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飞机起落架用300M超高强度钢的表面脱碳行为研究

    张海成肖细军曾德涛
    120-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300M超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系统中各种重要承力锻件的制造.在热加工生产流程中,长时间高温加热和热处理,材料不可避免会发生脱碳现象,脱碳会显著恶化钢质锻件表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是飞机起落架零件上不允许出现的一种材料缺陷.通过箱式电阻炉等温加热实验,利用金相法,研究了保温时间、加热温度和热处理工艺等工艺参数对 300M超高强度钢脱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 1160℃时,在 0.5~2 h保温时间范围内,300M超高强度钢的脱碳层深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是脱碳层深度增长趋势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变缓;当保温时间为 2 h时,在 800~1200℃加热温度范围内,脱碳层深度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 1100℃时脱碳层深度最大;不同热处理工艺下,不做热处理时 300M超高强度钢的表面脱碳深度最小,而加热温度最高的正回火+淬回火热处理工艺的脱碳层深度最大.

    300M超高强度钢脱碳加热时间加热温度热处理

    铝/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腐蚀行为研究

    毛悦郭瀚林吴润傅莉...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实现了 3 mm厚 6061-T6 铝合金与T2 紫铜的焊接,研究了Al/Cu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宏观成形、电化学腐蚀以及浸泡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l/Cu搅拌摩擦焊接接头成形良好,未见裂纹、孔洞等缺陷.Cu的腐蚀电位高于Al,导致Al/Cu之间形成宏观电偶.Al/Cu接头的腐蚀电位低于两种母材,腐蚀电流密度大于两种母材,接头中的宏观电偶效应加速了接头的腐蚀.在浸泡 24 h内,接头的腐蚀主要发生在铝合金侧,其中铝侧热影响区的腐蚀最严重,形成的点蚀坑尺寸较大.铝侧焊核区和铝母材也发生了局部点蚀,腐蚀程度相对较轻.铝侧表面腐蚀产物为Al(OH)3/Al2O3.

    铝/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腐蚀行为

    Fe-6Al-4Mn-0.6C高强轻质钢固溶处理工艺研究

    徐文段伟卢君宜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OM、TEM、XRD、拉伸试验、断口观察等手段与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对热轧态Fe-6Al-4Mn-0.6C轻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态Fe-6Al-4Mn-0.6C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和大量细小的κ型碳化物.经 920℃固溶处后热轧态Fe-6Al-4Mn-0.6C钢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少量κ型碳化物.当固溶温度达到980℃时,Fe-6Al-4Mn-0.6C钢中的κ型碳化物消失.与热轧态试验钢相比,固溶态Fe-6Al-4Mn-0.6C钢的强度有所下降.920℃固溶处理的Fe-6Al-4Mn-0.6C钢的强度最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 1012.3 MPa和 824.6 MPa,伸长率和强塑积最高,分别为 1.5%和 1518.45 MPa·%.

    Fe-6Al-4Mn-0.6C钢固溶处理组织力学性能高强轻质钢

    GTAW自激发超声工艺对AISI 316不锈钢堆焊层的有效性分析

    金玉静王大庆陆皓
    133-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自行搭建GTAW自激发超声波焊接试验平台,研究了电弧自激发超声工艺对AISI316 不锈钢堆焊层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电弧图像和声压两方面的测试均反映出所搭建平台的工作性能和自激发超声波工艺的有效性,可在无需添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实现焊缝的晶粒细化.当超声频率为 60 kHz,振幅电流为 10 A时,焊缝熔深可增深59.67%,熔宽可缩小 30.14%.对于AISI 316 不锈钢堆焊层工件熔池系统而言,40~60 kHz 接近其固有频率,更有利于通过抑制枝晶生长获得细化的晶粒.

