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金成分对高熵合金及其涂层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艾根根姜凤阳思芳刘江南...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腐蚀可对结构工程部件造成损坏,影响材料的正常功能,使其在服役过程中迅速失效.在金属材料中,贵金属Ag、Au、Pt等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高成本和较差的力学性能限制了它们的应用.高熵合金由于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逐渐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对于高熵合金及其涂层抗腐蚀性能的研究,归纳了合金成分对其耐蚀性的影响.从微观组织结构、成分分布、析出相、陶瓷颗粒等角度阐述了合金成分对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点蚀电位以及腐蚀速率等的影响,并指出了在此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可为后续开发具有优异耐蚀性能的高熵合金及其涂层提供借鉴.

    高熵合金涂层合金成分耐蚀性

    Al-Si系铸造合金时效强化研究进展

    张鸣鹤王东涛长海博文伍复发...
    11-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Al-Si系铸造铝合金因其较好的铸造性能在汽车上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Al-Si铸造合金的强韧性,一般主要采用T6(固溶+时效)热处理的方式,而其中的时效处理十分关键.时效硬化过程异常复杂,合金成分、时效参数以及微量元素的引入都会对时效强化的效果产生影响.归纳总结了Al-Si-Cu、Al-Si-Mg以及Al-Si-Cu-Mg合金复杂的沉淀序列,分析了微量元素对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最后指出了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时效强化微量元素沉淀析出Al-Si铸造铝合金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师维汪勇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集金属和陶瓷材料诸多优异特性于一体,在不损害金属材料良好塑韧性的同时,兼具陶瓷材料的高硬度、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综述了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的难点、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等内容,对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陶瓷颗粒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短流程制备取向硅钢中抑制剂调控的研究进展

    刘四洲程朝阳贾涓戴方钦...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取向硅钢作为电力装备的关键材料.在电力能源消费剧增的当今社会,对于取向硅钢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综述了国内外短流程制备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短流程制备取向硅钢技术中抑制剂调控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即通过成分设计与工艺调控来获得充足的抑制剂粒子,最终在二次再结晶过程中对其他晶粒产生足够的钉扎力,得到单一取向的高斯晶粒.此外,对新兴的电磁搅拌技术和磁场热处理技术在取向硅钢抑制剂调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述,以期为短流程制备高性能取向硅钢抑制剂调控的研究提供借鉴.

    取向硅钢短流程薄带连铸薄板坯连铸连轧薄板坯无头轧制抑制剂调控

    热轧Q235碳钢复合板有限元模拟及试验分析

    牛高林李海斌徐惠婷宁可...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热力耦合有限元仿真计算了不同压下率的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热轧过程中温度变化与轧后残余应力.结果表明,轧制结束后,对碳钢而言,压下率20%试样比10%的试样温度低18 ℃,压下率为35%时,温度下降速率明显变快,比10%试样温度降低52℃;压下率40%试样比10%试样温度低67 ℃.对不锈钢而言,压下率由10%增加至20%时,试样平均残余应力由63.7 MPa提高至81.7 MPa;压下率增加至35%,平均残余应力为141.5 MPa;压下率40%试样的残余应力最大.实验结果表明,基板碳钢中珠光体体积分数随平均残余应力增加而减小.未轧制试样珠光体体积分数为12%;当压下率达到40%,珠光体体积分数仅为5%.

    热轧复合板有限元仿真残余应力珠光体体积

    基于模具分区预热的TA1等通道挤压工艺研究

    赵军徐浩杰贾宾牛轻松...
    34-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钛合金等通道挤压成形过程中,由于钛合金变形温度范围窄,要对模具进行较高温度的预热,以减小坯料温度下降对变形过程的影响.为减小模具温度对成形过程以及模具受热膨胀变形的影响,提出了模具分区预热的方法,设计了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使用极差分析对16组正交方案进行了分析,优化了模具分区预热方案.对比分析了模具380 ℃预热与分区预热(变形区380 ℃+其它区150 ℃)对成形载荷、坯料应力应变、模具的热膨胀、坯料成形效果以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模具分区预热后,材料等效应变由2.76下降为2.44;等效应力由379 MPa下降为352 MPa;挤出后坯料温度为316 ℃,下降了38 ℃;成形载荷下降了2.9 kN,最大为24.6 kN;模具最大膨胀较整体预热减小了0.30 mm,变形区膨胀减小了0.15 mm.分区加热后成形效果更加优越,晶粒尺寸细化更加明显,约为5 µm.

