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记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

荆成

旬刊

1002-2759

qnjz@vip.sina.com

0531-85193517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青年记者/Journal Youth Journalis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开展新闻理论探讨,报道传媒及相关外延行业最前沿的成功故事、操作经验、事件内幕等。内容设置对于广大编辑记者、宣传干部、通讯员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闻演绎"与"新闻大片":主流媒体青年价值引领的双重路径

    郑雯沈芯羽陈思涵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Bilibili平台上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账号播放量破百万的热门视频内容及重要媒介事件,结合弹幕与热门评论展开分析,并运用量化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地方主流媒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湖南广电所创制的数十部"新闻大片"进行研究,归纳出中央级主流媒体在场域变迁中挺进融媒主战场、地方主流媒体在系统内爆中打造价值意义型媒体的路径,即"新闻演绎"与"新闻大片".本文对上述两种新闻生产的创新实践模式展开分析,以期为融媒时代主流媒体的青年价值引领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新闻演绎新闻大片新闻生产媒体融合价值引领

    Midjourney对图像生产及主体重塑的媒介之思

    张彤彤杨璠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AI到AIGC再到ChatGPT,人工智能将个体与技术紧密关联,"智能媒介化"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关于ChatGPT,众说纷纭,但对"生成式图像技术"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媒介学视角,以Midjourney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成式图像技术对图像生产及创作主体的影响与变革.研究发现,在生成式图像技术构建的虚拟图景中,"虚拟思维"促使人类观察逐步脱离经典的实体观察框架,转变为对计算机算法构建虚拟世界的高度抽象的构想,更深刻地反映了 AIGC背景下实体与数据化的深度转化.

    智能媒介化生成式图像技术算法数据化Midjourney

    人机交流发展下数字亲密关系的社会争议与研究前景

    王昀李芊芊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流动加剧、群体性孤独愈显突出的移动时代,使用聊天机器人寻求情感寄托、实现自我支持已是一种惯常现象.围绕亲密关系的在线化问题,本文回顾了大众媒体如何作为关系代理实现人际补偿,讨论与机器建立人际关系的可能性.但聊天机器人在决策效能、隐私保护、信任维护等方面带来的争议揭示,其"成为人"还有很长的距离.但聊天机器人依循类人际沟通的行为规则呈现出社交活动中的独特性,人机亲密关系重新协商了与技术环境、经济活动和公共生活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拓展我们在数字时代对于社会关系的范围、形式和结构的理解.未来,研究者需要立足于人机亲密关系的共同创造过程,针对其交互细节和应用场景构建更为丰富的理论观察框架.

    聊天机器人人机传播亲密关系人际传播

    真实与积极: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核心要义

    胡钰
    65-6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观念源于新闻实践,指导新闻实践,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命题.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点要关注"何为真的新闻""何为好的新闻"两个核心问题,在研究中把握好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构建出基于中国新闻实践,不同于西方新闻理论,又可以与各种新闻观念对话的中国特色新闻观念理论.本文提出,真实与积极是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核心要义,理解这一核心要义,重点要理解整体真实、积极效果、技术伦理、人文精神四个难点问题.

    新闻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主知识体系新闻实践

    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创新的三重进路——以新闻真实研究为例

    刘沫潇杨肇祎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关键是推动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的发展,其中,新闻真实研究具有重要地位.文章以新闻真实研究为切入口,提出和阐释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创新的三重进路.首先,通过对西方新闻学中"客观性"原则的历史批判和对新闻真实观念脱离语境迁移的理论批判,破除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真实观的"自然化"想象.其次,在全球化的"文化遭遇"语境下,寻找中西方哲学真理观的对话接点,融通中外思想理论资源,拓宽新闻真实研究的理论视野.最后,阐发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理论特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立足中国实际进行新闻真实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新闻理论新闻真实

    作为关系的新闻:数字时代新闻的再定义

    常江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于数字媒体生态,对数字新闻进行重新概念化.在辨析有关数字新闻定义的四种主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关系的角度界定新闻:数字新闻是由数字媒体生态及其行动者网络所培育的一种令新闻经验得以形成的公共性信息关系.本文进而归纳数字新闻的三个核心特征:巨量化、广泛连接性、动态数据化.以数字新闻的重新概念化为起点,数字新闻学的发展形成了三个基本方向:以关系为基础分析单元建立研究实践体系,以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共生机制为核心认识论搭建概念框架,以文化公共性和信息民主为恒久的规范理论目标.

    数字媒体生态数字新闻数字新闻学新闻理论

    知识、演化与动力:新媒体的六种话语

    田丽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为新媒体"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厘清概念是深化认知的前提.本文摒弃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中西方文献中的新媒体语境,提炼新媒体作为介质工具、媒介产品、传播方式、表达方式、产业组织和文化权力等六种话语,并从媒体演化的实践中总结演化规律和动力来源.

    新媒体话语分析传播介质媒体演化智能媒体

    真实世界的"异托邦":短视频的媒介生态空间生成

    庄靖张煜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视频作为当下新兴移动媒介的介质代表,内容景观类目完整、层级分明,对现实生活的辐射广度和沉浸深度大大提高,从开始作为娱乐需要的生活"乌托邦"逐步转向精神依赖的情感"异托邦".短视频不仅成为个人身体的延伸空间,而且成为官方话语的表达空间,其自身的商业交往也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部分.但与此同时,短视频"异托邦"也显露出文化审美、社会舆论、法治伦理上的失范,面临升级困境.对短视频异化的特性分析、逻辑梳理、缺陷厘清,有助于短视频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高质量发展.

    短视频生态空间媒介异化传播规范媒介生态

    平台资本与粉丝角力下的虚拟主播关系劳动异化

    王晶莹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关系劳动"为理论依托,以平台资本入驻和粉丝介入为背景,发现虚拟主播需通过精心设计外观、不断充实人设,满足粉丝喜好投射、与粉丝进行情感沟通等策略来维系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以获取收益.而在劳动过程中,资本和粉丝对于"虚拟主播"与"中之人"关系存在着根本的认知差异,资本的逐利性轻视"中之人".由于平台机制的隐匿性、粉丝的越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撕裂等导致"中之人"面临着劳动被剥削、尊严被忽视、隐私被侵犯、自我意识消解等种种异化问题.

    虚拟主播关系劳动劳动异化中之人数字劳动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新闻伦理治理范式研究

    郑久良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梳理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研究进路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转变和方法论转型三个层面,对技术人工物的算法新闻伦理治理范式及其实现机制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在本体论上,算法新闻应当被视为"人一技混合体";在认识论上,由技术批判主义走向技术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从外在主义进路走向实践进路.算法新闻伦理治理的实现机制是构建负责任的算法新闻,从技术、过程和影响三个维度建设多元行动者网络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

    人工智能算法新闻智能新闻新闻伦理多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