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力透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力透平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热力透平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何阿平

季刊

1672-5549

ttmagazine@shanghai-electric.com

021-64358331-2845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333号

热力透平/Journal Thermal Turb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电厂运行、系统控制等方面的论文。本刊主要面向透平专业的相关人士,包括:电厂、各科研院所以及制造厂等广大读者,以及有关高等院校师生。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浸入与不变方法的航空发动机自适应控制

    秦绍坤谭湘敏胡春艳徐含灵...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存在时变和不确定性的典型特点,运用输入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方法对航空发动机典型工作点的仿射模型进行了标准化,基于标准化后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步法和浸入与不变自适应方法的跟踪控制器,并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仿真结果表明,在不确定性、干扰和模型参数突变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研究结果可以为航空发动机自适应控制提供参考。

    航空发动机浸入与不变反步法自适应控制

    闭式简单燃气轮机循环生态学有效功率特性

    李婉峰陈林根戈延林冯辉君...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可逆闭式简单燃气轮机循环(Brayton循环)模型是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已有文献建立的热力学循环模型。以生态学有效功率为优化目标,研究了该循环的性能特性,导出了生态学有效功率的表达式,分析了不同热源温比下该循环的无因次生态学有效功率与压比、效率和无因次功率的关系,比较了该循环的生态学有效功率与其他多个目标函数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无因次生态学有效功率与压比和效率的关系呈类抛物线型,存在最优压比使无因次生态学有效功率最大;无因次生态学有效功率与无因次功率的关系呈扭叶型,任一给定的无因次生态学有效功率值都对应2个无因次功率值,实际设计时,热机应选择功率较大的工况点;如果将热源温比提高,则无因次生态学有效功率及其目标下的无因次功率、效率和最佳压比均提高;追求生态学有效功率以牺牲热机的部分功率来提升循环的热效率,可大幅度降低熵产率。研究成果可以为Brayton循环热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简单燃气轮机循环内可逆闭式循环生态学有效功率最优性能性能比较有限时间热力学

    F级联合循环汽轮机冷态启动优化研究

    郝震震冯磊
    161-164,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描述了联合循环中低压合缸机组汽轮机的冷态启动过程,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中低压转子在暖机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系统研究了金属凝结换热对转子轴心升温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汽轮机背压可以显著缩短低速暖机时间,背压越高,暖机速度越快。进一步提出了提高轴封供汽阶段的机组背压,利用轴封汽辅助暖机的设想。研究成果可为中低压合缸结构联合循环汽轮机的冷态启动过程优化提供参考。

    联合循环汽轮机中低压转子轴封汽背压暖机时间凝结换热

    燃气轮机稳态试验数据异常值剔除方法研究

    王柏贺
    165-16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燃气轮机整机性能评定的准确性,需对台架和机载性能测试数据进行稳态平均值求解。然而实际试验数据存在较多异常值,其对稳态平均值计算结果产生了较大的干扰。介绍了 3种燃气轮机稳态试验数据异常值剔除的方法及其原理,包括莱茵达准则、均值迭代法及C模糊聚类方法,并以燃气轮机试验数据为对象,采用上述3种异常值剔除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计算结果表明:莱茵达准则、均值迭代法和C模糊聚类方法的数据处理精度基本一致,均适用于燃气轮机稳态试验数据异常值的剔除。研究成果可以为燃气轮机整机稳态试验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燃气轮机异常值剔除方法均值迭代法莱茵达准则C模糊聚类方法

    空气涡轮起动机包容性试验方案设计分析

    孙震方泽辉赵君吉斌...
    170-174,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涡轮起动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包容性试验。试验前设计了转子转接段工装,并进行了强度校核。对壳体处理方案以及轮盘切割槽方案进行了分析,预制了涡轮转子切割槽,其径向长度为20。1 mm,周向角度为90°。采用触发线和振动超限2种方式触发试验台停机,然后设置试验参数,在试验台上进行了包容性试验。结果表明转速为121 060 r/min时,涡轮转子的轮盘可三等分破裂并逐渐向外甩出,同时包容环保持包容状态。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切割槽方案满足包容性试验要求。研究结果可以为空气涡轮起动机包容性试验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空气涡轮起动机涡轮转子轮盘包容性试验强度

