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旬刊

青年时代/Journal youth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员继续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于泽韩宜
    19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我军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员的继续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员的继续教育是为了满足军队发展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员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加深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员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提高政治理论教员理论联系部队实际的能力,提升政治理论教员理论的教学水平.军校政治理论教员继续教育的具体途径是转变"少数人阶段式培养"为"全员全程培养",转变"形式化代职"为"真操实练",转变"教学形式改变"为"教学综合能力提高".

    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员继续教育发展方向

    探讨高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应对措施

    程东东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各个行业的广泛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置计算机专业.对于该专业的教学,高校普遍采取的是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该教学模式存在方便、快捷的特点,所以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本文分析计算机专业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针对当前多媒体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有效措施,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切实提升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高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高校统战视野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探析

    赵飞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好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观分析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视野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对于探索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视野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意识形态统一战线

    中美高校课堂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差异对比

    卢艳春
    201-20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另一个手段,也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美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离不开非言语行为的使用,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和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同,双方存在着差异.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中美教师在课堂上非言语行为的区别,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通过对比,意在为中国高校教师提供借鉴之处,中国高校教师可以取长补短,增加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中美高校课堂教师非言语行为文化差异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

    运奕帆
    20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教育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大学4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更应该陪伴和引导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制定学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专业学习能力.

    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

    大学生大五人格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生为例

    张春光汤秋玮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大五人格与自尊水平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是分层抽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总共300名学生,发放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中国版大五人格量表.研究结果如下:①性别因素在宜人性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②影响自尊水平的性别因素表现出了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大五人格与自尊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④大学生的大五人格对自尊水平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

    大五人格人格特质自尊水平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研究

    赵君李兴萍
    208-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及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对促使当代高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精神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探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当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现状展开分析,具体包含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

    对云南边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思考

    杨玉雪陈启榕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仅仅作为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大思政"格局之下,从"思政课程"育人向"课程思政"转化.作为心理健康教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归根结底也是做人的工作,更应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心理健康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课程思政,本文对在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分析,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进行结合做出思考.

    云南边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费映红
    21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在高职院校中,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瓶颈,需要采取应对措施来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互联网+"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共建课程体系的研究

    赵苗
    21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应用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是物联网和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的新热点领域,也是教育的前沿领域,其具有鲜明的跨境融合和产学融合特征.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引导、多专业的跨境协作和企业的深度参与.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展开研究与探讨,并给予可实施路径.

    互联网+校企共建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