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长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魏山忠

半月刊

1001-4179

rmcjzz@cjw.com.cn;rmcjzz@yahoo.com.cn

027-82828680;82828682

430010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人民长江/Journal Yangtze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利水电综合性技术月刊,按刊登内容设置有水文、地质、勘测、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基础处理、机电、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水政管理、泥沙研究、河道整治、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库移民、工程监理、安全监测、运行管理、三峡工程研讨、出国考察、国外科技、科技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堰塞湖应急抢险技术综述

    蔡耀军徐轶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壅水量大、短时间溃决的堰塞湖是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自然灾害.受资料匮乏、交通不便或完全中断、环境险恶、处置窗口期短等多种因素制约,高风险堰塞湖应急抢险难度极大,是当今世界极具挑战的工程技术难题.对堰塞湖应急抢险技术进行归纳与总结,对于提高堰塞湖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十分必要.从堰塞湖漫顶冲刷溃决机理、风险辨识方法、应急抢险技术及施工技术装备等方面综述了堰塞湖应急抢险技术,可以为今后堰塞湖灾害的应急抢险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装备支撑,同时也指出了现有应急抢险技术研究中的不足和仍需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可对今后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堰塞湖应急抢险漫顶溃决机理风险辨识抢险装备

    堰塞湖风险处置研究现状与展望

    周招杨启贵蔡耀军卢建华...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认知堰塞湖基本特征、高效评估堰塞湖风险以及提升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是缓和堰塞湖威胁和降低堰塞湖灾损的关键.从堰塞湖分布、成因、蓄水库容、生命周期以及堰塞湖灾害特点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堰塞湖基本特征,从定性、定量以及灾害链角度系统总结了堰塞湖危险性评估方法,并结合堰塞湖溃决机理系统分析当前堰塞湖溃决应急监测困境、引流槽除险技术水平和疏通开挖机械设备现状.基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凝炼堰塞湖应急处置研究未来应重点关注的5 个问题:① 堰塞体堆积形态分区机制;② 强非恒定流输沙理论;③ 大尺度堰塞湖溃决模型试验;④ 堰塞湖应急处置专用机械设备研制;⑤ 堰塞湖溃决洪峰动态追踪.研究成果可为高风险堰塞湖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及区域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堰塞湖溃决洪峰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实时监测

    堰塞坝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

    周彦章钱逸何宁张中流...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堰塞坝开发利用工程设计建设大多沿用传统土石坝相关技术理论,应急抢险、风险分析及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完成后,缺少针对堰塞坝开发利用效果的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社会及生态、供水灌溉、发电功能及投资回报等堰塞坝开发利用需求,建立堰塞坝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云模型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构建的隶属度函数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并以红石岩、唐家山、白格、舟曲泥石流堰塞坝为典型案例,综合评价国内典型堰塞坝开发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堰塞坝开发利用综合评价体系满足需求效果及收益最大化的评价要求,改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评价指标随机性、离散性等问题;综合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评价体系及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堰塞坝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堰塞坝开发利用指标隶属度综合评价模型改进云模型

    基于物质点法的白格滑坡堰塞坝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钟启明吴昊单熠博赵鲲鹏...
    25-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模拟堰塞坝的形成过程,在物质点方法中引入了滑动速度依赖型的摩擦系数模型,实现了滑面接触算法的求解,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反演了白格滑坡堰塞坝的形成过程,探讨了滑床底摩擦对堰塞坝成坝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白格滑坡堰塞坝形成过程可分为滑坡体加速运动、河谷制动和堆积成坝三阶段.白格滑坡速度最大达到45m/s且最大速度位于滑坡体后缘,而滑坡体前缘受到河床底部摩擦影响,速度不稳定,变化幅度大且比滑坡体后缘早20s制动.不同滑面接触模式决定了滑坡最终堆积成坝的状态:若采用滑动速度依赖型的摩擦系数模型模拟,则能够真实反映白格滑坡堰塞坝堆积状态;采用滑面的峰值摩擦系数计算,则导致计算的白格滑坡运动距离减小了32%,不能形成完全堵塞金沙江的堰塞坝;而采用残余摩擦系数计算,则导致计算的白格滑坡运动距离增大了12%.研究成果对加深堰塞坝成坝模式的认识具有意义,对于滑坡堰塞坝链生灾害预测及防灾减灾应急抢险处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物质点法数值模拟接触模型摩擦系数白格滑坡堰塞坝

    红石岩堰塞坝新堆积体动三轴试验研究

    贾宇峰许米格相彪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栏江上的红石岩堰塞坝新堆积体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级配和密度离散性较大.同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红石岩新堆积体具有黏性粗粒土性质,静力参数具有明显的离散性,需开展其岩土料的动力参数研究,以为将其利用改建为水利枢纽提供基础材料数据.采用GDS动三轴仪,对红石岩新堆积体进行了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试验,研究新堆积体动应力应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剪应变的不断增大,新堆积体动剪切模量比不断减小,阻尼比随之增大.新堆积体动力特性受围压影响较为明显,最大动剪切模量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剪应变条件下,随着围压、干密度、粗颗粒含量的增大,动剪切模量比逐渐增大,阻尼比逐渐减小.另一方面,新堆积体细粒含量较多,颗粒岩性复杂,风化程度差异明显,导致其动力特性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与人工筑坝堆石料存在明显差异.

