵌...
    1116-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乳酸脱氢酶D(LDHD)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LDHD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及免疫检查点(ICPs)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01-01-2018-12-3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71例ccRCC患者临床资料及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DHD在ccRCC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采用肿瘤免疫估计资源(TIMER)和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数据库分析LDHD与免疫细胞浸润和ICPs的关系.结果 LDHD蛋白在肾小球组织不表达,在近曲小管、髓袢(近直小管、细段、远直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组织强表达呈递减趋势.与癌旁正常肾组织相比,ccRCC中LDHD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01.Cox 风险回归分析表明 LDHD(HR=0.310,95%CI:0.102~0.939,P=0.038)、肿瘤最大径(HR=1.349,95%CI:1.067~1.705,P=0.012)、国际泌尿病理学会分级(HR=2.473,95%CI:1.005~6.086,P=0.049)和 T分期(HR=0.517,95%CI:0.268~0.995,P=0.048)是ccR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LDHD转录本每百万读数(TPM)的对数与肿瘤纯度呈正相关(rs=0.242,P<0.001),与B细胞(rs=-0.120,P=0.010)、CD4+T 细胞(rs=-0.143,P=0.002)、CD8+T 细胞(rs=-0.131,P=0.006)、巨噬细胞(rs=-0.101,P=0.033)、中性粒细胞(rs=-0.155,P<0.001)和树突状细胞(rs=-0.158,P<0.001)呈负相关.TIMER和GEPIA数据库结果显示LDHD 的 TPM 对数与 PD-1 的 TPM 对数(rs=-0.220,P<0.001;r=-0.180,P<0.001)和 CTLA-4 的 TPM 对数(rs=-0.253,P<0.001;r=-0.260,P<0.001)呈负相关.结论 LDHD 在 ccRCC 中低表达,与 PD-1 和 CTLA-4 呈负相关,提示LDHD可能介导ccRCC的免疫逃逸,LDHD可能是ccRCC免疫治疗的靶点.

    肾透明细胞癌乳酸脱氢酶D预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

    质子笔形束调强技术在颅脑肿瘤放疗中应用价值

    吴仕章陶城陈进琥李成强...
    1124-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质子调强放疗(IMPT)、光子调强放疗(IMRT)、光子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在颅脑内肿瘤患者放疗中剂量学优势.方法 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中心2022-07-26-2022-11-08收治的10例颅脑内肿瘤患者分别设计IMPT、IMRT、VMAT计划,统计有代表性的剂量学数据:靶区适形度指数(CI),靶区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靶区最大点剂量、平均剂量,颅脑内平均剂量,2 Gy剂量对应体积(V2 Gy),5 Gy剂量对应体积(V5 Gy),10 Gy剂量对应体积(V10 Gy)以及脑干最大点剂量.结果 IMPT计划靶区平均剂量为(51.57±0.49)GyE,低于IMRT[(52.30±0.31)Gy]和 VMAT 计划[(52.38±0.35)Gy],Z 值分别为-3.161 和-3.180,均 P=0.001.IMPT 计划靶区覆盖率为(99.39±1.53)%,优于 IMRT[(99.30±0.76)%]和 VMAT 计划[(98.75±1.19)%],Z 值分别为 2.190 和 2.608,P 值分别为 0.029 和 0.009.VMAT 计划 CI 为 0.88±0.03,高于 IMRT(0.85±0.07)和 IMPT 计划(0.47±0.18),Z 值分别为-3.515 和-3.742,均 P<0.001.IMPT 计划 V2 Gy为(492.16±172.51)cm3,优于 IMRT[(1 052.14±349.8)cm3]和 VMAT 计划[(1 165.9±320.12)cm3],Z 值分别为-3.213 和-3.515,P 值分别为 0.001 和<0.001;V5 Gy 为(391.53±156.04)cm3,优于 IMRT[(826.00±318.16)cm3]和 VMAT 计划[(802.19±341.54)cm3],Z 值分别为-2.986 和-2.910,P 值分别为 0.003 和 0.004;V10 Gy 为(286.98±150.47)cm3,优于 IMRT 计划[(520.42±281.48)cm3],Z=-2.079,P=0.038.结论 光子IMRT、VMAT和质子IMPT技术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相比于光子,质子放疗有更少的低剂量区.但对于靠近靶区的危及器官,IMPT相比于IMRT和VMAT在控制最大点剂量方面无明显优势.

