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延长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年限对黄河防洪保安的重大意义

    景来红万占伟陈翠霞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浪底水库是黄河下游防洪保安的核心工程,水库拦沙期是防洪减淤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时期.分析新形势下黄河下游防洪保安对小浪底水库运用的新要求,指出尽可能延长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年限,使水库长时期保持较大的有效库容,尤其是防洪库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表明,较大的库容处理大洪水的能力强,有利于预防"黑天鹅"降雨事件;水库防洪运用后滩库容损失小,有利于水库长期保持较强的防洪能力;水库拦沙库容与调水调沙库容结合利用,可明显增强调水调沙活力,为古贤水库投入运用后发挥水沙调控体系整体合力创造库容条件;拦沙库容用于下游滩区防洪,有利于提升滩区防洪标准,降低滩区中常洪水漫滩损失.优化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实施水库清淤、尽快建设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等是延长小浪底水库拦沙年限的重要措施.

    拦沙期运用年限防洪保安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古贤水库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耦合互动关系研究

    刘建华普凌宇
    5-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厘清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现状、探究二者的耦合协调与互动关系,进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从理论上分析了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基于黄河流域 64 个地级市(州)2011-2020 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利用PVAR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研究期有所提升,但仍普遍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具有东高西低特征,呈现分别以济南、郑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为核心的圈层状分布格局;2)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形成了分别以济南、郑州、太原、西安、兰州等省会城市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高值区;3)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协调水平整体上还较低,当前仅实现了由轻度失调水平向濒临失调水平的跨越,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特点;4)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较强的自我依赖性,高质量发展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加强.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互动机制黄河流域

    碳中和目标下黄河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时空演化研究

    马明娟殷文琦吴亚齐夏菲菲...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碳生产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为协调黄河流域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关系,核算了 2007-2017 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碳生产率,基于DEA-Malmquist的全要素碳生产率模型计算所得数值分析了九省(区)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时空演化格局,识别了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上,2007-2017 年九省(区)的碳生产率平稳上升,增幅高达283.3%;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缓慢,维持在 1.000 左右.2)在空间维度上,受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影响,碳生产率和全要素碳生产率区域异质性较大,呈现"下游显著高于中游、中游略高于上游"空间演变格局.3)从影响因素来看,上中游属于技术效率拉动型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微弱,而下游属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推动型区域.基于此,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推广低碳发展模式,立足低碳技术创新、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强区域一体化合作、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等策略建议.

    碳中和碳生产率全要素碳生产率Malmquist指数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实证分析

    张杰张剑勇马蓝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黄河流域 9 个省(区)全域为研究对象,基于 2016-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 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生态保护水平的区域格局由"下游高、中上游低"变为"中上游高、下游低",高质量发展区域格局由"上中游高、下游低"变为"上中游低、下游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状况基本属于相互协调型,呈现由高质量发展相对滞后型向生态保护相对滞后型转变的趋势;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稳步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等级大致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转变过程,今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实证分析黄河流域

    基于"三生"视角的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测度研究

    王慧丽徐玉杰张靖妮康美佳...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基于"三生"(生态、生产、生活)视角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构建高质量发展测度模型,采用高质量发展贴近度反映高质量发展水平,对黄河流域 61 个地级市 2011-2020 年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等分析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2011-2020 年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2)目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仍然普遍较低,从空间上看,上、下游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接近且均明显高于中游城市.3)黄河流域各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4)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其"三生"水平均较高,这类城市较少;分布于生态环境较好的上游地区和经济发展较为强劲的下游地区部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类城市"三生"中的 1 个或 2 个发展水平较高,属非全面发展,这类城市也较少;占比较大的其他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这类城市"三生"水平均相对较低.建议:1)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各城市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补齐"三生"短板;2)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及城市群竞争力,使其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3)抓住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

