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王启万

季刊

1006-009X

qxswhybjb@sina.com

0431-85515135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1号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Journal Meteorological,Hydrological and Marine Instruments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为:“面向行业、服务科研、反映心声、关注世界。”读者对象:大学、科研院所、部队、民航、环保、监测、检测中心、气象、水文、海洋、电子、计算机、通讯等行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德一次多条雷暴回波短带的闪电特征分析

    雷雨云雷雨晴倪航
    41-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分析雷暴回波带与雷暴及闪电活动的关系,文章使用雷达拼图资料和闪电资料,对2024-04-02湖南、江西、浙江一带的多条雷暴回波短带及其闪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条雷暴回波带发生在冷空气南下和西南倒槽中,东北—西南走向辐合线上,短带回波最大强度达到65~70 dBZ;1 h雷电分布在湖南、江西、浙江一带,雷电分布带位置与雷暴回波带位置一致;雷暴聚类团移到建德上空,建德出现较密集的雷电天气.密切监视雷暴回波短带的移动有利于把握雷电的活动规律.

    雷暴回波短带雷电发表雷暴聚类雷暴密度

    乌鲁木齐机场一次东南大风天气下风场特征分析

    丁旭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观测资料、激光测风雷达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2-04-30-2022-05-02 一次东南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利用现有的气象数据构建三维风场结构,研究风场时空变化规律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东南大风天气为前期回流型加后期锋前减压的典型形势,大风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R07和R25号跑道两端风向变化小,风速变化大,水平方向风场变化不均匀;垂直方向上风向一致,风速变化快,大风层及强侧风层厚度大;目前可以利用现有风场资料构建机场低空三维风场变化模型,实时监测机场跑道及其上空风场变化情况,并对风场变化大、风速超标及风切变等危险天气进行告警,对飞行安全的保障有重要意义.希望研究结果能够提高对机场大风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

    东南大风环流形势水平风场垂直风场

    无锡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黄佳欢魏轲周嘉铭张萌...
    50-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2年3月—2024年2月无锡市降水监测数据,对大气降水化学离子组成、降水类型、污染来源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无锡市大气降水铵离子浓度相对较高;降水类型表现为硫酸和硝酸混合型,固定源对致酸离子的贡献稍大于移动源,铵离子是主要碱性离子;硫酸根和硝酸根主要来自人为活动,钙、镁、钾离子主要来自地表,氯离子则来自海洋和人为因素.为提高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需强化铵离子等二次离子污染源的管控,井深入治理地表扬尘源,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结构优化升级.

    无锡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来源解析

    2003-2022年祁连山区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文海鹏马智张莹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祁连山区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文章利用2003-2022年祁连山区国家气象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暴雨逐日的降水资料,以及暴雨量的探测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估计法分析了祁连山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山区暴雨日数在不同年份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暴雨日数较多,而西部和北部地区的暴雨日数较少;祁连山区的气候因素与地形因素对暴雨日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高海拔地区通常暴雨日数较多,这与高山地形导致的气流上升和降水增加有关.

    祁连山区暴雨日数时空分布气候特征

    雾霾天气PM2.5、PM10质量浓度及相对湿度特征分析

    田小芳梁栋孙云
    56-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视程障碍仪探测和气溶胶探测两种方法,以霾、轻雾、雾为研究对象,对百色市霾、轻雾、雾与PM2.5、PM10有关的数据和相对湿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很好地探测不同现象的大气,但是气溶胶探测方式较视程障碍仪探测更加简便、直观、易掌握,更适合在基层气象部门推广应用.

    雾霾PM2.5PM10相对湿度

    冬季六盘山区地面烟炉作业碘化银扩散研究

    周积强李龙燕滕微邓佩云...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高斯点源扩散模型,使用2022年1月六盘山自动气象观测站、激光云高仪、三维超声测风仪数据,对人工影响天气碘化银发生器生成催化剂在不同天气稳定度条件的水平、垂直范围扩散密度进行模拟研究.得出六盘山自动气象观测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15~-25 ℃窗口高度在1.5 km附近,降水云层位置在1.6 km以下;催化剂有效密度103个/m3在强不稳定天气条件下垂直范围能达到4 km,水平范围能达到40 km;地面碘化银发生器生成的催化剂能够进入云层,密度能达到有效催化密度.研究结果可为六盘山区冬季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指导.

