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记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

荆成

旬刊

1002-2759

qnjz@vip.sina.com

0531-85193517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青年记者/Journal Youth Journalis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开展新闻理论探讨,报道传媒及相关外延行业最前沿的成功故事、操作经验、事件内幕等。内容设置对于广大编辑记者、宣传干部、通讯员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正面报道:历史溯源、实践逻辑与时代命题

    梁骏
    47-5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共产党理论思想与新闻实践的历史考察,梳理正面报道的发展沿革,分析其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实践逻辑,并尝试回应新时代遇到的若干挑战.研究发现,正面报道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传统儒家文化要义在党的新闻工作中所汇流出的时代产物.在长期历史演进中,正面报道也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实践逻辑:"为人民服务"是其矢志不渝的原则与追求;"党管媒体"是其实现传播效果的根本保障;从新闻宣传到舆论引导是其不断发展的实践指向.如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正面报道还需妥善思考如何处理其与舆论监督的辩证关系;如何面向Z世代,以青年赢得未来;以及如何构建对外话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这三大时代命题.

    中国特色新闻学正面报道新闻实践新闻宣传党管媒体

    数字新闻样态创新:数据、体验与仪式

    常江杨惠涵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数字新闻实践被观察、感知和理解的方式,认为数据化、体验感和仪式性是数字新闻样态创新的三个基本路径.数据化同时意味着数据作为新闻样态的核心形式要素,以及以数据思维来组织新闻行动、实现社会动员;对体验的追求则同时源于沉浸式、身体化技术的可供性,以及多元新闻行动者在新闻介入实践中的主体性高扬;而仪式性样态创新路径的形成则建基于"关系"作为新闻生态核心构成要素的普泛性,这使得借助协同生产实现的人际与群际关系的展演成为数字新闻的一种日常形式.新闻样态如何创新由新闻意义如何生成决定,只有那些有助于意义在数字新闻生态环境、多元新闻行动体系,以及数字新闻实践特有的过程中有效生成的样态创新机制,才具有成为稳定路径的潜能.

    新闻创新新闻样态数字新闻数字新闻学新闻生态

    视觉说服社会计算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创新

    田丽陈馨婕汪子翔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说服学关注沟通效果,研究影响说服效果的说服主体、形式、策略等,但是既往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话语诠释的说服策略.随着直播、短视频、微短剧等视觉传播的兴起,视觉说服无论在应用传播还是传播理论研究方面都更具价值,计算机视觉的发展为视觉说服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本研究旨在梳理视觉说服的社会计算研究的发展现状、理论体系特征以及研究范式革新,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新的理论洞见和研究路径,推动视觉说服研究进一步发展.

    视觉说服社会计算视觉传播计算机视觉说服效果

    信息的向周边传播现象与价值分析——周边传播的六个向度研究之二

    陆地孙延凤陈沫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和传播是万事万物联系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具有方向性、目标性.本文通过对周边传播和向周边传播内涵的比较和向周边传播现象的分析,具体阐释向周边传播的特征和价值.

    向周边传播周边传播国际传播传播现象传播理论

    百年迪士尼的发展困境与破局之道:基于PASTE框架的分析

    史安斌赵伦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23年成立以来,迪士尼不断推出优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的声誉与巨大的影响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成就,在影视、动画、文创产业等领域形成了领导地位.但在当下,迪士尼的业务有可能因其票房成绩不佳等问题受到影响,失去在影视娱乐领域的"领头羊"地位.本文运用PASTE框架,从政治、艺术、社会、技术和经济五个维度对美国迪士尼集团当前的发展状况、困境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在此之上结合技术演进的变革契机提出破局之道,多角度分析了百年变局给跨国传媒集团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国内外同行提供镜鉴与启迪.

    迪士尼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文化产业传媒集团流媒体

    平台社会背景下我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研究

    郑天李文健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社会给当下的国际传播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也给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本研究认为,应该科学规划出海战略,打造国际化网络平台;掌握平台的差异化定位,贴近海外受众的真实需求;积极鼓励民间主体参与国际传播,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打造新型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以第一人称视角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转文化传播观念,培养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进而切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促进全球传播新秩序的形成.

    平台社会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海外受众传播观念对外传播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西语翻译与对外新闻传播研究

    曹轩梓何明星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成为中国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而且是中国主流媒体对外宣介的重点,对世界上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翻译的差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传播效果.本文通过中国主流媒体经常使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西班牙语译名,并以人民网西班牙文版的相关报道为例,从翻译视角探讨中国核心术语翻译与对外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术语翻译西班牙语对外传播主流媒体

    幻想之再媒介化——对再媒介化理论的反思

    许丽霞陆羽婕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的发展并非单一、静止和线性的,而是不断再媒介化的过程.既有的再媒介化理论强调媒介是新旧媒介的再媒介化,却未能关注尚未存在的幻想媒介.是以,将媒介考古学的"幻想媒介"概念引入再媒介化理论是必要且可行的.再媒介化既包含既有媒介间(旧媒介和新媒介)的再媒介化,亦涉及幻想媒介,即既有媒介和幻想媒介是一种相互再媒介化的关系,其间的调适遵循超媒介性和无中介性的逻辑,朝着人性化趋势发展,不断模仿和复制甚至超越人类的感知模式.

    媒介化再媒介化既有媒介幻想媒介新旧媒介媒介想象

    智能算法下日常生活的数字异化与扬弃

    何雯张红军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算法嵌入数字化社会的各个方面,重构人的日常生活.智能算法深刻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指向一个美好的数字化未来,但其发展带来的日常生活数字异化正在消解人的主体性的现实不可忽视,解蔽日常生活数字异化旨在为数字时代人的回归指明实践路向.对此,应反思智能算法技术伦理,建构合理的日常生活;警惕智能算法异化宰制,恢复现代人的主体性;善用智能算法赋能日常,推动数字技术生活化.

    智能算法日常生活数字异化数字资本主义人工智能技术伦理

    平台化生存:以人为本的考察

    张秀丽李雨思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持续加速社会的平台化进程,平台化生存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平台不仅影响着人的行动、思维,同时也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连接方式.平台可以丰富和拓展人的可能性,但过度连接可能催生自我及关系的异化.以人为本的平台化生存考察突破了当下以媒体为本位的平台化研究,将人作为平台化生存实践的中心,也为洞察社会和个体的平台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平台化生存以人为本数字技术媒介化生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