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记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

荆成

旬刊

1002-2759

qnjz@vip.sina.com

0531-85193517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青年记者/Journal Youth Journalis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开展新闻理论探讨,报道传媒及相关外延行业最前沿的成功故事、操作经验、事件内幕等。内容设置对于广大编辑记者、宣传干部、通讯员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新闻行动者:角色类型与规则体系

    常江徐帅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从"后人类"和"后专业"的认识论出发,对数字新闻行动者的角色类型和规则体系做出探讨.数字新闻生态下的行动者拥有标记员、策展人、表演者和批评家四种类型,其边界处在变动中,且不同类型的行动者在角色功能上也存在交叠.在多元行动者持续的互动和协商之中,一种新的行动规则体系正在逐渐形成,这一规则体系秉持开放性、共享性、介入性三项基本原则.多元行动者体系的发展标志着数字时代的新闻实践正在加速融入日常生活,数字新闻学应当基于对当下行动者角色和规则的检视,推动新闻规范理论的发展.

    新闻行动者数字新闻数字新闻学新闻生态

    媒介发展与明星变迁研究——基于比较历史分析法的分析

    田丽欧阳妤璐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饭圈"、明星失德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明星及围绕着明星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成为大众焦点.虽然"明星"古已有之,但明星集体性、大规模频频"塌房"在过去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明星的身份和形象特征,探寻明星形成背后的因果机制.研究发现:明星是媒介技术的产物,更是媒介制度的产物.媒介的技术特征和传播方式塑造了明星的形象,而媒介体制和制度决定了谁在制造明星.

    明星媒介粉丝媒介变革

    全球传播格局中的西语媒体:历史沿革与未来展望

    史安斌张丹瑜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技术迭代和平台拓展为契机,西语媒体借助使用人口和地区众多的优势,力求跳脱英语媒体及其"盎撒中心主义"的叙事传统,立足自身视角诠释本地故事,以建设性的角色参与全球议题讨论.2023年,西语媒体在传播主体自主性提升、平台多样化和内容本土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推动全球传播格局由"盎撒中心主义"向"平台世界主义"的升维,提升其在国际舆论场的声量与影响力.

    西语媒体拉丁美洲国际传播数字化人工智能

    超越"建构主义":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的场域逻辑

    王喆高金萍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对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有着重要支撑性作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的研究亟待放置于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进而转换视角探索其深层的传播规律和逻辑.本研究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指出"关系性""基于实践"的研究视角是对既往"线性建构""基于宣传"研究视角的超越,也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的新逻辑.本研究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全球传播路径包括:积极开展数字公共外交,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加强国际传播平台建设与治理,推进政治实践议程与媒体实践议程的统一;构建中国共产党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提升全球性议题设置能力;探察全人类的共通情感,实现中华文化的全球化表达.

    场域理论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形象建构

    健康中国政治治理的媒介微观逻辑

    王钰姚喜双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立足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结合慢性病与肥胖的健康问题、减肥相关概念集群的媒介热点与可穿戴设备媒介用户的身体实践,借鉴福柯的自我文化、自我治理等理论,呈现自我治理与政治治理的接合与共现关系.并进一步构想万物互联的客体间性这一关系纽带中人的主体化与中介化.

    健康中国政治治理自我治理客体间性

    他者的凝视:流量逻辑下乡村图像的异化研究

    于潇潇何靖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通常是传统凝视结构中"被凝视"的对象,乡村形象的建构与图像的呈现因此常处于被动状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乡村被赋予更多话语权.乡村形象的建设开始从被动变为主动,但也不可避免地遮蔽了部分乡村的真实面貌,乡村图像开始在他人凝视的目光中选择主动异化以迎合流量逻辑.本文基于视觉文化中的凝视理论,探讨移动互联时代乡村图像异化主动权的更迭,探索网络乡村建设的新思路.

    乡村振兴视觉文化乡村图像乡村形象

    信息疲劳综合征的症候诊断与消解

    董浩靖鸣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化时代,信息疲劳综合征作为一种时代症候,不仅隐形地影响着现代人的身心健康,而且逐渐有发展、演变为一种社会问题的趋势.本文在借助新闻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资源的基础上展开研究,认为信息疲劳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信息超饱和、"信息茧房"效应成为常态、个人信息管理手段缺乏等.消解信息疲劳综合征,需要依赖多元路径,可以从不断提高公民信息素养、减少冗余信息传播、形成个人信息管理策略等维度展开探索.

    信息疲劳综合征信息超载症候学数字化生存媒介化

    AIGC应用于网络视听内容生产的思考——基于技术哲学视角

    周昱瑾秦枫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AIGC的兴起颠覆了人们对内容生产的想象,冲击着以网络视听为代表的内容创作行业,带来一系列风险挑战.其中包括:技术逻辑可能淡化艺术的独特性、数据集缺陷可能导致生产中语义理解偏差和不可控偏向、高度拟真情境可能扰乱市场秩序、素材版权使用及作品所有权归属可能引发争议.对此,本文基于技术哲学的视角,从教育、法律、技术等多层面提出推动AIGC高质量应用于网络视听内容生产的建议.

    AIGC网络视听技术哲学内容生产

    短视频侵权案件中合理使用的认定标准探究——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136份判决书的分析

    柴玥杨静邓润
    91-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使用制度平衡著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涉短视频侵权案件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我国现行的合理使用制度存在封闭式列举滞后于短视频行业发展、原则性判断标准存在误解与误用、抗辩理由分析不充分、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等四方面问题.对此,可采用"要素定义+具体规则"的制度设计,同时推动构建著作权多元许可市场,以此增强合理使用认定结果的可预期性.

    短视频著作权合理使用司法认定标准

    欧盟数字治理逻辑和实施成效分析

    巩述林陈乐薇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欧盟推出《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两大立法提案,对打破互联网科技巨头垄断、促进欧洲数字创新及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回应.自其推行以来,逐步形成了对平台巨头所发起的体系化遏制机制,从服务目标、义务规则、通行机制、监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平台的新义务、新理念、新的范畴界定和新的管理思路,为我国数字版权监管建设提供了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传播管理范本.

    欧盟数字市场英国数字管理数字治理法案数字监管透明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