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黄宏文

双月刊

1005-3395

jtsb@scib.ac.cn

020-37252514

510650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林业、医药、环境、园林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桐子植物特异性酪蛋白激酶PS-CK1-5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王海波吴贞莹郭俊云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酪蛋白激酶(casein kinase,CK)作为一类普遍存在的Ser/Thr蛋白激酶,通过调节靶标蛋白的活性与稳定性,在植物整个生理过程及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同源序列比对,该研究对小桐子(Jatropha curcas)酪蛋白激酶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小桐子基因组中共鉴定到 7 个酪蛋白激酶 1 基因(CK1)、5 个植物特异性酪蛋白激酶 1 基因(PS-CK1)、3个酪蛋白激酶2α亚基基因(CK2-α)、2个酪蛋白激酶2β亚基基因(CK2-β),4个亚家族成员在氨基酸长度、等电点及外显子数目等都有其家族特异性.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小桐子酪蛋白激酶 1 都包含N端保守激酶结构域,同时其内部都鉴定到典型的激酶活性环基序、ATP结合核心基序、核定位信号肽.qRT-PCR表达分析表明,小桐子JcPS-CK1-5基因在叶片与根中都属于低温诱导基因,可能参与小桐子抗冷性过程.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 pET-32a-JcPS-CK1-5,并在BL21(DE3)中诱导表达,得到81.6 kD的条带,与理论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一致.这可为小桐子CK基因的功能鉴定及逆境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小桐子基因家族酪蛋白激酶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低温促进毛竹叶片类黄酮合成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肖晓燕朱成磊杨克彬刘燕...
    10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黄酮在植物耐低温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揭示低温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片中类黄酮合成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和低温胁迫下毛竹幼苗叶片中的类黄酮含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毛竹类黄酮早期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进行了鉴定,并用qPCR方法分析了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随着叶片的生长,类黄酮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低温下,功能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则呈现上调趋势,且在8 h时达极显著水平.在毛竹基因组中鉴定了类黄酮早期生物合成3个酶基因家族共29个成员,包括20个查尔酮合酶基因(PeCHSs)、8个查尔酮异构酶基因(PeCHIs)和1个黄酮-3-烃化酶基因(PeF3H1),这些基因的启动子中均含有响应低温及其他非生物胁迫的调控元件.PeCHSs倾向在根和叶中表达,而PeCHIs为组成型表达.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中,仅PeCHS1 表达与类黄酮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而低温胁迫下,3 个PeCHSs、2个PeCHIs和PeF3H1在功能叶片中呈上调表达,与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因此,毛竹可能通过提高类黄酮早期生物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促进类黄酮的合成来响应低温胁迫.

    毛竹类黄酮分子特征低温胁迫基因表达

    走马胎灰分对光的响应特征及其与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周泽建冯金朝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光照强度和光质对走马胎(Ardisia giantifolia)灰分积累的影响,利用遮阳网和薄膜设定4个光照梯度(100%、60%、40%、20%全光照)和4种光质(绿、白、蓝、红),分析了基径、株高以及生物量的响应特征,以及灰分与生长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走马胎灰分含量在绿光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呈减少的趋势,在白光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呈现"低-高-低-高"的波动变化,在蓝光或红光下没有显著变化;在100%光照强度下,白光的灰分含量最低,与其余光照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在60%、40%、20%光照强度下,光质对走马胎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走马胎灰分含量与株高、基径和生物量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走马胎的株高、基径以及生物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在白光下达到最大.因此,光照对走马胎灰分的积累和生长指标均有影响,种植走马胎时要选择适当遮荫强度或郁闭度较高的林型.

    走马胎灰分光照强度光质生长指标

    不同培育方式对橡胶树实生苗生理指标、养分及长势的影响

    陈青周珺王新龙陈健...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种子催芽生长一般使用沙床培育,沙子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选择一种适合橡胶树种子培育方式来替代对沙子的依赖,该研究通过水培、悬空培育和传统的沙培比较橡胶树实生苗第1蓬叶稳定时,苗木的生长势、生理指标及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水培实生苗地上部株高、茎粗、叶面积的长势最佳,壮苗指数和生物量的含量最高,但其根太长,根相对较细.水培的叶、茎、根的可溶性糖、丙二醛、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均较低;水培和悬空培育的叶片和茎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根系活力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均高于沙培.水培的叶、茎、根中的氮和磷含量最低,沙培的最高;而水培实生苗根和茎中钾的含量较高,叶片中含量与悬空培育、沙培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悬空培育在叶、茎、根中钾的含量最低.水培促进了苗木的生长,降低干旱胁迫,提高养分利用率,但后续还需调控根系,建设良好根团.悬空培育的苗木长势较弱,还需进一步完善方法.

    橡胶树实生苗水培长势生理指标养分

    基于SSR标记的紫花风铃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黄稚清吴林源高筱钰丁释丰...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紫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的群体遗传变异特征,对广东省 6 市 12 个群体 72 份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9 对引物共扩增出 123 个等位基因位点,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量为 0.754,具有较高的多态性.12 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 3.272 个,平均Shannon指数为 1.159.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相对较低,群体内遗传分化程度较高.群体的总体遗传分化系数为 0.077,处于中等程度.基于Structure分析、主坐标分析和NJ聚类分析均可将 12 个群体分为 2 大类群,分组结果具有一定相似性,表明供试紫花风铃木群体遗传结构较为简单.这为紫花风铃木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遗传变异和科学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紫花风铃木遗传多样性SSR标记遗传结构

    苦瓜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细胞壁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分析

    裘波音林珲张前荣李永平...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果实品质差异的原因,以厚肉型种质'LX1-3'和薄肉型种质'ZK54'为材料,对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后17 d,'LX1-3'果实的横径(FD)、腔径(FLD)、果肉厚度(PT)、单瓜鲜质量(FFW)和干质量(FDW)均超过'ZK54'.细胞壁组分和酶活性表现品种间差异,水溶性果胶含量整体水平表现为厚肉型高于薄肉型,且与PT、FFW和FDW呈显著正相关;花后17~23 d'LX1-3'的半纤维素(HCE)和纤维素(CE)含量均高于'ZK54';花后3 d,两种质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β-木糖苷酶(β-Xyl)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Gal和果胶酶变化趋势与离子型果胶和共价型果胶含量的变化一致.β-Gal、β-Xyl和纤维素酶活性与 5 个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PG与FD、FLD和PT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因此,细胞壁组分和酶活性与果实发育密切相关,β-Xyl和β-Gal在苦瓜早期发育中发挥主要效应,而HCE和CE对果实中后期发育影响较大.

    苦瓜果实发育细胞壁组分酶活性

    光敏色素A调控光响应基因表达及其翻译后修饰研究进展

    邓玲刘勋成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信号因子之一.植物通过光受体感受自然环境中光的强度、方向以及光周期等信号的变化,从而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光敏色素A(phytochrome A,PHYA)是植物中唯一的远红光受体蛋白,具有在黑暗下在细胞质中合成,而在照光后快速入核和降解的特性,并通过多种途径精确调节了植物光响应基因的转录网络.同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调节PHYA稳定性和活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论述了PHYA调节光响应基因表达以及PHYA翻译后修饰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PHYA在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光敏色素光受体光信号转导翻译后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