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代学术流变大脉络梳理

    吕秀秀
    57-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学术思想在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绵延不断的进程中是最辉煌璀璨的一个时期。清初学术气象博大,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开辟了注重实证、探求经世的新学风。乾嘉间,“朴学”发展日盛,学者多埋头古籍整理,少谈政治,学术归于考据。道光、咸丰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时人又倡今文经学,同时又涉及到西学。到清末,先秦诸子学说、明末清初经世之学和西学备受青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人融汇儒佛、糅合中西,开辟学术新领域。咸、同、光、宣年间,西学东渐趋势日强,移植西学、融汇中西的“新学”渐成风行之势。纵观清代学术,它对中国古代学术进行了自身的最终总结,其流变真可谓异彩纷呈。

    清代学术经世实学朴学新学

    孟子“爱有差等”体系之构建——基于战国时期社会现实

    吕璐瑶
    59-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子“爱有差等”观念的独特之处在于明确指出了“爱有差等”表现为“亲亲——仁民——爱物”的实践过程。而这一思想体系的构建,则是一种基于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考察,主要表现为:战国社会传统社会准则的影响与松动下所强调的“血亲至上”“孝悌”观念,促使“亲亲”作为“爱有差等”观念的第一步而存在;其后“人”自我意识的增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社会属性之思考使得性善论、君子式的道德关怀成为“仁民——爱物”两步实现的推动力,从而构成一个完善的、推己及人的“爱有差等”的情感布施过程。

    孟子爱有差等社会现实历史考察

    丧葬文化的探析——对牡丹江市ML镇的个案研究

    张璐
    60-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而丧葬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宗教观念、人伦观紧密相连。丧葬仪式主要包括居丧、墓葬、祭祀等方面的风俗文化,这一套礼仪的主要价值和功用是让活人去体会,它直接反映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

    丧葬文化葬礼仪式

    傅以渐学术思想研究概述

    翟晓蕾
    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傅以渐的研究不断开拓和深化,特别是山东聊城学者对其研究日渐深入,现就所能收集到的近十五年来有关傅以渐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逐一概述。

    开拓和深化研究成果

    浅析神话“精卫填海”的文化内涵

    曲芸萱
    6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话精卫填海的故事在流传久远,本文重点对精卫填海的归属类型、精卫填海与鸟图腾的象征关系以及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进行的探讨,从而挖掘神话故事背后的隐性内容。

    精卫填海深层蕴涵归属类型鸟图腾象征

    浅析元散曲的俗与真

    王若水
    6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散曲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文学,具有与以往诗词歌赋不同的审美特质——不避俚俗。而我认为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其虽俗,却真。本文从元散曲的语言表达、艺术形式和曲中所体现出的元人精神特质三个方面论述了元散曲因“俗”而“真”的特点。

    元散曲

    浅谈汉字的造型与艺术审美价值

    陈俍宇
    6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字作为传播语言信息的符号系统。从产生开始,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就具有造型与艺术审美价值。汉字所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不只是因为它形体的特征,更是因为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而作为汉字艺术审美价值的最高表现,散发出书法文化的独特魅力,所以看汉字的审美,应该从汉民族的文化角度来对汉字进行审美,即以书法艺术为工具,以汉文化为角度来剖析汉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蕴。

    造型艺术汉字文化意蕴

    融资租赁监管及法律等问题研究综述

    胡亘周姚蔚子
    66-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者们对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监管体系基本持否定态度,但对监管模式和具体措施有不同建议,对本行业所涉立法、行政和企业自身问题的建议也颇多,结论较多,而论证较少。选取近四年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比较,并进行以监管为主、其它问题为辅的内容编排,排序上以观点比较为主,兼之文献发表的先后,有利于同行结合不同观点,进行更详实的论证,促使实践中问题的解决。

    融资租赁监管法律登记

    浅谈龚某盗卖龚父房屋案

    蔡新朋
    67-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上成立合同诈骗罪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形式上履行了合同约定不能因此否定合同诈骗罪的成立。冒用他人身份交易该他人财产的行为既构成盗窃罪也构成合同诈骗罪。盗赃物不能善意取得与民法上表见代理善意第三人的选择权冲突时,本着先刑法后民法的原则处理。

    表见代理善意取得先刑后民合同诈骗罪盗窃罪合同纠纷

    论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石元红
    69-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新一轮的司法改革进程,本次改革更加关注对于如何使法院依法独立公正的行使审判权;本文首先从诠释审判权出发,强调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性;引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因素,最后,对完善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提出了几点建议。

    审判权独立司法公正重要性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