    高质量发展贴近度"三生"视角城市熵权TOPSIS法黄河流域

    新形势下黄河调水调沙"丰调枯蓄"运用方式

    陈翠霞朱呈浩高兴罗秋实...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水调沙是黄河保护治理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黄河水沙情势以及水库和河道边界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现状调水调沙运用方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水沙调控多目标协同的需求.基于黄河水沙特性以及多年调度经验,提出"丰调枯蓄"的调水调沙思想和运用方式,即根据来水条件变化灵活地调整当年调水调沙策略,丰水年多开展调水调沙以使水库多排沙、河道多输沙,平水年适当开展调水调沙以满足多目标需求,枯水年不开展调水调沙以蓄水兴利.数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现状运用方式,"丰调枯蓄"运用方式可实现调水调沙的年际调度,使小浪底水库排沙、供水、生态、发电效益得到全面提升,计算期 50a水库累计淤积量减少5.78亿m3,不满足下游供水的年均时间少 1.1 d,出库含沙量大于 80 kg/m3的年均时间少 0.9 d,年均发电量增加 1.2 亿kW·h.

    调水调沙丰调枯蓄运用方式黄河下游河道小浪底水库

    黄河泥沙固化材料抗冲特性分析

    张世安吴嫡捷袁峥李昆鹏...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黄河泥沙基坝体材料的抗冲刷性能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了固化剂掺量和冲刷时长对黄河泥沙基坝体材料抗冲刷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设置了不同固化剂掺量及不同冲刷时长的对照组.本次试验对比不同固化剂掺量及冲刷时长对试块抗冲刷性能的影响,对试验数据进行函数拟合.从拟合后的函数图像分析,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试块的抗冲刷性能提升,但考虑到建设成本问题,固化剂掺量为 30%最为符合工程需求.

    黄河泥沙三维扫描抗冲刷性能固化剂掺量冲刷时长函数拟合

    初论黄河下游河道的河槽线

    胡一三曹常胜夏修杰
    44-4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白鹤镇至陶城铺河段两岸堤距宽,历史上河道冲淤变化迅速、河势游荡多变,经多年河道整治,总体上河势得到基本控制,滩槽逐步稳定.在此条件下,为促进黄河的生态保护和滩区发展,提高河道管理水平,将河道粗分为河槽与滩地,首次提出河槽线的概念,明确了河槽线的含义及绘制河槽线的原则,强调绘制河槽线要以防洪安全为前提,给出了河槽线的绘制方法及其现场标示办法,分析了河槽线的作用等.

    河槽线河道整治黄河下游

    遥感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洪涝农作物灾情评估研究

    张若旭张丽萍李小涛范锦龙...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空间分布情况是洪涝灾害农作物损失估算的基础,为满足洪涝灾害灾情农作物损失快速评估的精度要求,亟须构建一种将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农作物实时调查和灾情评估方法.以 2021 年河南省暴雨洪涝灾害为例,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与实地调研获取的真实地物样本数据,开展河南新乡卫辉市农作物精细分类研究,结合基于遥感数据得到的洪水淹没历时演算结果,对卫辉市此次洪涝灾害事件农作物受灾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卫辉市洪涝灾害类型主要为河流高水位入侵洪水和地势低洼地区内涝滞水,洪水淹没历时集中在 30d以内,最大淹没面积 98.62 km2,出现在 7 月 31 日;受灾地物类型为主要农作物玉米、道路周边的绿化林地以及卫辉市城区;提出的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真实地物样本的洪涝农作物灾情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时效性.

    洪涝灾害遥感地面调查农作物灾情精细评估

    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城市发展协调水平评价

    杨屹解泽宇
    56-6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城市发展交互状态是影响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亟须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探讨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为探索黄河流域城市群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机制提供新思路.以黄河流域 5 个城市群为例,依据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 2010-2019 年水足迹与城市发展指数的耦合协调度及水资源利用差异分析框架,采用Theil变异指数方法,对耦合协调结果的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9 年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足迹年均减少0.43%,城市发展指数年均增长 0.73%,二者耦合协调等级呈升—降—升的不稳定状态;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水平差异是造成城市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且在不同城市群发展阶段中水资源利用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差异显著.建议构建跨域水资源共治体系、发挥城市群水资源公共政策的调节作用、系统规划城市群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格局.

    水足迹城市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Theil变异指数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