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PSO-GWO算法的渠系优化配水模型研究

    姚成宝岳春芳张胜江郑秋丽...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渠系输配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针对闸门调控时间各异和频繁启闭的问题,以精河灌区茫乡团结支渠支斗两级渠系渗漏损失量最小为目标建立渠系配水模型,首次采用"组间轮灌,组内续灌"的配水方式,通过改进PSO-GWO算法求解,确定斗渠最优轮灌编组、配水流量和灌水时间等重要参数,得出渠系渗漏损失量和算法迭代次数,并与粒子群算法、灰狼算法的求解结果进行对比。改进模型使灌水时间缩短了 0。62 d,支斗两级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了 0。168,改进PSO-GWO算法迭代次数为3 次、渠系渗漏总量为 16。69 万m3,优于传统算法的配水结果。实例应用情况表明,改进算法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和收敛性,并且模型在满足高效配水的同时,减少了闸门启闭次数,实现了集中调控,配水模式便捷,应用价值较高。

    渠系配水渗漏损失轮灌编组改进PSO-GWO算法粒子群算法灰狼算法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价

    王炳亮裴超李宝泉石慧群...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是黄河黑山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中开展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黑山峡地区地质条件、气候、人类活动等调查资料,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NDVI(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与道路的距离、降水量 9 个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通过对各因子的分级权重进行计算,得到滑坡易发性信息量值;通过对滑坡易发性信息量进行叠加与分区,绘制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图,确定危险区域。结果表明:黑山峡地区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位于东北部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靖远县以及主要河流与道路沿线,这些地区地层岩性较软弱,大多为砂、黄土等,在河流冲积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地表斜坡失稳。

    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价信息量模型黑山峡地区

    喀什地区叶尔羌河流域水光联合调度互补特性研究

    何珊珊义崇政蒋志强邱斌...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叶尔羌河流域喀什地区水光可再生能源发电互补特性分析与量化问题,基于Pearson、Spearman秩、Tau-b相关系数,提出一种互补系数计算方法,研究该地区莎车、英吉沙、叶城网架节点的水光出力互补规律。以优先消纳光伏出力前提下的源-荷匹配系数最小为目标,建立水光互补联合调度模型,对水电出力过程进行优化调整。结果表明:在小时尺度上,3 个相关系数值范围为-0。849~-0。407,英吉沙、莎车节点的水光互补系数分别为 0。715、0。501,表明水光出力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日尺度和月尺度上,各节点的水光互补性相对较弱。通过水光互补模型优化后,水光出力的互补性提高,在小时尺度、日尺度、月尺度上,水光互补系数分别提高至0。750、0。755、0。621,相对于原互补系数分别提高了 37。6%、221。3%、37。4%。

    光伏发电水电出力互补特性模型喀什叶尔羌河流域

    聚丙烯酰胺(PAM)改良黄泛区粉土堤防水理特性试验

    马少春刘宴利鲍鹏潘艳辉...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堤防粉土难压实、黏结性差、遇水易浸透、流失等问题,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对粉土进行改良,研究了PAM改良土的水理特性,分析了PAM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AM对土体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影响较大,但对土体脱湿速率影响较小。在相同基质吸力下,改良土的体积含水率和残余含水率随PAM掺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表明其持水性增强。对改良土的水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短时间和长时间改良土的崩解率均随PAM掺量增加而减小,表明PAM对粉土的耐崩解性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当掺量为 1。0%~1。2%时,改良土样基本未发生崩解,水稳性相对较强。研究成果对预防粉土病害,堤防安全,附近或上部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保护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改良土PAM堤防水理特性崩解试验体积含水率

    考虑人口分布和天气影响的溃坝洪水应急避难选址研究

    李巍衣建妮葛巍焦余铁...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选址研究对人口分布差异考虑不充分,以及选址方案难以满足溃坝洪水灾害发生时人口避难需求的问题,可利用土地类型和夜间灯光遥感数据进行人口分布模拟,结合溃坝洪水模拟结果确定受灾人数及分布情况,在筛选合格候选避难场所的基础上,分析量化其在正常天气和极端降雨天气下的有效容量和可达性信息;综合考虑人口转移效率、建设成本、避难场所容量限制等因素构建多目标选址模型,利用NSGA-Ⅱ算法求解得到最终的选址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安徽省合肥市大房郢水库溃坝避难模拟,结果表明:下游35个街道的人口模拟整体平均相对误差为11。16%,拟合精度较高,可真实反映人口的分布情况;正常天气情景筛选得到合格的候选避难场所数量为352个,极端降雨天气下保留的避难场所数量为266个。人口分布和天气因素对避难场所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溃坝洪水人口分布天气因素应急转移避难选址

    黄科院再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章博张华岩
    封2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

    《人民黄河》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