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张欣
    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文化建设关系全民素质的提高,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突出公益性;深入挖掘和保护民风、民俗等优秀地方文化;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责,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活动,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加强阵地文化建设,用正确文化引导人,提升文化品味”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进行了论述。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文化生活和谐社会

    从空调安装谈物业和业主的关系

    林芝
    5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业管理公司介入居民住宅管理已经成为了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当今的物业管理和业主之间,要想寻找一个较高的满意度是较困难的事情。和业主之间谈及物业管理,业主们能列举出无数件不满意事件。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除了紧张还是紧张。笔者从空调安装事件中有很多的感悟,试图谈谈物业管理公司和自身工作人员必须清楚认识自身的角色地位才能提高。

    物业管理业主矛盾满意度关系探析

    再探苏联和“三区革命”

    彭炫棋
    51-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苏联插手新疆政局。策动“伊宁事变”,制造“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分裂中国。在国际国内诸因素影响下,苏联被迫改变对新疆的方针。经过和平谈判,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伊、塔、阿三区和民族军回到中国人手中。“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的成立,标志着三区人民的斗争融入了中国革命的大潮。从这个时候起,方可称作“三区革命”。

    新疆“三区革命”苏联

    简论《论语》中的“孝”

    赵丹
    52-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作为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依然是人们精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其中蕴含着许多精良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与发扬的源泉。“孝”作为一个这部经典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一直影响的人们的一言一行,直至今日依然具有值得探讨的必要。

    仁爱君子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唐伟
    54-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吏制度的重要内容,不仅贯穿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而且对整个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古代岁月中,日本和中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日本不仅积极向中国学习先进的科学制度,并且大规模引进中国文化,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古代日本的发展。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一项重要的制度建树之一,对中国的封建社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然而,日本却没有吸收并继承科举制度,本论将探讨其原因所在。

    日本古代贡举制度

    云南革命先驱杨振鸿

    甄福良
    55-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云南人民受西方列强和清政府的双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云南封闭的政治环境,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在云南传播,云南人民的革命意识尚未萌芽。虽有局部地区的小规模斗争,但处于分散状态,没有一股统一强大的力量来冲击清政府的统治。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杨振鸿成为云南早期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开云南革命之风气,本文介绍杨振鸿的生平以及他领导的革命活动,突出他在云南早期革命时做出的巨大贡献。

    云南革命杨振鸿

    从明清时期襄汾城隍庙看其社会功能

    张少君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隍庙作为道观的组成部分,对于道教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丰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内涵,而且对于维系社会群体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稳定和团结发挥了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牌楼城隍信仰影壁

    “好人政府”政治实践始末

    张振
    5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初年,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政坛上乱象丛生。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知识分子不满于现状,主张建立一个“努力”的“好人政府”。在吴佩孚的操控下,1922年9月19日,“好人内阁”产生,在军阀派系的倾轧下,“好人政府”仅仅存在了72天便宣告破产。

    好人政府军阀统治政治实践

    从战国时期墓葬品看荆楚文化的葬俗与来世观

    曹琼
    5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了去荆州博物馆的实地考察以及文献的阅读,对考古发掘战国时期墓室葬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灵魂不死与再生的向往是战国时期荆楚文化背景下葬俗与来世观的直观写照。

    墓室葬品葬俗来世观荆楚文化

    鄂豫陕镇安苏区的革命斗争

    高炜
    6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镇安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长征进入陕南后创建的鄂豫陕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之一。它以镇安县东南部白塔、店垭子为腹地,辖地39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从1934年12月底鄂豫陕省委在九甲湾决定开辟镇安苏区起,到1937年4月红七十四师离开根据地,共历时2年零4个月。这在党所领导的镇安革命斗争的历史上,是极为重要的篇章。

    鄂豫陕镇安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