    TA1等通道挤压温度正交试验模具分区

    FINEMET软磁复合材料温压成型制备及其软磁性能调控研究

    孙海波黄皓辉张锐王敬慧...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研究了温压工艺下成型温度(Tc)、压强(Pm)、润滑剂(C1)及粘结剂(Cb)含量等参数对FINEMET软磁复合材料(FINEMET-SMCs)成型密度(ρc)及其软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适的温压工艺可有效提升SMCs在成形过程中磁粉表面润滑效果.利于相应SMCs内非磁孔隙率及磁畴壁位移阻力的降低,最终有助于其软磁性能的改善.FINEMET-SMCs的磁滞损耗Ph在其总损耗Pev变化中占主导作用,其中Ph/Pcv>76%.与Tc=25 ℃工况相比,在Tc=110℃、Pm=1200 MPa、C1=1.5wt%及 Cb=5.0wt%的优化温压工艺下,FINEMET-SMCs 的ρc提高了7.7%,至 5.44 kg/m3,并表现出优异的综合软磁性能.

    软磁复合材料温压成型成型密度软磁性能

    带大圆角矩形不锈钢水槽拉深成形工艺数值模拟

    韩建霖吴菲洪熠豪章争荣...
    48-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带大圆角不锈钢水槽的拉深成形过程,并揭示不同拉深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获得较优的工艺参数,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Dynaform对矩形盒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压边力、模具间隙和摩擦系数对大圆角矩形水槽成形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并结合成形极限图、厚度变化图和材料流动图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数值模拟和工艺优化,得出较优工艺参数:拉深序一压边力为500 kN,拉深序二压边力为1000 kN,模具间隙为1.1 t,摩擦系数为0.125.采用研究所得的工艺方案可生产出合格制品,实际成形件的减薄率和成形质量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可预测不锈钢水槽在拉深成形过程中大圆角处的变薄情况,所得成形工艺参数对制件影响规律可为研究带大圆角水槽拉深成形提供参考.

    矩形件拉深成形压边力数值模拟Dynaform软件

    基于WOA-XGBoost模型的电阻点焊熔核直径预测算法

    郑银环宋宣科卢杰丁刚强...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阻点焊是一个多变量相互作用的复杂物理过程,点焊质量容易受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了结合WOA优化算法和XGBoost算法进行电阻点焊熔核直径预测.该模型将主要的工艺参数和板材厚度作为模型的特征输入,将超声波检测的焊点熔核直径作为输出,构建了一个包含102个由7个输入属性组成的实验实例的数据库,用于训练和测试XGBoost回归模型;利用WOA优化算法寻找XGBoost的最优结构,并对WOA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模型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WOA-XGBoost模型相较于其他单一机器学习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该组合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影响熔核直径大小的特征因素,同时为调节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有望在汽车焊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阻点焊集成学习WOA优化算法熔核直径

    低合金高强钢的大熔深焊接研究

    赵干李兴霞李代龙张毅...
    61-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结构件的焊接效率,采用大熔深焊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隧道结构用厚30 mm的Q355B低合金高强钢,采用大熔深焊接方法进行焊接试验,测试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大熔深焊缝的微观组织主要由大量的铁素体和少量的粒状贝氏体组成;大熔深焊接接头的熔深显著增加,极大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大熔深焊缝的显微硬度与母材接近,整个接头为等强匹配;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焊缝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冲击韧性有所下降;大熔深焊接最佳的电流范围为320~360 A.

    大熔深焊接低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