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科技
气象科技

徐祥德 王晓云

双月刊

1671-6345

qxkj@cams.cma.gov.cn

010-68407256

100081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气象科技/Journal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现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气象局主办,大16开,双月刊(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气象科技》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气象局主办的综合性气象科技刊物。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的专题研究论文,并报道城市环境、大气探测、气象业务与服务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气象科技》是中国气象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等数据库的源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新型探测资料对西安一次弱降水预报失误的原因分析

    肖贻青张黎姚静刘慧...
    10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风雷达、多普勒雷达、相控阵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及多模式数值预报结果对2022年4月24日西安城区一次弱降水预报出现明显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和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本次过程西安城区均报有明显降水,主要原因为模式对低层相对湿度预报明显偏大;②多种新型探测数据分析认为近地层湿度条件较差及中层的绝对水汽含量低,中层的干暖空气不利于成云致雨,垂直上升运动不强,且由于低层非常干燥,使水滴在下沉过程中蒸发,从而无法形成雨滴下落,这些原因共同造成西安城区无降水,低层相对湿度预报偏大是造成这次西安城区降水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③造成西安城区近地层湿度条件差的原因是城市干热岛效应和低层干暖平流输送,且降水云团翻越秦岭后其湿空气绝热下沉至城区后出现增温降湿,使得城区形成较为深厚的干层,即使有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也会造成更强的蒸发,这也是城区没有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④预报员主观预报订正出现空报主要是源于对边界层水汽、抬升条件等关键降水要素缺乏订正能力,且对大城市的干热岛效应和秦岭山区地形影响研究不足.

    多源资料弱降水空报大城市干热岛效应

    近50年石家庄地-气温差变化特征

    卞韬任国玉刘思廷赵煊...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石家庄17个国家气象站1972-2021年逐日地面气温、0 cm地温资料,分析了石家庄地-气温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石家庄地-气温差从1月开始逐渐增加,5月达到最大值5.0 ℃,然后开始减小,12月达到最小值-0.8 ℃;地-气温差在11月到次年1月为负值;春、夏、秋季均为正值,夏季最大,春季大于秋季,冬季以负值为主;②石家庄多年平均地-气温差在1.6~2.6 ℃之间,平均为2.1 ℃;整体上东部大于西部.③近50年石家庄年平均地-气温差呈显著的减小趋势,变化速率为-0.14 ℃/10a;夏、秋、冬三季的减小趋势均非常显著,夏季的减小趋势最强;石家庄市区和近郊站点年和四季地-气温差的减少趋势更显著.本文结论对科学认识石家庄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参考意义.

    石家庄地-气温差季节变化变化速率

    基于梯度提升树算法的广州市紫外辐射拟合模型构建与相关因子分析

    李文慧杨颖璨沈海波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9-2021年广州市紫外辐射数据、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环境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对广州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特征及与气象、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选择与广州市紫外辐射显著相关的7种特征因子,采用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算法建立广州市紫外辐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①广州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季节变化表现为夏秋季高、冬春季低的特征.2020、2021年紫外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2019年出现在9月.3年紫外线辐射最小值都出现在3月,2020年最小为15.9 W·m-2.日变化呈现出早晚小中午大的特征,于12:00左右达到日最大值;②与紫外线辐射强度显著相关的因子为气温、能见度、总云量、相对湿度、太阳高度角、臭氧(O3)浓度、二氧化氮(NO2)浓度;③紫外线辐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0.80,对应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7 W·m-2、4.9 W·m-2.模型拟合估算等级正确的为75%,相差1级的占21%,相差2级的比例为4%.

    紫外线辐射特征紫外线辐射拟合模型梯度提升树算法

    一种飞机空中积冰潜势诊断指数与检验评估

    周琦浩施钰鲲王子祎孙俊颖...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机积冰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危险天气,准确的积冰诊断对民航运行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国产大飞机适航取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参考改进的CIP(Current Icing Potential)指数,使用垂直速度和云中液态水含量对积冰潜势诊断指数进行优化得到SCIP(Simplified Current Icing Potential)指数,该指数直接基于大气层结资料给出较为准确地飞机积冰潜势,具有命中率高、实用性强的特点.用2021年2月28 日至12月31日民航航空器报告对原CIP指数和SCIP指数进行对比验证评估,发现相比于原CIP指数,SCIP指数具有更优异的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和 TSS 评分(True Skill Score).但是对于不同程度的积冰,原 CIP 指数和SCIP指数均表现出较一致诊断效果,表明SCIP指数对诊断飞机积冰潜势具有重要作用,但无法判断积冰强度.根据2020年3月16日陕西区域飞机结冰个例验证表明增加垂直速度和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影响对飞机积冰的描述更加细致,对提升积冰潜势诊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积冰模糊逻辑积冰潜势诊断

    基于FY-4A卫星数据的短时强降水监测预警指标

    邵建何劲夫陈敏张亚刚...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8-2021年汛期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相关性分析、箱线图法和极值统计法,尝试研究FY-4A卫星产品在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监测预警指标.研究表明:①FY-4A卫星多通道数据可以作为短时强降水监测预警的定量化指标予以应用.②筛选出相关性较好的13项产品统计出短时强降水的监测预警指标,其中赋值类指标4项,数值判别类指标9项(含辅助指标3项);初步设定13项指标中有9项达标时,短时强降水会发生.③在评估基础上完善了指标,监测预警效果有所提高,TS评分提高5.4%,空报率降低2.7%,漏报率降低1.9%.

    FY-4A卫星短时强降水监测预警指标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