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周明理

旬刊

1673-9795

chinakjcx@163.com

010-59679391

100025

北京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3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ournal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协同创新的激光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黄海涛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产业迅速崛起,急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应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做到协同创新必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激光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协同创新激光工程人才培养

    基于规则采样法的PWM波形程序设计方法

    周娟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冲量效果不变理论,本文提出了规则采样算法计算PWM波的方法.详细描述了采用51单片机定时加计数实现PWM波形的程序设计方法.

    PWM波形程序设计方法

    中职学校机械类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

    高金盔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了它才能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中等职生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政策以及相应的教材正陆续推出,新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基本可以跟上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本文将结合中职学校机械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对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创新方案.

    机械类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创新方案

    数学课结合《机械制图》基本几何体的教学尝试

    杨云洁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本几何体的视图教学是《机械制图》专业课程中的重点内容,类似圆柱、圆环、球体等常见几何体,在数学课程中称为“空间几何体”.在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数学教学原则的引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的结合《机械制图》教学中基本几何体的学习,进而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机械制图领域中的价值效用,促使学生能够对数学课程给予一定的重视,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更早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数学机械制图几何体教学

    结构方程模型在“专用车辆”教学分析中的应用

    石博强单长征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并根据在“专用车辆”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建立了关于标准掌握程度、课程综合效果、满足企业要求三个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标准在课程教学和企业中的重要性.

    结构方程模型专用车辆教学分析标准

    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探讨

    冯静安张立新王卫兵魏敏...
    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数控技术课程内容,确定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目标,分析了数控技术课程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及教学方法,介绍了实验考核方式.

    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院校机电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吴大勇
    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彰显中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必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及其创新.本文以中职院校机电专生为例,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与完善,并时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中职院校机电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中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与计算机模型的耦合探索

    胡晨燕周笑绿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目前“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现状,以及结合实际需要有待改进的情况.并且着重阐述了工程教学与计算机模型的耦合探索.

    水污染控制工程计算机模型

    浅谈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沈洁
    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电工作为新时代科技的全新产物,对各个领域逐渐开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电子电工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等方面的特点,是一门具备专业性质的基础理论课程.但从教学特点上来看,课程中的一些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一些专业用语描述起来比较困难,相应的规律总结也比较难以掌握,与此同时有许多电工电子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来加以阐述.因此在做好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方面,需要找到契合点,这对于课堂传递知识的结构与方法来讲,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在强化专业技术,深化对于电子电工概念的理解,提升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连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速率,已经成为目前各院校集中研究的课题,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教育观念、课堂结构等角度出发,通过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实践环境的浅要分析,阐述了应该如何行之有效的提升电子电工专业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改革的探索

    冯奕红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等专业的专业课,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习难度较大.文章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的改革措施,并总结了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形式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