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大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王力群

月刊

1009-0932

rdyj@sina.com

0931-8771136 8771021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人大研究/Journal People's Congress Studyi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旨宗是研究人大制度理论,开阔人大工作视野,增强公民法制意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人大力量

    戴者春
    1页

    地方人大常委会运行初探——从经验角度所做的描述

    席文启
    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地方人大实际工作经验的角度对地方人大常委会运行状况做描述,可以按照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前者是各层级各地方人大常委会每届每年每次会议的运行,后者是地方人大常委会每一类每一项工作的运行.通过经验性描述和对运行规律的探讨,可以更深切感悟到地方人大常委会必须坚持同级党委的全面领导,发挥好常委会党组的领导作用,必须发挥好主任会议、专委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作用,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完善工作制度体系.此外,常委会领导要认真谋划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式,构建工作格局,营造工作环境,整合工作共识,把握工作节奏,探索工作规律,讲究工作方法,带好工作队伍,提升精神境界.

    地方人大常委会运行经验描述

    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历史、规则及其运作

    李翔飞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是立法机关按照一定程序通过多种途径向有关机构、团体、法人组织或公民个人征询建议,是立法过程的法定环节.目前,这种立法参与方式已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安排,在立法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限制性问题,未来为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价值,可以在制度、平台、队伍、组织保障等建设方面进一步夯实.

    公民参与全过程多途径立法公开规范化建设

    "回炉"再办,是对代表履职的尊重

    卢鸿福
    26页

    人大监督司法的数字化路径

    王祎茗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大监督司法是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力.针对当前人大监督司法工作面临的监督缺乏有效路径、监督手段利用不均衡、对人大监督与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认知存在偏差等问题,各地人大积极探索,借助数字赋能,引入数字化应用,打破人大监督司法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等难题,提升人大代表监督履职能力和水平,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新的路径选择.数字赋能人大监督的实践是对人大工作逻辑的重新梳理,有助于助推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为今后人大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探索.

    人大制度人大监督数字赋能数字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

    地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的理论基础及机制健全

    陈沫霖孟春阳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是保障多元备案主体与体系下审查结果一致性与权威性、提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法治化的重要举措.但地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运行实践中,存在衔接联动主体范围不一、主导主体不明、审查标准模糊、衔接不畅等问题,阻碍衔接联动机制的功能实现.地方人大作为地方权力机关,具有权威性与专业性,因此,应当推动以地方人大为主导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的健全,解决目前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多元主体合力推动备案审查法治化.

    人大主导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

    "人大+检察"双重监督优化检察建议治理效能的路径探析

    金石景馨锐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面对检察建议在制发、实施及后续回访跟踪监督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检察机关积极主动建立"人大+检察"双重监督模式,是完善检察建议监督体系、增强检察建议"刚性"、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但实践中个别检察机关存在"羞""懒""怕"心理,使监督叠加效应未能有效释放,为畅通检察建议双重监督渠道,进一步优化检察建议治理效能,应着力从转变思维、强化督导、健全机制几个方面入手,以此全面实现检察建议从"办理"向"办复"的转变.

    人大监督检察监督检察建议社会治理

    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建议工作的实践路径

    徐骏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代表建议工作中存在有的代表重建议数量轻建议质量,有的代表重政府意志传达轻群体意志表达,有的代表重集中性履职轻常态化履职,有的承办单位重满意率轻解决率,有的地方重日常督办轻考核激励等问题,各级人大要在"提什么""为谁提""何时提""如何办""怎么督"上持续下功夫,以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建议工作.

    代表建议代表建议工作实践路径

    投稿须知

    46页

    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董紫来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立法法的新一轮修改,地方立法进一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立足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脉络,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的合宪合法逻辑、地方特色逻辑、区域协同逻辑、以人为本逻辑等理论逻辑可以得到清晰地呈现.从实践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尚存制度架构不健全、地方特色不明显、区域协同机制不完善、人民本位不突出等现实梗阻.在实践路径上,要综合把握理论逻辑与现实梗阻,从充实理论与制度依据、完善地方特色立法模式、厘清区域协同立法的界限与标准、加强公众参与等方面着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的优化.

    地方立法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特色区域协同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