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沉水植物组合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与维护效果

    王佳顾永钢王昊李兆欣...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受污染河道水体水质净化和长效维护需求,开展黑藻+金鱼藻、穗状狐尾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水盾草+苦草4种沉水植物组合方式的河道水体净化与维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组合对受污染河道的修复效果最佳;对受污染河水的复氧及叶绿素a的削减,沉水植物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沉水植物组合的水体净化效果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组合>黑藻+金鱼藻组合>水盾草组合+苦草>穗状狐尾藻+伊乐藻组合,各植物组合差异不显著;沉水植物组合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主要受水体营养盐含量影响,不同沉水植物组合方式均有利于河道再生水水质的提升;经沉水植物处理后,COD、氨氮等主要指标可达地表水Ⅳ类水标准.

    受污染河水沉水植物组合水质净化

    不同雨强和坡比条件下黄土边坡降雨入渗研究

    关晓迪李荣建张世斌孙萍...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雨诱发滑坡是我国黄土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为了给黄土边坡防护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室内边坡降雨模型箱,开展了2种降雨强度(中雨7.00 mm/d、大雨10.75 mm/d)和2种坡比(1:0.5、1:1)条件下的模型边坡降雨试验,实测边坡土体含水率、基质吸力及边坡形态变化情况,比较了不同降雨强度和坡比条件下降雨入渗的差异.结果表明:黄土边坡降雨入渗深度坡脚最大、坡顶次之、坡中最小,降雨入渗速率坡顶最高、坡脚次之、坡中最低,雨水的入渗能力随着入渗深度增加而减弱;降雨结束后边坡湿润锋深度坡脚最大、坡顶次之、坡中最小,即降雨入渗深度坡脚最大、坡顶次之、坡中最小,降雨强度越大边坡湿润锋深度越大,坡比越大边坡坡中降雨入渗深度越小;不同降雨强度和坡比条件下,边坡不同位置处基质吸力稳定值坡中最大、坡顶次之、坡脚最小,降雨强度越大基质吸力稳定值越小、相应的含水率越低、降雨入渗速率越高,坡比越小边坡坡中降雨入渗速率越高、入渗深度越大;降雨初期坡面未产生径流,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表土逐渐饱和、坡面产生径流现象,降雨强度和坡比越大边坡表层土体剥落越严重、坡面径流深越大.

    黄土边坡降雨强度坡比降雨入渗土体含水率湿润锋基质吸力

    溶质场探测水库渗漏通道入口试验研究

    陈亮张林生颜书法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流场拟合法要求渗漏点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电性差异的缺点,改用溶质场去拟合水流场.用自行设计的模型槽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模拟了有渗漏通道入口与无渗漏通道入口两种情况,通过在模拟坝体迎水面布置电导率传感器,绘制出两种情况下迎水面上的电导率等值线图.对两种情况下等值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渗漏通道附近的电导率明显偏大,并且偏大区域的中心位置与实际渗漏通道入口的中心位置基本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溶质场进行水库渗漏通道入口的探测是可行的,并且具有简单、快捷等优点.

    水库渗漏溶质场探测电导率

    宁夏测控一体化闸门应用技术标准研究

    武慧芳陆立国鲍子云顾靖超...
    116-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控一体化闸门在宁夏应用已有10余年时间,应用数量1600多套,生产厂家18家,测流方式多种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国家没有针对测控一体化闸门应用的相关技术标准.为了统一标准,使测控一体化闸门得到更好应用,对测控一体化闸门应用原则、适用范围、设备分类、选型、技术要求和适用条件等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宁夏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的设备选型与安装.

