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雨型分析的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

    沈炜彬郝鹏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洪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雨型是影响水文过程的重要因素,雨型的不确定性将影响临界雨量计算的准确性,给山洪灾害的预警预报带来很大的挑战.基于此,采用Copula函数,以雨型特征参数总雨量和峰值雨强为控制条件,提出了概率雨型设计方法,并通过HEC-HMS水文模型模拟降雨—径流过程,采用试算法计算多情景模式的临界雨量阈值空间.陕西罗敷堡小流域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概率雨型设计方法合理且简单实用;HEC-HMS模型对小流域山洪灾害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前期影响雨量和雨型对临界雨量均有影响,不同条件下二者影响程度不同.

    山洪灾害小流域概率雨型临界雨量Copula函数

    黄河禹潼河段控导拐头坝长度比选研究

    王李平安超孙凯
    58-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禹潼河段是黄河进入下游前最后一段宽河道段,自然滞洪沉沙作用明显.为协调河道防洪、生态环境保护、滞洪沉沙、护滩护站、控导河势等治理任务及目标,新一期河段防洪治理工程中,新建续建控导工程采用了新型控导拐头坝方案,在控导工程上首布置拐头坝,可调整坝后水流流场,预防回淤口进水导致水流抄工程后路.通过构建控导拐头坝三维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比选、论证并确定拐头坝长度,结果表明:工程长度1000 m布置500 m回淤口方案最优,拐头坝长度采用200 m.

    控导拐头坝水流流场数值模拟黄河禹潼河段

    河南省引黄受水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与耦合协调分析

    韩春辉左其亭张修宇任少华...
    61-6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互馈系统,系统的安全及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稳定.以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涉及的14个地级市为研究区,采用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和分析了2011—2018年各地级市的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水平和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①河南省引黄受水区各地级市的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水平普遍不高,安全评价指数均在0.70以下;②失业率、城乡生活环境用水占比、人均用水量是影响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的关键性指标;③资源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空间不均衡发展是制约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的根本原因;④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存在强烈的作用关系,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耦合协调度引黄受水区河南省

    基于调入调出关系的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研究

    祝晓宇张海涛杜富慧张象明...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水资源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息息相关.为协调水资源与生态、人口和社会等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基于水资源调入调出关系,分析2005—2019年我国水资源一级区的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水资源一级区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总体呈缓慢增大趋势;调水工程引水使地表水供给量增加,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也相应发生改变;通过引调水工程,水资源一级区缺水区域水资源压力减小,缺水状态得到缓解,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调入调出关系地表水

    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分析

    王笑王超华开成倪栋...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坡面流的水动力学特性,提出了考虑河床坡度以及降雨动量的坡面降雨径流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Roe格式的坡面流水动力模型.结合相应的试验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应用该模型模拟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坡面流运动情况,分析了坡面流流速、水深及出流断面单宽流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坡面流流速、水深均随降雨强度、坡长及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坡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出流断面单宽流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坡度的变化不显著.

    坡面流Roe格式降雨径流水动力学特性

    基于Landsat_8影像的泾河峡谷段高含沙河流信息提取方法

    李彬张金良白玉川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克服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高山峡谷型河流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山体阴影、水库下游基岩裸露等构成的混合像元效应,提出一种基于Landsat_8 OLI影像的自动提取高山峡谷窄深型高含沙量河流信息的多波段谱间关系的改进方法.以黄土高原泾河中游为例,利用多波段光谱特征,分离水体与山体阴影、裸露山体、基岩边滩,构建适用于高山峡谷窄深型高含沙量河流信息提取的模型.与其他水体信息提取模型相比,该方法克服了山体阴影、水库下游基岩对水体信息提取的影响,提高了高山峡谷窄深型高含沙量河流信息的提取精度.

    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河流信息提取高含沙河流泾河

    延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

    房平马云申杰张泽...
    80-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河流域是黄河中游的典型支流、中国革命的"母亲河",但水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十分严重.为了给延河及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以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结合延安市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和延安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对延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延河水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河流生态基流得不到保障,水环境质量堪忧,流域水污染防控压力大,水环境监管不足,流域精细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提出了延河流域水生态治理的对策:总体规划、协同共治、精准施策,加快节水治水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推动流域协同治理、改善延河河流水质,修复流域生物生境、恢复延河河流健康,提高环境监管效能,促进流域绿色发展.

    水生态环境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控延河

    东平湖水体营养化状况综合评价

    陈豪徐洪增路民于晓龙...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东平湖水体营养化状况,从2019年7月开始在东平湖开展了6次水环境和水生态调查实验,获取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及水体理化指标等数据,采用浮游植物指示生物法、丰度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了东平湖水体的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蓝藻门和绿藻门占据优势地位;不同时间不同监测点出现了不同的优势物种,但以蓝藻门物种为主,且均指示水体呈富营养化状况;总体上,东平湖水体呈现"轻富营养"水平,特别是夏季水体营养化程度更高,达到"中富营养"水平.

    浮游植物生态学评价理化指标评价富营养化东平湖

    基于湿周法的济南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流量研究

    张叶魏俊黄森军王琦...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湿周法在山区中小河流的适用性,以济南市西南部创新谷为例,基于湿周法中的斜率法,计算研究区河流干支流的生态流量,研究分析斜率法的适用性,并探讨在计算过程中典型断面的选取依据.经计算确定,北大沙河干流、大彦河干流、皇姑井村河干流和小刘河的生态流量依次为4.9、3.7、3.9、2.1 m3/s.建议在利用湿周法进行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时,在结合当地水文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宽深比相对较小、横断面为抛物线形的河道断面作为典型断面.

    生态流量湿周法河道断面中小河流

    潜流湿地短程硝化反硝化强化脱氮研究

    战楠黄炳彬赵立新王利军...
    94-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人工湿地系统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作用对微污染水体脱氮性能的提升效果及影响因素,构建两级垂直流潜流湿地系统,对比分析了间歇进水、同步回流、预曝气等运行方式下的净水效果及含氮污染物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低碳氮比条件下,系统对CODCr和NH+4-N的去除率稳定在60.5%~64.3%和90%以上;通过水位/水量调节方式强化湿地内部自然富氧作用,实现TN去除效果增长8%~10%,亚硝化率呈升高趋势,NO-3-N的累积现象有所改善;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群落分布一致性和优势群菌丰度显著提升,反硝化细菌(nirS)优势种群分布同时得到改善,水位/水量调控的运行方式可以提升短程硝化效率,为反硝化反应提供更充足的底质和溶解氧条件,强化湿地系统对微污染水体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作用.

    人工湿地水位/水量调节短程硝化反硝化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