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本分析法探析《印度教徒报》涉藏报道

    冯平
    39-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中国与南亚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西藏地处中印两国边境,印度的涉藏报道是研究印度在西藏问题上态度的重要资料。《印度教徒报》是印度发行量、影响力较大的英文报刊,文章通过对《印度教徒报》2015年的351篇报道进行统计整理,以文本分析的方法概括出该报涉藏报道整体负面的报道倾向与负面倾向的文本表现方法,并欲以此为进一步研究印度主流报刊媒体的涉藏报道提供有益的借鉴。

    《印度教徒报》涉藏报道负面达赖

    浅议“南海问题”

    冯新瑞
    41-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海问题”形成的缘由[1]:1、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1968年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埃默里做出的研究报告,认为南海存在亚洲最大的油气区:另外,区域外大国如美国、日本以保护航路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怂恿越菲马等国不断挑战中国战略底线。2、1982年4月3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后,相关国家断章取义,认为掐侵占南海诸岛有法律依据。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取“先占岛后围海”策略和“先围海后占岛”策略,同时都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3、中国在南海的主权长期无法落实,导致南海周边国家乘机而入。二战后,国民党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由于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乃至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在没有强大的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南海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侵蚀这些岛礁,对中国人民感情上的伤害,是不可容忍的。中国必须拿出新的举措,务实、冷静、理性、有效的应对南海问题,捍卫中国在南海领域的主权。

    南海问题主权

    来宾五山乡马则村壮语语音研究

    李霞
    43-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五山乡马则村位于来宾市最南端。该语言点的壮族人口与客家人基本持平,村内主要通行壮话、客家话和桂柳话,属于相互接触、交融的语言环境当中。在这种语言接触下,语言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要进一步探究或许可能造成的语言影响,首先得归纳出当地各个语言、方言的语音系统,尤其是在该语言点比较强势的壮语音系。

    来宾壮语语音研究声韵调

    浅谈开封犹太教的日常生活变迁规律

    胡志彬葛唱
    45-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时期,一批犹太人来到了当时的都城汴京(今开封,以下通称开封),因其愿意接受中央制约,受到宋朝当局的友好接待,被允准归依中国,并可保持本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切特批定居于开封。作为犹太民族最重要的传承即其信仰——犹太教也被允许自我发展,犹太教作为犹太民族的宗教伴随犹太人进入中国,其传入大抵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同。有关史料证明,犹太教一直存在于中国社会,只是其不像佛教那样大范围的扩大传播其教义,因而被“忽视”。开封作为最早的、也是当今仅存的犹太社团活动地,学界对于其起源、发展以及演变均有较多的研究,如郑州大学张倩红教授、河南大学张礼刚教授均有专门的起源考文章,此外,河南大学刘百陆教授在其硕士论文曾就开封犹太碑文进行考证研究,得出很多有益于开封犹太教研究的史料。由于能力有限,本文仅从开封犹太教和与其他外来教派的交流来尝试探讨犹太教在开封的日常生活变迁方面影响,希望能有所收获。

    犹太教一赐乐业教开封犹太人生活习惯

    浅论宗教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邱兴洁
    47-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宗教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是攸关国家发展的大事。处理好政教关系可以更好的落实我国的宗教政策,发挥宗教组织积极的社会功能。本文将政府与宗教组织的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分析了每种类型下政府和宗教组织的状态及社会影响。在四种关系中我们应该构建合作型关系,避免有害于双方的关系。政教关系涉及的不仅是政府和宗教组织,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才可能构建出良好的政教关系,促进社会发展。

    政教关系社会组织社会功能

    刘知几行年浅考

    敬洲
    49-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知几的生平已有很多研究,但仍有两个问题没有统一结论:其一为刘知几进士及第之年份,其二为刘氏任获嘉主簿之年份。本文认为刘知几进士及第年份当在680年,至683年末或684年初才开始任官,且首任官不一定为获嘉主簿。另外史料记载刘知几修《三教珠英》时任定王府仓曹,本文认为此时刘知几当任右补阙,修书完成后方转为定王府仓曹。

    刘知几史通生平

    浅谈希腊早期货币上的神祗及人物图案

    陈鹏
    50-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前人对古希腊早期货币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将带有神祗以及英雄图案的希腊早期货币进一步分类为带有人、神头像的钱币;带有人、神全身像的钱币;带有人、神以及动物组合图案的钱币等几类,并进行相关介绍,以期获得对古希腊钱币更深刻的认识。

    希腊货币人物图案

    浅谈地图作为史料在思想文化研究中的价值

    朱倩
    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图,作为一种无言的历史,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世界地图主要有三种。佛教地图和传教士绘制的地图是伴随着外来文明的进入中原地区,与中国本土所绘制的地图产生了强烈反差,是对暗藏在中国本土地图背后的“天圆地方”和“内诸夏而外四夷”的自我中心意识的有力冲击。

    华夷图南赡部洲图山海舆地全图天圆地方内诸夏外四夷自我中心意识

    浅谈古代江州以“樊篱”为城垣的可能性

    谢钟慧
    53-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古称江州,是古代巴国的国都,而考古学者们却没有在这里发现作为城市应有的城垣遗迹,学者们认为这是因为巴人以“樊篱”以为城墙造成的,本文就拟从自然条件、聚落分布模式、城市发展状况及军事活动4个方面浅谈“樊篱”式城垣的合理性。

    江州巴国城垣樊篱

    浅谈伊犁州恐怖主义犯罪发案情况

    古丽娜·居马肯
    5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犁州是东方宗教、文化的汇集地,民族宗教与刑事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目前新疆实际情况来看,切实掌握新疆各地区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是如今依法治疆,民族团结和维护新疆稳定的基石。

    伊犁州恐怖主义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