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黄宏文

双月刊

1005-3395

jtsb@scib.ac.cn

020-37252514

510650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林业、医药、环境、园林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州市植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郭亚男王刚涛梁丹郭韵...
    22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摸清广州市植物资源状况及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对广州市的维管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植被群落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在种类方面,共记录到广州市维管植物230科1362属3508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5科78属174种,裸子植物8科20属34种,被子植物197科1264属33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20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5种;外来入侵植物有131种;种子植物区系为热带-亚热带过渡性质,表征科为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五列木科(Pentaphylacaceae)、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卫矛科(Celastr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等7科.植被调查和评估显示,在严格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条件下,不同植被类型的群落组成种类和结构都趋向良性发展,并且森林植被继续向地带性顶极群落类型演替.这为广州市植物多样性现状以及近10年植被变化动态提供了完整的基础资料,并对制定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战略以及保障区域生物安全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植物多样性城市植被入侵植物珍稀濒危植物

    氮磷添加对华南地区2种人工林土壤氮磷循环酶活性的影响

    王玉芳郑棉海王森浩毛晋花...
    24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亚热带森林土壤中与氮、磷循环相关的土壤酶对长期氮、磷沉降的响应,在我国南方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和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林施N、P肥8 a,对土壤中磷循环酶[磷酸单脂酶(PME)和磷酸二脂酶(PDE)]和氮循环酶[β-1,4-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和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50 kg/(hm2·a)氮肥对土壤氮和磷循环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施50 kg/(hm2·a)磷肥和氮磷肥[N、P各50 kg/(hm2·a)]均显著降低了土壤中PME和PDE活性,而对NAG和LAP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华南地区亚热带人工林的微生物和植物生长可能受磷限制而非氮限制,施P可以缓解P限制,这为人工林的管理与恢复提供依据.

    氮沉降磷添加亚热带森林土壤酶磷限制

    桂西北矿区3种草本植物对铅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和综合评价

    曹晶潇陆素芬陆泽生李梦茜...
    251-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矿区优势植物粽叶芦(Thysanolaena latifolia)、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的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及生态恢复潜力,对生长在铅镉污染土壤中3种植物的生理指标和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铅、镉污染水平下3种植物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为芒草>类芦>粽叶芦,丙二醛含量为芒草>粽叶芦>类芦;芒草中的铅、镉含量最高、富集系数最大.3种植物抗铅镉能力为芒草>类芦>粽叶芦,芒草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性最强.因此,在矿区土壤植被恢复时,芒草可作为备选植物之一.

    草本植物耐受性铅镉污染抗氧化酶矿区

    浙江油茶产地土壤和果实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屈明华陈雄弟倪张林莫润宏...
    259-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产地土壤和油茶果实中金属元素分布和富集特征,在油茶果实成熟期,对浙江5个油茶产地土壤及油茶果实中金属元素进行污染分析和富集能力评价.结果表明,浙江油茶产地土壤中Pb、Cr、Cd、As、Hg、Ni、Cu和Zn含量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综合污染等级为安全.个别产区常山县土壤中As、Ni、Cu和江山县土壤中Pb、Cr、F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常山和建德土壤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93和0.81,处于污染警戒线.Cr、Ni、Cu、Zn主要分布在油茶籽中,Hg主要分布在壳中,Pb、Cd、As、Fe和Mn主要分布在青皮中.油茶籽中Cu、Fe、Mn的富集系数大于0.4,吸收能力强,Ni、Zn的富集系数小于0.4,具有一定吸收能力,Pb、Cr、Cd、As和Hg的富集系数小于0.1,吸收能力低;壳中Cu、Mn的富集系数大于0.4,吸收能力强,Fe的富集系数小于0.4,具有一定吸收能力,Pb、Cr、Cd、As、Hg、Ni、Zn的富集系数小于0.1,吸收能力低;青皮中Cu、Fe、Mn的富集系数大于0.4,吸收能力强,Pb、Cr、Cd、As、Hg、Ni、Zn的富集系数小于0.1,吸收能力低.浙江油茶主产区土壤质量安全,适合油茶种植.油茶果实对Cu、Fe、Mn有一定富集能力,对Pb、Cr、Cd、As和Hg无富集能力.

    油茶金属元素土壤富集系数浙江

    盐度对滨海修复种海马齿生长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刘炜常佳楠张建琳刘金林...
    269-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长的适宜盐度和适宜区域,利用恒温培养箱,模拟人工生态浮床进行水培,对其在不同盐度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和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马齿在0~15‰盐度下生长状况良好,且10‰盐度的海水对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相对生长率和荧光参数在盐度5‰和20‰以上均会受到抑制;盐胁迫会导致海马齿的光能利用率下降,调节性能量耗散上升,电子传递效率下降,从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当盐度达到30‰造成植物死亡.在温度适宜条件下,海马齿具有良好的生态修复潜力和海水蔬菜开发前景,0~15‰盐度水域可以成为其修复工程的应用区域,10‰盐度能够促进海马齿生长,有利于海水蔬菜的培育.