    GTAW超声工艺自激发AISI316不锈钢微观组织

    基于砂型3D打印技术的薄壁筒形件铸造成形技术

    高博匡锐范玉虎闫亮亮...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砂型 3D打印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有机粘结剂和树脂结合自硬化技术制作砂型已成熟,可运用于铸造行业,这解决了传统铸造方法普遍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工艺设计复杂等问题.采用差压铸造能够生产出性能优异的高质量铸件,当与 3D打印技术结合时,能够快速获得复杂、精密的铸造成形零件.本文将 3D砂型精密打印技术与差压铸造成形技术结合,采用ZAlSi7MgA铸造铝合金材质,试制了具有复杂内腔结构的薄壁筒形结构件.结果表明:产品附铸试样性能远优于国标要求,其中抗拉强度平均值达到 348 MPa,提升 18%,断后伸长率平均值为 5.5%,提升83%,产品内部质量达到Ⅰ类铸件水平;经尺寸扫描分析,产品内腔单侧尺寸公差范围为-0.0976~+0.1089 mm,满足±0.3 mm的设计指标,实现了薄壁复杂筒形结构件的差压精密铸造成形.

    砂型3D打印差压铸造精密成形

    AZ31B镁合金连续铸轧板材搅拌摩擦搭焊接头组织研究

    董芬李铁龙许宝卉王付杰...
    145-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AZ31B镁合金连续铸轧板材进行搅拌头逆时针与顺时针相结合的二道搅拌摩擦搭接焊.经对其搭接接头横截面的焊缝宏观及不同部位微观组织对比来分析二道搅拌摩擦焊对焊接接头塑性组织及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核区等轴晶粒组织特别细小、均匀;过渡区晶粒组织大小起伏较大,略大于焊核,较小于母材组织;前进侧界面迁移呈现大弧度卷起,比较突兀与焊核隔断,形成钩状缺陷,而后退侧界面迁移线缓缓渗入中部焊核区,渐渐消失于焊核组织内;前进侧迁移线的成形特点相比于孔洞隧道缺陷,成为整个焊接接头最薄弱部分;前进侧界面迁移线边的组织融合影响了对焊接头的成形;二道搅拌摩擦搭接两次搅拌头旋转方向同为逆时针时,能得到表面良好、组织熔合紧密、强度较高接头;当搭接接头上板为后退侧时,与上板为前进侧相比,搭接接头能够承受更大剪切力.

    AZ31B镁合金连铸板材搅拌摩擦搭接焊界面迁移

    FCAW焊接修复对AH36/2205不锈钢复合板接头性能的影响

    张艳明石寅晖李伟乔岩欣...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减少了贵重合金元素的使用,AH36/2205 不锈钢金属复合板在应用中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复层和基层金属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焊接质量不稳定,因此焊接修复不可避免.为了研究焊接修复对于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针对 14 mm+2 mm的AH36/2205 不锈钢金属复合板,采用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FCAW)进行 1~3 次焊接修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AH36/2205 不锈钢金属复合板不适合采用FCAW进行焊接修复,1 次修复试板的点蚀率达到了 167.7 mdd.随着修复次数的增加,不锈钢复合板接头的力学性能及耐晶间腐蚀性能良好,而点蚀率增加,接头的耐点蚀性能下降.

    AH36/2205不锈钢复合板焊接修复FCAW力学性能腐蚀性能

    钛合金铸件夹杂类缺陷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张斌英母晓明黄睿齐丽娜...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市场.铸造为钛合金成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净近成型技术,然而夹杂是钛合金铸件成型过程中一类严重的缺陷,对钛合金铸件的内部质量及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介绍了钛合金铸件常见的夹杂缺陷种类,分析了钛合金铸件夹杂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了易产生夹杂缺陷的部位.为防止夹杂类缺陷产生,提出了原材料及熔炼质量控制、造型及浇注工艺控制、铸件结构及铸造工艺优化等多方面的解决措施.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解决钛合金铸件夹杂问题,降低铸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钛合金铸件夹杂缺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