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丁玲《阿毛姑娘》里造成阿毛悲剧的成因

    丁抢飞
    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作家丁玲的小说创作一向以关注女性命运、张扬女性意识和探索真正属于妇女的解放道路问题为主,特别是她在加入“左联”之前的女性小说,多以表现时代苦闷下的女性,追求理想爱情不得而迷茫与彷徨的心理。《阿毛姑娘》里,丁玲把视角伸向农村的女性阿毛身上,在封建思想和男权话语下,以及难以跨越的城乡时空差异的扼杀下,最终导致阿毛的悲剧命运。从而表现出了阿毛这一类型的女性解放的艰难处境。

    阿毛悲剧成因社会与性别

    何钧佑长篇口承叙事《黄柯氏神医传奇》的母题分析

    刘莹
    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钧佑老人作为锡伯族长篇口承叙事的传承人,所讲的故事内容包罗万象,异常丰富。在其讲述的长篇故事中,既包含着对锡伯族先人鲜卑族人生活与精神的记录,还使用了多个民间故事的母题。本文主要分析何钧佑老人长篇叙事中的一个故事——《黄柯氏神医传奇》,分析本故事中所蕴含的母题以及部分母题在文中出现的形式。

    黄柯氏神医传奇母题情节程式化

    浅析最高任务下的悲剧人物形象塑造——以阿瑟·米勒《萨勒姆的女巫》为例

    宋莹
    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勒姆的女巫》是继《推销员之死》后阿瑟·米勒又一反映社会问题的力作。米勒以此剧借古喻今,通过从普通人身上发掘出真、善、美,来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唤起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长期以来,对米勒悲剧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他引入悲剧的小人物能否成为悲剧人物上,那么在最高任务的规定情境下,如何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成功的反映悲剧性主题呢?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剧中的主要人物予以分析。

    萨勒姆的女巫悲剧最高任务人物形象

    论“四字格”在英译汉中的优势--以《追风筝的人》为例

    汪海浪
    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字格是汉语所特有的语言形式,经长期的锤炼,具备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琅琅上口,情感鲜明等特点,在英译汉的实践中备受青睐。本文将从四字格的上述特点着手,结合《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里的实例,分析四字格在英译汉中的优势。

    四字格优势《追风筝的人》

    论老舍<骆驼祥子>中“剩女”——虎妞的悲剧形象

    熊璐
    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虎妞对祥子的追求,对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的向往 都是她不屈服于命运的表现,但她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并且失去了父亲和工厂,最后无钱看医生难产死亡,是对命运的反叛。虎妞悲剧是由压抑的封建社会,家庭环境,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变态的性压抑合力而造成的。

    骆驼祥子虎妞悲剧

    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读《老人与海》有感

    王晴玉
    2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厄内斯特·海明威成功地把他传奇式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创作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海明威式的英雄,在面对失败、死亡的时,他们不是悲观的屈服与放弃而是乐观的主动面对。《老人与海》是他在晚年证明自己创作实力的一篇中篇杰作,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也成为文学史和电影史上著名的“硬汉”形象。本文通过对其内容的了解,以极大的意志和决心面对失败主题出发,探索《老人与海》内容的深层次意义。

    海明威意志命运抗争

    浅谈莫言心中的“乡土”——以《白狗秋千架》为例

    田雪
    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言作为新时期乡土文学的代表,其作品的乡土味道却不同于以往乡土文学的两种传统:鲁迅开创的启蒙批判传统和以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文化怀乡传统,他的作品带有一种主体性、独创性、民间性和叛逆性并且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农村经验和中国心情,我以《白狗秋千架》为例,联系莫言的其他乡土作品,从对乡村苦难生活、风景特色以及作品的语言色彩谈一下莫言作品对乡土小说的继承与突破。

    莫言乡土小说《白狗秋千架》

    感谢有你

    胡可薏
    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以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示其无尽的有关人生存在的意义和真理。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感悟。文学是你遇到挫折时力量的源泉;文学是你孤独时心灵的慰藉;文学是你迷茫时的指路明灯。

    文学慰藉指路灯

    你与我,以及十七岁

    陈含章
    23-23页

    生命向左,自由向右——读迟子建的《稻草人》

    王辉
    24-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