    颅脑肿瘤质子调强放疗光子调强放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靶区剂量靶区覆盖率

    基于EBCT皮肤剂量在均整和非均整模式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郭兴照刘静王刚周宓...
    1131-1136,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皮肤剂量在头颈部6 MV X射线均整(FF)与非均整(FFF)模式分别联合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和旋转调强放疗(VAM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19-07-03-2022-11-29收治的15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以身体结构为外界内收3 mm,利用勾画运算方法形成一个厚度为3 mm的新结构,并命名为皮肤结构(SS).结合身体结构外扩技术(EBCT),基于15例患者的CT图像,IMRT与VMAT分别联合FF与FFF模式制定4种放疗计划,分别命名为IMRT-FF、IMRT-FFF、VMAT-FF和VMAT-FFF,共60例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统计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值,进行剂量学比较.结果 在FF与FFF模式下,VMAT靶区Dmax值均高于IMRT,分别为[6 485.90(73.85)cGy vs 6 343.35(61.63)cGy,P=0.001]和[6 483.90(56.88)cGy vs 6 355.15(35.55)cGy,P=0.002];IMRT靶区 V100值均高于 VMAT,分别为[98.26%(0.41%)vs 96.56%(0.85%),P=0.002]和[98.22%(0.20%)vs 96.10%(0.74%),P=0.001].VMAT 靶区 HI 值均高于 IMRT,分别为[0.07(0.01)vs 0.05(0.00),P=0.001]和[0.07(0.01)vs 0.05(0.00),P<0.001].在 FF 与 FFF 模式下,VMAT 皮肤 Dmax 值均高于 IMRT,分别为 5 960.00(863.98)cGy vs 5 794.95(575.70)cGy 和 5 944.85(625.22)cGy vs 5 863.50(557.05)cGy;但 VMAT 皮肤 Dmean和 V30值均低于 IMRT,皮肤 Dmean值分别为[2 000.60(853.20)cGy vs 2 073.70(792.60)cGy,P=0.046]和[2 023.05(830.08)cGy vs 2 094.80(789.73)cGy,P=0.004];皮肤 V30值分别为[22.44%(14.61%)vs 24.40%(15.60%),P=0.030]和[22.41%(14.78%)vs 25.02%(15.28%),P=0.001].脊髓 Dmax 值 VMAT 均高于 IMRT,分别为[3 813.10(193.90)cGy vs 3 710.15(127.22)cGy,P=0.007]和[3 862.70(132.88)cGy vs 3 715.95(130.75)cGy,P=0.012].结论 4 种放疗计划均可以满足靶区及危及器官的临床剂量要求.VMAT-FF与VMAT-FFF计划质量相当,在靶区各参数方面,IMRT-FF与IMRT-FFF计划较VMAT-FF与VMAT-FFF具有一定剂量学优势;VMAT-FF计划较IMRT-FF计划对控制皮肤平均剂量和V30具有优势.

