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求医问药(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求医问药(下半月)
求医问药(下半月)

欣格(执行总编)

月刊

1672-2523

qywyxueshu@126.com

0432-66988995,66988759;010-52302788

132011

吉林市船营区解放中路华南小区27号楼3单元24号

求医问药(下半月)/Journal 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超声波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黄淑莺
    17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例肠套叠患儿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超声波对这23例患儿进行检查,并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进行超声波检查的结果显示,这23例患儿均患有小儿肠套叠。进行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的结果显示,该诊断结果与超声波检查结果相符。用超声波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率达100%。结论:在区级医院中,将超声波检查用于肠套叠的诊断,其准确性高,且操作简单,敏感性高,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该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超声小儿肠套叠同心圆征套筒征

    浅谈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宏英
    17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活检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6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66例患者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了经皮肾活检。结果:在这166例患者中,有162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为患有肾病,该方法的肾病检出率为97.59%。我们对这166例患者进行了病理诊断,结果发现,在这166例患者中,有121例患者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患者总数的72.9%;有41例患者为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中,有30例患者合并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有6例患者合并系膜增生,有22例患者患有肾小管间质病变,有8例患者为新月体形成),占患者总数的24.7%;有34例患者为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中,有23例患者为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有20例患者为肾小管间质病变,有10例患者为新月体形成,有2例患者为原发性淀粉样肾病),占患者总数的20.5%;有33例患者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患者总数的19.9%(其中,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多见,共有8例患者,占患者总数的4.8%,其次为乙肝相关性肾炎,共有5例患者,占患者总数的3.0%)。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是诊断肾实质病变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经皮肾穿刺活检

    进行细菌检测分析前样本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分析

    陈晓婷
    173-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进行细菌检测分析前样本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可能提高进行细菌检测分析前样本质量的方法。方法:在我院抽取1000份需进行细菌检测的标本,检查其合格率。在我院随机抽取100名参与临床工作且长期进行样本采集和送检的医务人员,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1组和2组,分别在其知情与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临床操作合格率的评估,将其评估结果记录为不合格、良好、优。结果:我院采集送检样本的合格率仅为14.4%。对1组医务人员临床检验操作的合格率进行评估后发现,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医务人员有17例(占34%),评估结果为良好的医务人员有19例(占38%),评估结果为优的医务人员有14例(占28%),其总合格率为66%。对2组医务人员临床检验操作的合格率进行评估后发现,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医务人员有4例(占8%),评估结果为良好的医务人员有12例(占24%)、评估结果为优的医务人员有34例(占68%),其总合格率为92%。两组医务人员临床检验操作的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进行样本采集和送检操作方面的合格率较低。在加强相关管理或知道要做调查的情况下,负责样品采集和送检的医务人员可以将工作做得更好。

    临床检验细菌检测分析质量控制

    应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对490例小儿进行听力筛查的效果分析

    吴萍若敏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住院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丹麦GN Otometrics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手持式耳声发射筛查仪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490例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并分析筛查结果。结果:在本组小儿中,经初筛双耳通过的小儿有428例(占87.3%),经初筛未通过的小儿有62例(占12.7%),其中包括双耳未通过的小儿32例(51.6%),单耳未通过的小儿30例(48.4%)。经调整测试方法或进行干预治疗后进行复筛仍未通过的小儿有6例(9.7%)。结论: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TEOAE)是一种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害(尤其是耳蜗外毛细胞损伤)的有效筛查方法,在早期筛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听力障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真正做到对小儿听力损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我们应加强对此病的普查力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进行听力筛查工作,并积极对未通过初次筛查的患儿进行跟踪随访和复检。

    听力筛查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新生儿及婴幼儿跟踪随访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邵秀英
    175-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法诊断宫颈病变的准确率。方法:按照随机抽取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有宫颈疾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宫颈涂片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采用对比分析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与宫颈涂片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高达100%,对照组患者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仅为84%,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在早期筛查此类病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病变诊断临床观察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诊断肝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丽
    176-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在诊断肝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和速率法对我院收治的220例肝病患者(观察组)及11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TBA和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GT(γ-谷氨酰转肽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各类肝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进行上述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分析血清TBA检测在诊断肝病方面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各肝病血清T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志愿者,差异显著(P均<0.05)。除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其他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TBA指标升高的幅度均显著高于ALT、γ-GT及AST指标升高的幅度(P均<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恢复期患者、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TBA的阳性率与ALT、γ-GT及AST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诊断肝病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各类肝病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判断肝脏损害程度和肝病患者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血清总胆汁酸肝病诊断价值肝功能

    浅谈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王玫王红菊吕莉
    177-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9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血型鉴定法为其进行血型鉴定,将两种方法鉴定结果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卡式微柱凝胶法的一次性鉴定准确率为100%,传统血型鉴定法的一次性鉴定准确率为91%,应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的血型鉴定方法,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法能有效避免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提高鉴定的准确率,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节约血量、减少污染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微柱凝胶法手工操作法血型鉴定

    浅谈血清孕酮测定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苏桂平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孕酮测定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86例先兆性流产患者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产检的34例检查结果为正常的孕妇。我们依据治疗结局将这86例先兆性流产患者分为先兆流产组和流产组,其中,先兆流产组有34例患者,流产组有52例患者;将检查结果正常的34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在进行本次研究之前的血清P值、先兆流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清P值,分析不同临界值的血清P值在预测先兆流产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率及阴性率。结果:在进行本次研究前,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进行治疗后,先兆流产组患者的血清P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将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我们认为,血清孕酮值为13.8 ng/ml是治疗先兆流产成功与否的临界值,如果孕妇的血清孕酮值低于此值,则失去进行治疗的意义。结论:血清孕酮测定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的结局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血清孕酮预测早期先兆流产

    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祝燕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1826例产妇并为其进行产前B超检查。待产妇分娩后,比较这些产妇的B超检查结果与新生儿出现畸形的情况是否一致。结果:①在此1826例产妇中,有52例产妇在产前经B超检查检出畸形儿(2.85%,均接受终止妊娠治疗)。但分娩后,仍有1例产妇产下了畸形儿(先天性心脏病),漏诊率为1.89%。B超检查的结果与产妇分娩的结果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检出畸形儿的这52例产妇中,于孕12~14周检出畸形儿的有8例,于孕18~24周检出畸形儿的有26例,于孕28~32周检出畸形儿的有13例,于孕37周和产前1周检出畸形儿的有5例。结论:B超检查是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的有效手段,对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胎儿畸形B超检查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内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朱道湘
    180-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内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对我院67例肝内血管瘤患者的彩超声显像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内血管瘤的准确性高,其准确率高达97.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内血管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内血管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