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强化层耐磨性能研究进展

    张越谭慎路商剑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H13钢被广泛用于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的热挤压模和压铸模,服役环境恶劣,常规处理淬、回火后,耐磨性严重不足,易导致热疲劳裂纹的产生,从而影响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对H13 热作模具钢表面进行强化是提高耐磨性及服役寿命的有效手段.综述了国内外关于H13 热作模具钢表面强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H13 模具钢表面改性技术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H13钢化学热处理表面强化耐磨性研究进展

    纳米墨水闪灯烧结的应用及工艺优化研究现状

    母全祎李鑫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闪灯烧结技术,又称光子烧结技术,因具有快速、选择性、非接触、易与卷对卷装置集成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对纳米墨水闪灯烧结技术在印刷电子、太阳能电池、增材制造、功能器件制备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在纳米墨水闪灯烧结中,烧结所得薄膜容易产生鼓包、裂纹、脱粘、翘曲等失效的现象及原因.介绍了两步闪灯烧结法、多次脉冲闪灯烧结法及多次循环闪灯烧结法这 3 种有效的工艺优化方法及应用.提出亟需机理性的基础研究,以理性指导闪灯烧结工艺优化.

    闪灯烧结纳米墨水失效工艺优化印刷电子

    热浸镀助镀剂的研究进展

    何月颖李慧蓉张海超李运刚...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热浸镀锌、热浸镀铝过程中所使用的或正在研究开发的助镀剂类型和构成,分析了助镀剂中氯化物、氟化物、氯化稀土和表面活性剂等成分在助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了热浸镀助镀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热浸镀助镀剂作用机理

    2024年《热加工工艺》征订启事

    15页

    热处理后7A85合金的组织和拉伸性能研究

    童广泽刘闪光刘东洋高文理...
    16-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7A85合金是我国自主研发的Al-Zn-Mg-Cu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研究了热处理后 7A85 合金的组织和拉伸性能,这对加速并拓宽 7A85 合金的工业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热处理之后 7A85 合金的晶粒为长条形且存在很多亚晶.热处理后的 7A85 合金由GP区和η'相协同强化.微米级的晶界第二相主要由Al、Zn、Mg、Cu元素在晶界处偏聚形成,Zr元素没有在晶界处发生偏聚形成晶界第二相.纳米级的晶界主要由Mg和Zn偏聚形成,在某些第二相中含有Cu.热处理后 7A85 合金的抗拉强度为 596 Mpa,屈服强度为 572 Mpa,伸长率为 10.6%.

    7A85合金晶粒GP区η'相第二相拉伸性能

    淬回火与等温淬火对SAE6150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丙旭张宇崔威威胡子瑞...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SAE6150钢进行淬回火和等温淬火热处理试验,分析了不同回火温度和等温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E6150 钢的回火组织主要由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回火马氏体板条状形态逐渐消失,渗碳体和合金碳化物尺寸增大,数量增多.经等温淬火后,组织以贝氏体为主,随等温温度的升高,铁素体形态由细针状变为羽毛状.力学性能方面,随回火温度的升高,SAE6150 钢的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断面收缩率和伸长率增大.对比等温淬火和回火SAE6150 钢的力学性能后发现,在断面收缩率和伸长率相近的情况下,低温等温淬火试样表现出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SAE6150钢淬回火等温淬火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过温淬火+低温回火20Cr13锻造剥皮齿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赵耀王琪陶丽佳袁海平...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Cr13不锈钢锻造的剥皮齿为研究对象,对比传统热处理工艺,提出了一种过温淬火和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结果表明,在盐浴炉里进行热处理试验,得到的剥皮齿硬度值范围为 48.0~49.5 HRC,比淬火加热到1000℃的同等条件,剥皮齿硬度值提高了 5.3%.金相组织为低温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满足剥皮齿 47~51 HRC的安全硬度值要求.后经不同设备网带炉验证,得到的剥皮齿硬度值范围为 47.5~51.0 HRC,金相组织同为低温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经实际工作环境验证,所提出的工艺加工的剥皮齿满足安全工作的硬度要求.

    剥皮齿20Cr13过温淬火低温回火硬度

    微合金钢等温过程中带状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石磊白雪田鹏勇杨芳...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模拟试验机、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微合金钢在等温过程中的带状组织演变规律,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在 650~700℃等温时,带状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在 550~600℃等温时,带状组织为针状铁素体/马氏体,且随着等温温度的下降,针状铁素体的体积分数不断升高.Mn的带状偏析是导致该等温期间不完全转变现象的根本原因.当等温温度降到 450℃时,组织全部为针状铁素体,带状组织基本消失.

    微合金钢带状组织等温过程Mn偏析

    基于ANSYS的真空热处理炉的温度场分析

    周军勇俞能君金向阳单杰锋...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了管式真空热处理炉炉膛内部温度场分布,通过模拟隔热层放置位置/厚度、工件盒厚度/材质、筛网厚度/材质对炉膛内部均温区范围及其平均温度的影响,获得了不同热处理炉隔热层、工件盒与筛网的设计参数;通过优选设计参数,可使均温区长度从 240 mm提升至 320 mm,提升了 33.33%,平均温度从958.25℃提升至 962.94℃.最后采用优化后的热处理炉结构参数对负载Nd2Fe14B试样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Nd2Fe14B永磁体的均温区范围及平均温度得到了明显提升,磁体平均温度从 959.07℃提高到 963.06℃,且磁体的温度起伏明显趋于平稳,从±1.06℃优化至±0.21℃.

    真空热处理炉ANSYS温度场仿真均温区永磁体

    激光增材制造与连接GH4169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刘艳梅张英伟关峰赵兴旺...
    38-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GH4169 合金母材样品,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实现了母材的激光增材连接,检测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拉伸性能,分析了性能改变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凭借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热影响区小的优势,热处理前后母材与连接区域处微观组织的演变基本一致.沉积态合金呈典型的柱状晶组织,且二次枝晶并不发达,γ+Laves共晶相呈条带状和岛链状沿晶界分布;均匀化+固溶处理后Laves相发生分解并回溶入基体,并伴随着柱晶的粗化;当进行双重时效处理时Laves相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不同热处理工艺试样的拉伸性能均高于同合金铸态指标,热处理对Laves相的含量和分布状态的改变是影响其强度和塑性的主要因素.

    GH4169合金激光增材制造微观组织拉伸性能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