    头颈部肿瘤皮肤剂量放疗均整模式固定野调强放疗旋转调强放疗

    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主要病理缓解影响因素分析

    杨宇曹强伊艳张丽丽...
    1137-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nIC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获得主要病理缓解(MPR)的相关临床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0-10-07-2023-07-03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nICT治疗的205例ESCC患者临床资料,比较MPR与非MPR患者差异.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与MPR相关的临床特征和血液参数,进一步构建预测ESCC患者nICT治疗后MPR发生率的列线图,使用C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和临床净获益率.结果 在205例患者中有102例获得MPR.年龄(OR=4.374,95%CI为1.989~9.617,P<0.001)、手术间隔时间(OR=13.943,95%CI 为 3.123~62.240,P=0.001)、淋巴细胞计数(OR=0.115,95%CI 为0.046~0.285,P<0.001)、单核细胞计数(OR=17.263,95%CI 为 1.482~201.154,P=0.023)、血小板计数(OR=1.008,95%CI 为 1.002~1.015,P=0.014)和白蛋白水平(OR=0.799,95%CI 为 0.702~0.909,P=0.001)是 ESCC患者是否获得MPR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C指数为0.82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的预测值和实际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在较大范围内能为患者带来临床净获益率.结论 年龄、手术间隔时间、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水平是ESCC患者接受nICT后获得MPR的影响因素.使用与MPR有关的因素建立并验证了一个能有效预测ESCC患者nICT治疗后能否获得MPR的列线图,可协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决策.

    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主要病理缓解列线图

    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的卫生经济效益及其结合戒烟干预的研究进展

    原静民孙妍任徽陈明伟...
    1146-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低剂量螺旋CT(LDCT)肺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现况及筛查与戒烟干预相结合的效果进行文献回顾和总结,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大规模肺癌筛查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以"肺癌、筛查、卫生经济学评价、成本效果、戒烟干预"为中文关键词,以"lung neoplasms、early detection、cost-benefit analysis、smoking cessation intervention"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2011-08-01-2023-09-01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肺癌筛查的成本和效果;(2)筛查结合戒烟干预的效果;(3)筛查结合戒烟干预的方式.排除标准:(1)存在以上关键词,但内容毫无关联的文章;(2)会议性、评论类等文章;(3)研究结果存在争议的文章.最终纳入37篇文献.结果 在高危人群中开展LDCT筛查是具有经济性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筛查方案略有不同;中国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大部分认为50岁或55岁起开展年度筛查具有经济性.研究中的筛查准入标准多根据起始及终止筛查年龄、吸烟史等参数设定,筛查结合戒烟干预能够扩大筛查带来的健康效益,相比单独筛查更具有经济性.结论 在我国开展肺癌筛查需要制定符合国情的准入标准及方案,并需探讨筛查与戒烟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筛查效果,以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肺癌低剂量螺旋CT早期筛查卫生经济学评价戒烟综述文献

    靶向人滋养层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鲍莹樊彩云唐显
    1154-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滋养层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Trop2)结构与其在肿瘤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有关的信号通路中的功能,以及靶向Trop 2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方法 以"人滋养层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靶向治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放射免疫治疗"为中文关键词,以"Trop 2、targeted therapy、tumors、antibody-drug conjugates、radioimmunotherapy"为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1997-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Trop 2结构及功能;(2)靶向Trop 2的抗体偶联类药物;(3)放射性标记靶向Trop 2的药物;(4)靶向Trop 2的光免疫疗法.排除标准:(1)与肿瘤相关性差;(2)无法得到全文;(3)临床前抗体偶联类药物(ADCs)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65篇文献.结果 Trop 2是一种跨膜蛋白,不仅可以作为多种癌症的预测因子,通过各种信号通路控制细胞生长和扩散,还在多种实体瘤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极低.靶向Trop 2的ADCs主要有Sacituzumab govitecan、Datopotamab、deruxtecan(DS-1062)、SKB-264、DAC-002(JS-108)、ESG-401、FDA018、BAT-8003、RN927C(PF-06664178),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泌尿道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靶向Trop 2的非ADCs主要包括(Rap)2-E1-(Rap)2、放射性标记药物和光免疫疗法等.Trop 2已成为精准医学的新靶点,如放射性核素、毒素和特异性抗体偶联结合成的药物等.结论 靶向Trop 2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在ADCs、放射性药物、光免疫疗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多种药物已获批上市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同时,靶向Trop 2的药物联合治疗展现出良好的研究前景.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靶向治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放射免疫治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稿约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