    海马齿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盐胁迫生态修复海水蔬菜

    氮素形态对铁线莲光合特性及氮代谢的影响

    马晓华胡青荻章彦君钱仁卷...
    276-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铁线莲的光合性能和氮素代谢的响应机制,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1 a生厚叶铁线莲(Clematis crassifolia)与天台铁线莲(C.paten ssp.tientaiensis)的生长、光响应曲线、A-Ci曲线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氮素形态配比显著影响铁线莲的生物量和叶绿素(Chl)含量,厚叶铁线莲在铵态氮(NH4+-N)与硝态氮(NO3–-N)配比为1:1时,生物量、Chl a、Chl b、Car含量达到最大;天台铁线莲的Chl a和Chl b含量在NH4+-N/NO3–-N为1:3时最高.在NH4+-N/NO3–-N为1:1时,厚叶铁线莲的光饱和点和天台铁线莲的光补偿点为最大值,且厚叶铁线莲叶片的Vcmax与Jmax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天台铁线莲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NH4+-N/NO3–-N为3:1处理下最高,而硝酸还原酶(NR)和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在NH4+-N/NO3–-N为1:3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见,NH4+-N和NO3–-N混合施用能有效促进2种铁线莲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加强氮素利用效率.厚叶铁线莲适宜的NH4+-N/NO3–-N配比为1:1,而天台铁线莲更适宜1:3.

    铁线莲氮素形态生物量光合特性氮代谢

    海南省入侵杂草假高粱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王玮倩李晓霞王亚黄乔乔...
    285-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环境对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种子萌发的影响,对海南岛假高粱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假高粱种子的萌发率较高,均在85%以上,在昼夜温度35℃/25℃下的萌发时间最短(2.64 d);浓硫酸处理可提高种子萌发率;浓硫酸处理、赤霉素浸泡和研磨均能缩短种子萌发时间;种子在土壤表层的萌发率最高,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种子萌发率下降,萌发时间增加.灾变区与非灾变区种子在不同温度、打破休眠方式、埋藏深度的萌发率和萌发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可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假高粱种子的萌发,高温和土壤表层的种子有较高的萌发率和较快的萌发速度.海南岛的假高粱种子萌发率较高且萌发生态幅较宽,是近年来其在海南突发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假高粱花果期之前加强控制,减少种子的成熟和传播.

    入侵杂草假高粱种子萌发海南

    白茶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抑制研究

    王丽丽林清霞宋振硕陈林...
    293-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白茶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测定了6个白茶样品对猪胰弹性蛋白酶(PPE)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6个白茶样品中CB4对PPE抑制活性最强,为69.73%;且随体积分数增加,酶抑制活性增强,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白茶水提液的4个萃取层中乙酸乙酯层(WEA)的抑制活性最强,达到82.58%.CB4的多酚总量(TPs)较高,且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咖啡碱(CAF)含量最高.WEA萃取层中TPs、EGCG、ECG和ECG含量均最高,CAF含量极低.PPE活性抑制率与TPs、EGCG和CA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1~1.0 mg/mL EGCG和0.05~2.0 mg/mL CAF对PPE无抑制活性,0.05~2.0 mg/mL没食子酸(GA)对PPE活性具有促进作用,且GA的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可见,白茶具有潜在抗衰老活性,但对PPE起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不是EGCG、GA和CAF.

    白茶乙酸乙酯萃取层猪胰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

    铁皮石斛WOX转录因子的鉴定和分析

    曾丹琦张明泽何春梅王浩斌...
    30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WOX转录因子的功能,采用全基因组分析技术对铁皮石斛WOX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基因组中有9个WOX转录因子(DoWOX 1~DoWOX 9),大部分的DoWOXs含有2~3个外显子,启动子含有与激素诱导、逆境胁迫和生长发育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qPCR分析表明,DoWOX1、DoWOX2、DoWOX3、DoWOX4和DoWOX9在类原球茎中的表达量最高,DoWOX4在小花蕾中表达最高,随着花的发育,表达呈现下降趋势.此外,DoWOX3、DoWOX7和DoWOX9在合蕊柱上的表达量最高,而DoWOX4在唇瓣的表达量最高.因此,DoWOXs可能参与调控铁皮石斛的生长发育,且可能在维持类原球茎状态和花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铁皮石斛WOX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qPCR

    波缘水蕹,中国水蕹科一新记录种

    何松胡艳华刘琴张锐...
    31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报道了中国水蕹科(Aponogetonaceae)一新记录种:波缘水蕹(Aponogeton undulates Roxb.),该种与水蕹(A.lakhonensis)相似,但区别在于叶片边缘明显波状,基部多为楔形.结合相关资料和标本研究,对该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彩色照片.

    水蕹属湿地水生植物海南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