    新堆积体颗粒级配密度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动三轴试验红石岩堰塞坝

    堰塞湖应急抢险大功率虹吸技术及装备研发

    翁怡萌蔡耀军王小波栾约生...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堰塞湖应急抢险对大流量虹吸装备研发制造的需求,首先分析了堰塞湖应急抢险大功率虹吸技术装备的应用场景与研发难点,对装备系统进行了针对性总体设计,介绍了设计中采用的水力流场流态优化、数字智能化调控、工业模块化装配等关键技术.该装备包含潜水整流单元、液气交换单元、智能监控单元三部分.其中整流单元采用群孔并联射流的管道进流方式,智能监控单元采取数据分布式管理,为系统的稳态运行提供数据支撑.该新装备具有运行稳定、泄水量大、安装简便、启动快速等优点,泄流能力可达3500~15000 m3/h,不仅可以用于堰塞湖应急排水抢险,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的大流量输排水作业.

    堰塞湖虹吸应急泄流水力优化智能化调控输排水

    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关键问题探讨

    望思强何勇陈正兵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制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是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及河湖管理的重要抓手.研究了中国现有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成果,采用对照验证、示例说明、理论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规划编制工作中岸线边界线划定、岸线功能区划分、岸线长度统计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探讨;对照《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相关内容,梳理了各地的做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上述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和解决思路.研究成果表明:为了更好地推动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应从法律层面明确河湖岸线的定义,由更高层级机构组织开展编制工作,因地制宜地划分岸线边界线和岸线功能区,同时应注意合理地统计利用岸线长度.

    河湖岸线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规划编制河湖管理

    河长制下水环境治理的阻滞因素与发展策略——基于公共价值视域的分析

    刘劭婷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长制是中国完善水治理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公共价值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穆尔价值战略三角模型构建分析框架,结合在湖北省荆门市的实地调研,对河长制下水环境治理问题进行探讨.从价值、支持、能力3 个维度分析发现存在的几方面阻滞因素,即公共价值选择偏差与信任折损、制度性缺陷和"民间"能量缺失、资源整合与协同行动能力不足.要化解河长制下水环境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河长制的长效、稳定与存续,应坚持使命为上,追求公共价值集最大化;优化制度设计,扩大社会公众支持;数字赋能,整体性提升资源整合与协同治理能力,以实现"河长制"促"河长治".

    河长制水环境治理公共价值河湖治理可持续发展

    洞庭湖四水流域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

    苑如玮王浩刘攀杨翊辰...
    58-6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防洪控制点的混联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中防洪目标难以协调的问题,构建了以多流域协调条件下合成洪水洪峰流量最小为目标的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并采用逐步优化-逐次渐进算法(POA-SA)优化求解.在洞庭湖四水流域开展实例研究,基于防洪需求及各水库的特性,以四水流域下游尾闾控制站洪峰流量最小和四水汇流至洞庭湖的合成洪水洪峰流量最小为目标,提出典型年四水流域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① 针对1998 年和2017 年两场洪水,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后的四水合成汇入洞庭湖的洪峰削峰率比四水单独优化调度分别提高了9.4%和4.5%;② 资水的柘溪水库和沅江的五强溪水库通过补偿调节,较好地实现了入湖洪水的错峰.对洞庭湖四水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可以保障四水流域自身防洪安全,并为洞庭湖防洪减压,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联合防洪调度大型水库群优化调度洞庭湖流域四水流域

    太湖流域超标洪水应急调度效益评估

    徐天奕何爽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湖流域水利工程众多、调度复杂,科学评估水利工程洪水调度减灾效益对流域制定工程方案、预案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太湖流域洪涝淹没仿真模型及太湖流域洪灾损失评估模型,可模拟不同情景下的流域河网水位、水量及洪水淹没情况,并根据洪水淹没特征分布,评估不同水工程调度后的洪灾损失.以太湖流域发生2020 年超标洪水为背景,分别模拟了采用常规调度方案和应急调度方案两种情景下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情况,评估了采用超标洪水应急调度方案在2020 年洪水防御中发挥的减灾效益.结果表明:采用超标洪水应急调度方案在发挥水利工程减灾效益方面作用明显,尤其是可提高太浦河、望虞河两条太湖主要泄洪河道的排水能力,可降低太湖水位0.31 m,缩短高水位持续时间1~22 d,减少淹没面积180.1 km2,减少流域直接经济损失约16.2 亿元.研究成果可为太湖流域洪水调度方案、预案制定工作提供参考.

    超标洪水洪水调度减灾效益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太湖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