    压缩空气储能热力系统的设计与方案对比分析

    马凌周祖旭王宁朱青...
    175-179,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高效设计,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压缩空气储能热力系统设计方法。以某300 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为例,开展了压缩空气储能热力系统模型构建及热力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并以电电转化效率、热能利用率、气耗率和热耗率为指标,对压缩空气储能热力系统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储热温度的升高,电电效率增加,而热能利用率降低。在相同的压缩级数下,随着膨胀级数的增加,电电效率的提升幅度减小,并且存在一组最佳的压缩级数与膨胀级数,使电电效率最高。最终确定最优的热力系统方案为4级压缩、3级膨胀方案,该方案的储热温度为192~204 ℃,设计电电效率为68%~71%,热能利用率为79%~82%。研究成果可以为工程概念设计阶段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提供参考。

    压缩空气储能热力系统储热温度技术指标

    汽轮机空心焊接转子减振降噪应用研究

    田伟华
    180-18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传统的整锻转子无法完全满足工业驱动及发电类汽轮机的减振要求,而焊接转子因其结构紧凑、质量小、刚性好、静挠度小、适合于快速启动等特点,在减振降噪方面具有应用优势。以上汽厂某50 MW级汽轮机的整锻转子为分析对象,提出了 2套空心焊接转子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动力学对比分析,确定优选方案后,采用商业软件ABAQUS对该方案所述转子在120%超速工况和稳态工况下的强度进行了校核,结果显示空心焊接转子和焊缝的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按该方案加工出了空心焊接转子,其动平衡试验的结果显示该转子前后轴承的振速远低于出厂要求值。所提出的空心焊接转子结构可以使转子由柔性转子变为刚性转子,保证其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同时实现减振降噪。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更高功率的汽轮机焊接转子减振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汽轮机焊接转子转子动力学性能强度评估

    汽轮机热力性能计算平台研究与应用

    吕长虹郭建匡磊林明星...
    184-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方便电厂运行人员进行机组性能评估,基于ASME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和汽轮机热力性能计算原理建立了汽轮机热力计算模型,对机组负荷、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等表征工况稳定性的关键运行参数进行了稳态筛选,借助热力仿真平台建立了以凝结水流量为基准的主蒸汽流量计算模型,利用仿真平台中的湿汽透平模块完成了整机热力系统的仿真,进而实现了热力性能指标计算和指标修正计算,并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汽轮机热力性能自动计算平台,利用该平台对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热耗进行了偏差分析计算,基于偏差计算结果给出了运行调整方向。研究成果可以为机组性能评估与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汽轮机机组性能计算稳态检测仿真模型软件开发热耗偏差分析

    基于降阶模型的汽轮机应力及损伤评估方法

    郝震震冯磊王炜哲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电灵活性运行背景下汽轮机热应力控制难题,创新性地采用降阶模型算法,结合有限元方法,高效模拟启动过程中汽缸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寿命损伤分布。该算法大幅降低了计算自由度,实现了在线应力评估,较传统方法计算效率提升约300倍,精度满足工程应用。通过Lemaitre损伤模型评估了汽缸疲劳-蠕变损伤,实时寿命损耗评估可为优化运行策略、提升机组灵活性与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验证了降阶模型在复杂热力系统瞬态分析中的有效性,为汽轮机高温部件在线监测提供了新方法和思路。

    汽轮机有限元降阶模型特征正交分解法疲劳蠕变损伤

    燃气轮机甩负荷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验证

    邬健
    195-19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分轴燃气轮机突卸负荷时的调速性能,降低瞬态调速率,减少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提出了根据负载信号等参数来进行判断,在油气比开环、转子加速度闭环之间进行切换控制的模式。搭建了过渡态仿真模型,采用隐式的CMF方法对某型燃气轮机突卸100%负荷时的燃气轮机气动参数进行了仿真,同时对整机突卸100%负荷进行了试验验证。整机气动参数的试验与仿真的对比结果验证了燃气轮机达到了产品验证合同要求。研究成果可以为燃气轮机突卸负荷控制逻辑设计及仿真提供参考。

    燃气轮机甩负荷油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