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前沿
前沿

田伟

半月刊

1009-8267

qianyan2001@126.com

0471-4921974

01001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利民街25号

前沿/Journal Forward Pos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社科理论界及广大实践工作者,力求把握我国社科理论动向,反映最新成果,成为名符其实的社科理论“前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代学术转型中的清代学术: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

    王豪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代学术转型的过程中,清代学术曾扮演过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这一方面是由于近代学人所具备的清代学术背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清代学术为近代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本土资源"。近代学人关注和讨论清代学术相关问题,不仅是为了总结清代学术的得失,也是为了批判地继承清代学术这一"本土资源",为近代学术的发展谋划道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应广泛关注持不同学术立场的近代学人围绕清代学术成因、宗旨、得失、脉络、分期、派分等问题展开的观点交锋;发掘近代学人有关清代学术的观点与清代学术"本相"间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时代语境与思想动机;厘清近代学人通过书写和诠释清代学术为近代学术转型服务的具体状况。

    学术史清代学术近代学术转型学术史书写

    管窥《公言报》与《新青年》的戏曲改革辩论

    武瑞
    11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言报》是林白水等人于1916年在北京创办的一份日报,大约一年后被安福系收买。这一政治底色决定了《公言报》的政治立场和文化倾向。1918年,北京的"昆曲热"引发舆论界对戏曲改良问题的讨论。既有研究多以《新青年》为核心对象予以梳理,或多或少忽视《公言报》的相关言说。实际上,正是张厚载依托《公言报》与《新青年》同人几番论辩,才促成了关于戏曲改良的热烈争论,让新文化阵营有的放矢。通过梳理以往较少被整体关注的《公言报》,本文认为它的戏曲改良观是折衷主义,即戏曲改革虽然要学习西方戏剧,但应立足中国国情、尊重文学发展的自然规律,从中国传统戏曲当中寻找智慧,促进这株老枝长出新叶,由内而外进行革新。最终,争论双方谁也没有辩倒谁,《新青年》和《公言报》的主张分别成为后来文学改良、发展的重要一面,但是这场讨论对于思想解放和文学革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公言报》《新青年》戏曲改革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是"与"应当"——基于科玄论战的理论考察

    孙鸿溥韦洪发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是"与"应当"关系的考量,学界往往局限于纯粹的知识论范式内,忽略其实质上是一个实践论问题;面对如今现实的实践需要,既有的答案业已力有不逮。因此,唯有跳出理论局限,以一种历史的视野为事实找寻价值属性、为价值觅得现实基础,才能为二者间的鸿沟架起稳固之桥。回看百年前的科玄论战,重新思考科学与玄学、因果律与自由意志、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交锋,于细节处发微:一方面有助于看清科学派与玄学派论战的实质,即中国未来是全盘西化还是社会改良;另一方面证明事实与价值间的不可逾越,不会也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是历史的选择,才是中国道路的理论依据。

    科玄论战休谟问题唯物史观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