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记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

荆成

旬刊

1002-2759

qnjz@vip.sina.com

0531-85193517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青年记者/Journal Youth Journalis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开展新闻理论探讨,报道传媒及相关外延行业最前沿的成功故事、操作经验、事件内幕等。内容设置对于广大编辑记者、宣传干部、通讯员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机交往空间的构建与亲密关系实践——以Replika平台为例

    王茜尚佩佩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情感型AI平台Replika概念化为一种数字交往空间,在可供性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漫游法对其进行批判性考察,并进一步跳出平台本身,结合用户的文本内容分析人机情感实践.研究发现,Replika平台通过界面、功能、运行机制等提供的可供性,构建了用户下载进场、放下戒心、逐渐被吸引到关系建立与维持的情感养成路径.同时,人机亲密关系表现出了在场感、安全感、独特性等乌托邦特质,亲密关系商品化与用户迷思也进一步提醒我们,在发展人机亲密关系时需认识到,机器人只是一种补充生活交流方式的新型社交主体.

    可供性Replika情感型AI人机传播亲密关系人机互动

    中华文化在拉美:"生活世界"里的多形态传播实践及其启示

    赵月枝王欣钰王一竣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是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成立十周年,中拉人文交流是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传播、促进全球南方文明互鉴的重要领域.本文基于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超越媒介中心主义视角,结合在阿根廷、智利两国的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对节日庆典的仪式场域、传统艺术的审美欣赏、互动娱乐的沉浸体验、生活方式的理念内化、经济领域的人文空间等多形态的中国文化传播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指出,跨文化传播应面向"生活世界"探索认知转型,注重文化的杂糅性、地方性、人民性和物质性,并指出增强文化自信、融合转型创新、联结地方特色、聚合多元主体、浸润日常空间、发展人文经济等启示,为进一步提升中拉民心相通、促进对拉文化传播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中国文化在拉美及全球传播的三大价值目标与意义追求:一是增强中华文明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播力影响力,二是丰富世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的文化交往与团结合作.

    拉美中华文明传播力生活世界文明互鉴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

    历史理性与实践自觉——中国特色新闻学视野下党的对农宣传工作探析(1979-1985年)

    蒋锐杨梦娜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分析1979-1985年《宣传动态》①汇编中的相关文本,发现改革开放初期的对农宣传工作兼具历史理性与实践自觉的特征,既有转折期的曲折回转与尝试探索,也有改革期的求真务实与开拓创新,在重塑"国家"、坚定"改革"、团结"群众"等方面为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了经验参照和现实启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可知可感的鲜活样本.

    改革开放初期对农宣传历史理性实践自觉中国特色新闻学

    数字新闻失范:黑箱、失序与极化

    常江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新闻公共性价值理念出发,提出全球数字新闻生态下广泛存在黑箱效应、信息失序和舆论极化三种失范现象.黑箱效应源自数据来源和算法机制的不透明,令新闻经验变得不可知.信息失序体现为不实信息、虚假信息和恶意信息的盛行,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新闻品质标准的衰落.舆论极化则是数字新闻生态下的常态话语构成,标识着民粹主义对协商民主的持续挤压.数字新闻失范现象是社会不信任加剧、大规模真实性危机、精神幻灭感普泛化的征候,启示我们重视技术革命的诸多文化后果,并对新闻伦理和新闻规范理论建设提出了要求.

    黑箱信息失序舆论极化数字新闻数字新闻学

    中越跨境边民周边传播的三种模式

    刘雯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对外传播从了解跨境地区开始,继而影响周边国家,辐射和带动东盟国家.越南是与中国历史相近、利害相关的周边国家之一,两国边境地区的稳固、发展关系到国家战略外交.本文总结了中越跨境边民周边传播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要素,从而归纳和提炼出文化圈层扩散、信息点链网扩散、情感聚合扩散等周边传播的三种模式.本文观点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越周边传播能力的精准度.

    中越边民周边传播扩散模式

    巴黎奥运会的数智传播:技术创新、传播效果与发展趋势

    史安斌张碧思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黎奥运会以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被视为"首届AI奥运会",从转播方式的革新、观看体验的显著提升,到传播叙事进一步丰富,巴黎奥运传播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满足了观众对创新传播形式的期待.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内容共创的形式,带来全新观赛体验,也进一步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数智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了舆论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评价,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欧洲对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多重态度也表明,数智传播需考虑积极舆情与技术审慎之间的平衡.总体而言,巴黎奥运会中的人工智能应用不仅推动人工智能在传播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也展现出人工智能在体育赛事传播中的巨大潜力,为未来国际大型活动传播树立了新的标杆.

    人工智能体育传播国际传播内容共创媒体融合

    议题嵌入:国际传播深度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姬德强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国际化阶段,国际传播工作需要高度重视新闻驯化效应和文化融合逻辑,推动从议题设置到议题嵌入的理念转变,目的是更好地连接全球共通的意义空间,更为精准地实现本土议题的再本土化,更为广泛地到达和影响复杂多元的国际社会.为此,本文提出,国际传播的议题嵌入需要关注到全球公共议题的分布状况,需要理解对象区域和国家的运行方式,需要开放接收和充分吸纳参与者的多元阐释努力,需要挖掘和利用数字平台的精准化生产和投送能力.

    议题嵌入国际传播深度国际化新闻驯化文化适应数字平台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数字平台国际传播与"三重突围"

    邱凌穆静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跨国数字平台快速发展的今天,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日益凸显.跨国数字平台面临"交流的扩展"与"交流的无奈"的矛盾,需要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为跨国数字平台发展提供价值指引、方法参照和前景预期.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底色下,我国数字平台国际传播需要在内容、平台、价值等维度进行"三重突围",以进一步践行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向纵深发展.

    文明交流互鉴数字平台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计算宣传文化自信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全球图景:多维特征与实践要素

    方师师叶梓铭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1617篇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文档,对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开展全景梳理.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汇集了全球力量,刚柔并济是其主要态势.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在制定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时既有基本共识,也存在维度偏向.实用主义与主动参与是其基本取向.未来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需进一步提升能力,扩展合作,弥合鸿沟.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以人为本维度偏向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