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理解故意杀人罪中的“情节较轻”?

    王世博
    11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具体的,在确定了具体的罪名后,犯罪情节的轻重便是对犯罪行为人施以刑罚的最重要依据。以故意杀人罪为例,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见,虽然同样是故意杀人,可能由于考虑到具体情节的不同,可能会被判处差异较大的刑罚。按照《刑法》该条规定,如果是情节较轻,可能会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徒刑”。如何理解这里的“情节较轻”呢?由于司法实践中法律还没有非常具体和明确的规定,一般由具体办案人员根据案件本身情况予以灵活掌握。本文主要从被害人过错角度,谈一下对故意杀人案中“情节较轻”的认识。

    故意杀人情节定论

    互联网时代的彩票法律制度

    王兵
    11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彩票是政府筹措公益资金的渠道,是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每个人的直接收入,然后通过税务等方式调节高低收入人之间的差距,实现第二次分配;而通过募捐、发行福利彩票等途径筹集资金,兴办各种福利事业,则是第三次分配。)发行彩票的目的是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造福社会公益事业。彩票销售在扣除奖金与成本后,所得净收入的资金,一般都由政府投入社会公益项目中。笔者通过阐述互联网时代的彩票法律制度表明笔者的相关观点。

    彩票制度研究

    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票据行为的效力

    唐永波
    11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认为票据行为中,欠缺民事行为能力者之签名(或者签章)虽然无效,但仅在直接当事人间不发生票据权利义务,票据本身并不必然无效,善意第三人能够依背书之连续证明其票据权利存在;一旦善意持票人证明票据权利存在并行使票据权利时,票据上的有效签名者就必须依票据记载事项承担票据责任。本文笔者结合案例阐述了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票据行为的效力。

    病人票据效力

    从某市中级法院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规范性意见看司法解释的违规性

    沈俊竹
    11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解释作为法律解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司法解释的违规性,并参考诸多文献以证笔者的论点。

    事故司法解释原理

    用人单位未在法定期间申请工伤认定的责任范围

    吕鑫
    11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条例第17条第4款规定‘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1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这里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的期间是指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止。”然而在实践中关于用人单位未在法定期间申请工伤认定的责任范围等问题需要考量诸多方面。

    工伤责任认定

    简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

    逯松叶
    11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刑法分则中的表述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出合法的收入,差额巨大的,可卡因责令说明来源。本人又不能说明来源其来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差额予以追缴。”许多学者认为,本罪的举证责任倒置或者证明责任转移,导致了许多地方的司法机关认为要运用证据证明行为人占有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举证任务就已完成,剩下的主要责任则由被告人承担。笔者认为该罪的设立的确减轻了公诉机关的举证责任,但并没有改变证明规则,既由公诉机关举证,而不是举证责任的倒置。

    罪责证明规定

    浅议婚内强奸

    刘振
    11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因此有关婚姻方面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笔者主要阐述了婚内强奸行为应当如何判定。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诸多观点,笔者主要阐述了三种主要的观点,并标明了笔者的观点。

    离婚强奸定性

    浅谈《利用支付服务平台漏洞套取银行资金如何定性》

    刘宇
    11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收到热捧,因其本身具备诸多优越性。随着支付平台的日益增多,诸多法律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本文中笔者主要阐述了利用支付服务平台漏洞套取银行资金应当如何定性。

    支付平台套现定性

    涉及商业秘密诉讼的若干问题探讨

    李尚书
    12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7〕2号)规定,当事人指称他人侵犯其商业秘密的,应当对其拥有的商业秘密符合法定条件、对方当事人的信息与其商业秘密相同或者实质相同以及对方当事人采取不正当手段的事实负举证责任。笔者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相关观点。

    商业秘密问题探讨

    挪用公款过程中出具“借条”的行为如何认定

    李博
    12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在逐步进行新农村建设。当前形势下,农村职务犯罪还处于多发时期,应当对农村土地补偿领域的职务犯罪予以充分的重视,关注民生,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法律问题,笔者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挪用公款过程中出具“借条”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挪用借条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