    碘化银密度高斯扩散人工影响天气

    网格温度预报产品在甘肃地区的适用性检验评估

    彭筱陈晓燕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智能网格温度预报在甘肃地区的预报效果和误差特征,文章针对甘肃省78个国家气象站2022年3月—2023年2月ECMWF模式、中国气象局下发的国家级网格指导报SCMOC和甘肃省省级网格预报SPCC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产品开展检验评估.结果表明:SCMOC、SPCC网格预报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准确率明显高于ECMWF模式,前两者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质量较ECMWF模式有显著提升;SCMOC、SPCC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准确率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在甘岷山区预报性能较差,主要与山区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有关,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增加了预报的不确定性;ECMWF、SCMOC、SPCC对于降温的预报强度较实况偏弱,其中SCMOC对于降温的预报范围较ECMWF、SPCC更接近实况.研究旨在为网格温度预报产品在甘肃本地化的应用提供借鉴.

    智能网格预报网格温度预报预报准确率

    威宁县2016-2023年暴雨天气特征及乡镇"三个叫应"阈值研究

    张孝秀蔡军余吕柯莉萍...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2016-2023年威宁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区域气象站降雨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威宁县暴雨天气特征,结合县应急管理局提供的暴雨洪涝灾情数据,找出33次出灾暴雨日不同时段最大雨量,并利用百分位法对最大雨量进行分析,建立威宁县"三个叫应"阈值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威宁县年均暴雨天数23.8天,年均暴雨站次151.9站,暴雨天数峰值出现在6月,暴雨站次峰值出现在6月和7月;4-10月均会出现暴雨天气,但暴雨集中期在6-9月;暴雨天数分布不均,南部片区和东部片区暴雨天数多,西北片区暴雨天数较少;若威宁境内出现1 h累计雨量达25.0 mm或2 h累计雨量达40 mm及以上,且降雨还将持续,应及时开展"三个叫应"服务,切实发挥"三个叫应"在防灾减灾中的先导作用.

    暴雨天气"三个叫应"雨量

    2024-04-02景德镇市强降水回波与雷电分析

    吴磊盛梦婷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大暴雨天气中短时强降水与雷电分布和雷暴聚类的关系,文章使用雨量资料、天气形势、雷达拼图和"天衍"系统中雷电分布和雷暴聚类等资料,对2024-04-02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中心合并使得强降水范围扩大,对短时强降水有增强作用,高空低槽、低层切变线、辐合线、西南急流、西南倒槽等天气系统促使短时强降水发生;东西走向的混合型回波带,其南侧存有≥50 dBZ的近似南北走向的对流降水回波短带;雷电分布密集区,雷暴聚类区域与短时强降水关系密切,雷暴聚类区的形成对判别雷暴的移动十分有利.研究结果为大暴雨天气中短时强降水的预警预报提供了分析依据.

    大暴雨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雷电

    韶关地区强降水概率分布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研究

    黄少忠汤蓬辉赵亮巨江清华...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勒帕热检验法和广义极值分布对韶关地区的强降水概率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环流背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韶关地区的强降水趋势在1992年发生由减小到增加的突然变化,前汛期的强降水量和强降水强度降低,后汛期明显增加;韶关地区从南到北的平均日最大降水量、暴雨天数等空间分布,前汛期呈现"南多北少"、后汛期呈现"东多中少"的特征;强降水的环流背景主要是澳大利亚高压和马斯克林高压的强度变化,两高压同时增强时,韶关地区前汛期强降水偏少,后汛期强降水偏多.希望研究结果能为韶关地区的强降水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勒帕热检验法广义极值分布强降水概率分布特征环流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