    测控一体化闸门测流设备渠道测流宁夏

    一种山形自闭式水封的有限元仿真设计

    杨斌周雨微王中发刘礼华...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压伸缩式水封的机械加压方式带来闸门结构复杂和不耐久的缺点,为克服这一缺点,设计了一种依靠水封自身大变形主动封水的山形自闭式水封.该山形水封设计的关键是在设计阶段对各种工况下水封的变形进行准确预计.基于水封橡胶材料的非线性张量本构关系、几何大变形的非线性特征、接触非线性特征、连续介质基本计算原理对某山形自闭式水封进行了仿真计算,论述了山形自闭式水封的封水原理、封水规律和封水有效水头.该山形自闭式水封的应用,可大大削减闸门充压水封装置的建造成本,便于工程维护,耐久性较好,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山形自闭式水封张量库水压力背压仿真计算封头接触应力

    基于WA-LSTM-ARIMA的混凝土坝变形组合预测模型

    周兰庭柳志坤徐长华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混凝土坝变形实测数据序列的不规律性和预测精度欠佳等问题,基于复合建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WA-LSTM-ARIMA的大坝变形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对原始监测序列进行多尺度分解,从中提取高频周期性分量、低频趋势性分量和高频随机性分量;然后将去噪处理后的随机分量与高频周期性分量融合得到综合高频序列,并使用LSTM进行建模预测,对于低频趋势性分量则应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将两组预测结果叠加后即可得到最终的坝体变形预测结果;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该模型所得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与传统的静态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

    混凝土坝变形小波分解LSTMARIMA组合预测预测精度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冲磨性能试验研究

    仲从春李双喜孟远远初秀丽...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疆水利工程抗冲磨部位应用的抗冲磨混凝土冲磨破坏问题,采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及水下钢球法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抗冲磨性能等进行试验研究,同时与普通硅粉混凝土、HF抗冲耐磨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UHPC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30.59 MPa,抗冲磨性能明显提高,抗冲磨强度是普通硅粉混凝土的4倍以上;UHPC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具有自流平效果,兼备良好的施工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冲磨性能力学性能

    水性环氧砂浆抗冲磨特性研究

    俞亮张雷郭家琛
    134-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性环氧砂浆在水工建筑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其物理力学特性尤其是抗冲磨特性是决定是否应用于排沙隧洞、溢流坝面等泄水建筑物的关键因素.针对水性环氧砂浆的抗冲磨性能,采用高速水下钢球冲磨仪模拟推移质对水性环氧砂浆的抗冲磨破坏,分析在不同转速、不同级配冲磨钢球下砂浆的抗冲磨特性,探索了适合于水性环氧砂浆的水下钢球法试验参数,提出了水性环氧砂浆抗冲磨寿命预测方法.

    水性环氧砂浆抗冲磨水下钢球法推移质寿命预测

    在役钢筋混凝土渡槽多失效模式时变可靠度分析

    常佳祝彦知纠永志尚峰...
    139-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渡槽可靠度分析大多只考虑失效模式的单一性,为此,基于混凝土碳化模型与钢筋锈蚀模型提出了在役钢筋混凝土渡槽多失效模式的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利用Monte-Carlo法建立了单一失效模式的时变可靠度与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在单一失效模式的基础上采用PNET算法给出了多失效模式时变可靠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编写了程序,对某在役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在单一失效模式与多失效模式下的时变可靠度与失效概率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多失效模式的渡槽可靠度小于单一失效模式的可靠度,计算结果更加合理;考虑渡槽多失效模式的时变性,能更好地掌握结构可靠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给渡槽结构的耐久性做出合理的评价;采用多失效模式时变可靠度对渡槽的可靠度进行计算,与单一失效模式计算结果相比更符合渡槽实际.

    在役钢筋混凝土渡槽时变可靠度多失效模式PNET算法Monte-Carlo法

    大型复杂地下洞室群通风特性研究

    张亚洲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洞室群施工作业面多,结构复杂,施工中会产生爆破气体、施工机械尾气、混凝土作业粉尘等.为解决地下洞室群内的通风布置优化问题,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CFD软件对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的施工期通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地下洞室群内的实际通风效果以及入口风机风速对洞室内通风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通风方案下,洞室群内气流控制合理,主厂房与主变洞内均能形成下部送风、顶部排风,实现洞内空气的置换;当入口风机风速为20 m/s时,洞内流场分布均匀,空气流动速度适中,通风效果良好.

    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数值模拟流速分布通风监测绩溪抽水蓄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