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大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王力群

月刊

1009-0932

rdyj@sina.com

0931-8771136 8771021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人大研究/Journal People's Congress Studyi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旨宗是研究人大制度理论,开阔人大工作视野,增强公民法制意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法治力量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马新茗
    1页

    陕甘边区民主探索经验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中的实践和启示

    赵立新高家祥张泰龙岳忠强...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坚定不移地追求人民民主,始终围绕初心使命不断进行民主革命和不懈奋斗.进入新时代,党更是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人民民主的新路,创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民主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为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探索创建人民民主制度的百年历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陕甘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借鉴中央苏区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形成的良好做法和成功经验,领导人民进行了符合地方实际的民主探索,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特质,推动了陕甘边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与发展,对新时代地方人大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陕甘边区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人大

    近代中国对议会制度的追求及其影响——民国国会历史、人物与事件纪略

    王敏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及其预备立宪,是清王朝的自救之举,客观上也为其后的革命与共和作了思想准备.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新纪元,革命党和立宪派合力仿效美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一脉相承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南京参议院、北京参议院,是近代中国"立宪法、开国会"理想的即将实现,也是近代中国人心所向的求变之举.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对国会制度进行了美妙的构想和设计,但宋教仁的被刺及其后召开的第一届国会实证了议会道路在中国的失败.袁世凯等封建势力的破坏、多党制和"不党主义"的乱象以及国会议员的弄权纳贿造成了议会制度在中国的彻底消亡.

    议会制度预备立宪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宋教仁

    立法法制定与修改的历程探析

    刘维芳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该法于2000年颁布实施,并于2015年和2023年经历了两次修订,为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其制定和修改的历程,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了党和国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

    立法法制定修改历史考察

    投稿须知

    22页

    如何界定作为立法依据的宪法精神

    张永泉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的"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确立了立法中的依宪立法原则.不同于宪法规定与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层次丰富,具有抽象性与主观性,故而较难把握.在立法过程中应当以穷尽原则、辅助性原则、不冲突原则、客观性原则为指导,依据明确性标准、关联性标准、目的性标准、价值性标准对宪法精神进行界定,还要注意运用体系解释的方法,以实现宪法精神客观性与目的性统一、稳定性与开放性统一.

    宪法精神立法法立法依据合宪性审查宪法解释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的行为定性

    孙伍牛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中,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当然处于该制度体系的核心位置.对于宪法解释工作的分析,已有研究主要是从独立职权的视角展开,将宪法解释工作与监督宪法实施工作相混淆,忽视了解释宪法工作所具有的职权依附性,导致对宪法解释工作性质的"误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开展的宪法解释工作并不是一项独立职权,而是依附于职权的存在,即依附于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在实施宪法层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据立法权、任免权和决定权展开宪法解释,行使自身职权.在监督宪法实施层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据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一项和第六十二条第二项展开的宪法解释工作则是依附于监督权,前者是监督非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其他国家机关,后者是全国人大单向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其他国家机关.

    解释宪法宪法解释权宪法监督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属性的双维表达与完善方向

    周帅辰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政治领域的发展样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良善属性的生动体现.要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渊源出发,以实践为导向,针对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出现的政社矛盾、公私之分以及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发挥党组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群众自治组织在社会中的合力,以人民民主为常态语境,以人民专政为例外状态,以法治思路为权责尺度,以法律制度为公私界限,以党群关系、党政关系统领全局、协调各方为工作方法,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有序推进.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社会治理二十大报告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资源下乡与基层民主建设之协同路径探析

    姜宝莲邓丽君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层民主建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具体实践.随着农业税费改革的实施,资源下乡政策作为新的国家治理体制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框架下,系统探讨资源下乡政策如何推动基层民主的实施,并探讨基层民主建设如何为资源下乡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究资源下乡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错位"现象,包括物质、制度和思想层面的"错位",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域下,提出资源下乡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协同路径.

    全过程人民民主资源下乡基层民主建设

    省级人大官网立法意见征求平台的质量评估问题研究

    吴雨欣陆利丽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省级人大官网立法意见征求平台的运行情况却不容乐观.通过构建立法意见征求平台质量评估的两级指标体系,对31个省级人大官网的平台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提示平台存在的问题是总体质量不高,且发展明显不均衡.影响其质量的深层原因包括官网功能弱、网络意见低质化、公众关注度较低等.为此,人大官网要实现从宣传平台到参与基地的角色转换,构建网上参与质量提升机制和官网关注度引流机制.

    省级人大网络参与立法意见征求平台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