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合肥市其他感染性腹泻(other infectious diarrhea,OID)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合肥市2012-2022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报告数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报告发病率、病原体构成比、罹患率等指标,探讨三间分布和病原谱特征.结果 2012-2022年合肥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218 484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58.40/10万~370.50/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245.85/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年度内呈双峰分布,7-8月为夏季高峰,12月—次年1月为冬季高峰.报告病例中,男性123 712例,女性94 772例,性别比为1.31∶1,男性、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 271.34/10 万、219.01/10 万;5 岁及以下人群发病 141 716 例(占64.86%);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136 294例,占62.38%).明确病原体诊断的病例有46 924例(占21.48%),主要病原体为病毒(44 694例,占95.25%),其中轮状病毒感染占88.01%(39 337/44 694).2012-2022年合肥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起,共发病1 542例,波及人口62 828人,总罹患率为2.45%;其中23起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26起发生在学校.结论 合肥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相对较高,5岁及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控人群,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应在流行高峰来临前加强对学校等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做好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提高群众防病意识,落实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