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旬刊

青年时代/Journal youth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渊源

    陈曦
    21-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激烈碰撞,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广大农民生活极端痛苦,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负有救国兴邦国家使命感的梁漱溟先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全身心地投入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中,并不断将其发展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理论.乡村建设运动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也有着极为深刻的思想渊源,同时其思想对我们当今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渊源

    双关语修辞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李晶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关语修辞在文学作品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活跃气氛使文章内容更加幽默,尤其是在传统英美文学中,双关语修辞能够合理提升文章意境.同时,双关语修辞还存在很多种刻画手法,往往在文章中能够体现出很好的功效.因此,本文针对双关语修辞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形式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双关语修辞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其次重点分析了双关语修辞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形式,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修辞表现

    俄汉语表示"…家"的词缀用法

    王佳琪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俄语和汉语是属于完全不同语系的语言,二者在语言形式上更多的是差别.俄语的构词手段十分丰富,词缀作为一种构词手段十分的活跃,而古汉语极少有词缀,不存在前缀、后缀的归类,但是现代汉语由于吸收了其他语言中词缀的优势,产生了不少词缀,其中又以后缀最为丰富.本文通过分析俄汉语中表示"…家(者)"的构词方式来探究其各自的特点.

    词缀俄汉对比…家

    基于生态翻译理论之习近平《摆脱贫困》英译本政治术语的英译研究

    王江波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政治术语是体现中国政治特色和文化的词语,它不仅包括政治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教育、科技、民生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国政治术语的英译为世界各国展现了中国所特有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对推动中国政治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术语英译生态翻译理论三维转换

    "娘炮":历史遗留or现代产物?——语言性别变异词语成因探微

    熊港琴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娘炮"是现在社会上的一部分带有女性气质的男性群体的指称,也同时代表了一种个性意识.在中国小农经济的社会环境下,社会的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也由他们来建立.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受到压制,作为统治性别的男性若带有女性特质则是不被社会接受的,从而使这部分男性受到歧视.而现代社会的个性文化、大众文化、韩流文化的交织又促使具有女性特质的男性群体产生,也应运而生了"娘炮"这一词语.但不管是历史还是现代因素,都需要注意的是它背后的多重叙事声音.

    娘炮历史现代语言性别变异

    基于语料库的词汇搭配研究——以杭师大钱江学院08-15级翻译作业为例

    严程极程方舟朱思怡顾佳佩...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定性定量为研究方法,自建钱江学院外国语分院08-15级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期中翻译作业语料库.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集》(一)(二)(三)(四)中的经典部分《散文佳作108篇》(张培基著)为参照语料库,对其中的词汇搭配进行分析研究,评估我院学生的翻译水平,此项研究能找出我院英专学生翻译方面的可取之处和可改进之处,其结果能为翻译教学提供定性定量指导,以全新的研究角度来研究此类问题.

    语料库词汇搭配英语翻译

    论李义山七律中的"拗"与"正"

    周倩瑜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拗救"产生之初是为了赋予七律创作更多的空间,直到晚唐,诗人对"拗句"的刻意追求使之演变成一种更加严苛的声律规范.李义山不仅能守七律之"正",将"拗救"视为对正格七律的补充手段,又使七律在既有框架内找到相对完美的呈现方式.这与杜甫处盛唐而追求完美声律的态度是一致的,是对杜甫拗体诗"声律细"的一种真正的继承.

    李义山七律声律拗救正格

    二度创作在声乐表演艺术当中的运用研究

    杨雪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声乐表演在艺术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通过与之相匹配的媒介才能充分彰显其独特的内容与本质.显然这种表现模式和绘画模式存在天壤之别,通过相应的艺术作品来供人进行观赏,其以别具一格的表现方法逐渐演变成为现阶段人们热烈追捧的载体之一,如果想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崭露头角,那么一定要对其进行二度创作.对此,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围绕着二度创作在声乐表演艺术当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二度创作声乐表演艺术表现

    浅谈陈列空间的自然光影美学——博物馆设计

    柴春昕
    39-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是历史的见证者,存放了人类文明的珍贵记忆,它的存在方便了人们的研究、欣赏,是一个集展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博物馆空间的光环境直接影响着整个空间的氛围以及观者的视觉、心理体验.本文通过对光影美学于陈列空间的意义、光影美学明晰、博物馆建筑的空间造型与光影设计、博物馆空间的自然光运用4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博物馆光环境的重要性.

    博物馆光影美学设计应用

    纤秀雅韵画绮罗——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服饰与同期人物画中的服装观念对读

    刘冰清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据1988年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周氏墓出土的南宋时期女式服饰、布料等研究宋代女子服饰特点的珍贵实物资料,从考古出土的服饰与同期中国人物画的关系入手,试图研究总结南宋女性服装的服装观念和审美特征,并依据宋代人物画中的女子服装形象,还原宋代女子着装风尚和服饰特点,探讨服饰的秩序观念在人物画中的表现,以及宋代女子"纤秀绮罗"的衣装生活与"文人雅趣"的人物画之间的联系.

    周氏墓宋代人物画服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