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科学(教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科学(教师版)
青年科学(教师版)

月刊

1002-2562

024-22690622

110014

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

青年科学(教师版)/Journal Young Science
查看更多>>《青年科学》杂志,全国统一刊号:CN21-1202/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562,邮发代号:8-140。是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辽宁省一级科技品牌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励精图治,两度蝉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百种重点期刊”殊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难事故中海员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研究

    邱海珍
    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介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对“锦泰顺”轮的判决,综合分析当前海员在海难事故中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海难事故海员刑事责任海员权益

    论消费者的安全权

    余根提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费者安全权的内容包括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其内容因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新的特点.消费者安全权的权利相对人也即经营者负有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的义务,其责任承担及归责原则值得探讨.我国对于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存在一定缺陷,相对而言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于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的立法值得我国借鉴.消费者安全权受侵害表现在各个方面,而我国对消费者安全权的救济途径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必须完善我国相关的立法体系以及相应的救济途径,同时消费者也需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这样才能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更好地享受自身作为消费者的安全权,更好地构建市场经济.

    消费者安全权电子消费

    侵权行为法之公平责任原则研究

    王晓丽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侵权法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归责地位学界观点不一,归责原则分类学说也是满目繁华,但是众多学说背后应该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本篇论文的创新点是在众多学说的基础上,理清公平责任原则存在的应有之意与实有之意以及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公平责任原则与相关制度原则的区别和意义所在,以期望在未来立法更加立足现实,将理论之争的目的回归实践而非只是停留在学说之争表面.

    公平责任原则公平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限度

    浅议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制度

    卫佳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制度,该制度对于规范侦查机关讯问的合法性,减少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保护犯罪嫌疑的人身权利,促进司法公正.但是,由于法律对该项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因此尚有需要完善之处.应当从规范全程录音录像的操作程序,明确违反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制裁措施等层面对该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健全,以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司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全程录音录像功能完善

    论危险驾驶罪

    周美玉张得祥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汽车时代”,酒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任何实害结果,但其潜在的风险也超出了社会容忍的边界.2011年最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把醉酒驾车、高速追逐竞驶(包括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入罪,规定了危险驾驶罪,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激烈争论.本文从新增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背景、概念与构成特征、司法认定及其刑罚适用等方面论述,旨在进一步了解我国的立法现状,并就危险驾驶罪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危险驾驶罪司法认定刑罚适用

    从二元反垄断典型案例探析反垄断法执行体制效率

    李田卉子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反垄断法初步建立了反垄断二元执行机制,公共执行以保障社会经济秩序为出发点,由反垄断执法机构为调查执行主体;私人执行由适格的原告提起民事诉讼,维护反垄断行为利益受损者的经济利益.试以反垄断执行的典型案例为视角分析评价反垄断执行体制的效率.

    反垄断法公共执行私人执行效率

    防范冤假错案需转变的几个观念

    李冉毅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冤假错案防范机制是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欲使这项制度落到实处,还需办案人员的观念有所转变: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疑罪从无;从“不枉不纵”到“宁纵不枉”;从依赖供到重视物证、科学证据;从排斥异见到充分听取辩护律师意见.

    冤假错案防错机制观念转变

    一元化立场下违反强制性规定的价值内涵以及界定——兼析《合同法》第52条第5项

    张得祥周美玉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已经由一个政府严格管制市场行为实施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主流价值也由国家、社会利益至上,公法价值占主导地位慢慢转变为私法精神凸显,注重私法价值保护体制构建.法律源于社会,社会历史的变迁,必然导致法律所赋予的内涵解读也有所不同.如何准确理解《合同法》第53条第5款有关违反强制性规定之行为效力,对准确把法律时代精神,注重私法精神与私法价值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试着以一元化的立场来来剖析违反强制性规定的价值内涵以及如何界定.

    强制性规公序良俗一元化立场无效

    构建调审分离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孙晓风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合一制度强调调解优先,虽取得明显成绩,但也显现出“重调轻判”、弱化了当事人民事权利保护等诸多弊端.因此,有必要对该制度予以反思,探寻调审分离制度的可行性,试图构建调审分离制度,以期实现调解、审判功能的最大化.

    调审合一调审分离自愿合法

    新刑诉法视野下的公诉理念更新与重构

    方晓东吴妙挺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诉理念实际上就是公诉人在执行法律和实践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它体现了公诉人对法律的本质、根本原则及运作规律的理性认识和整体结构的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判决和取向.本文分析现公诉理念存在的问题,提出公诉理念更新与重构的方法.

    公诉理念公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