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内蒙古河段首凌前期水气界面热通量特征

    刘珂安智伟刘吉峰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黄河凌汛期防灾减灾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利用气象、水文等观测数据和水气界面热量平衡方程,对黄河内蒙古河段冷空气活动特征、首凌前期水体失热特征进行研究,并对2011—2019年首凌前期水气界面的热量交换特征及其气候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9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冷空气过程发生频次约为65次/a,其中寒潮发生频次约为7次/a;首凌约97%发生于冷空气过程中,这些冷空气有33%属弱冷空气、37%属寒潮,首凌当日的冷空气过程从弱冷空气过程向强冷空气过程过渡;1971—2019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平均首凌日期为11月18日,2011—2019年平均首凌日期较2000年以前推迟6.6 d,首凌前期河道初始水温上升对首凌日期具有明显延迟作用;2011年以前首凌前期水气界面总感热通量与过程径流总量显著正相关,2011年以后二者关系显著减弱,同流量条件下河道水温由5℃降至0℃的水气界面感热通量异常偏大,沿岸土壤温度梯度减小、冷空气活动频繁和地表风速显著加快是首凌前期水气界面感热通量异常增大的原因.

    首凌感热通量河道水温冷空气黄河内蒙古河段

    2019—2020年度黄河头道拐断面冰厚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李龙强霍庭秀沈国庭张宝森...
    58-6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黄河干流同一断面冰厚增长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依据2019—2020年度冬季对头道拐断面封冻期原型观测数据,分析冰厚增长方式以及负积温、流速、冰花等对冰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头道拐断面冰层上层由冰花冻结形成;距左岸400~500 m为非主流区且区间内测点的冰生长方式为热力学生长,主要形成柱状冰;距左岸500~740 m为主流区且区间内测点的冰生长方式以冰花堆积冻结为主,测点之间的冰厚差异大.随着冰厚的不断增长,冰厚单位度日增长量逐渐减小;冰层底部有冰花堆积的冰厚单位度日增长量大于无冰花堆积的情况;当冰厚增长到一定厚度时,有冰花和无冰花的冰厚单位度日增长量趋于一致.负积温是冰厚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流速对冰厚增长有抑制作用,冰层底部存在冰花对冰厚增长有促进作用.

    冰厚冰下流速冰花头道拐断面黄河

    海勃湾水库运用以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情变化分析

    芦璐安鹏
    63-6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海勃湾水库运用后内蒙古河段凌情变化情况,分别对建库(2014年)后、1990年—建库、2000年—建库等时段的凌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海勃湾水库运用后,内蒙古河段首凌日期推后,首封日期提前;巴彦高勒断面流凌、封河日期明显推后,开河日期明显提前;巴彦高勒断面冰厚显著变小,三湖河口及头道拐断面冰厚略增大;凌汛期槽蓄水增量减小,最大10 d水量及桃汛洪峰流量显著减小.

    凌情预报凌情特征分析海勃湾水库黄河内蒙古河段

    黄河智慧防凌云平台设计与研究

    徐路凯李书霞于国卿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显著的纬度差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黄河凌汛灾害成为我国冬春季节大江大河中最突出、最重大的自然灾害,并具有孕灾环境复杂、突发链发性强和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当前针对黄河凌汛问题的网络信息化普遍存在平台功能较为单一、数值仿真参与度低、凌情数据获取来源以及获取手段受局限、缺乏全链条全过程动态智慧化管理等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面向黄河防凌安全的现实需求,提升黄河防凌减灾智慧管理能力,设计基于云计算服务的黄河智慧防凌云平台.该平台以"数据仓库构建—模型集成耦合—云端仿真计算—虚拟现实展示"为技术主线,整体采用3层架构,其中计算服务层由以Docker容器技术为平台的防凌模型库提供强大的虚拟计算环境.集成开发凌情监测与灾害预警、凌汛洪水风险动态评估、凌汛灾害情景推演、水库群与分凌区联合防凌调度和凌灾防控决策支持方案优选等功能模块,覆盖凌汛灾害监测预警、风险管理、调控决策和效果评估等全过程.

    智慧防凌云平台模型集成容器技术黄河

    无人机载破冰弹消除冰坝险情的时机与方法

    谢志刚曾贺李根邓宇...
    70-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航弹或炮弹轰击冰坝是我国常用的消除凌汛险情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跨河桥梁和水工建筑物逐年增多,加之气象条件限制、弹药弹着点精度低,满足实施轰炸条件的具体地点已很少.统计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冰坝形成至自溃(或导致堤防溃口)的历史数据,以2018—2019年度黄河凌汛期观测到的一处冰坝自溃过程为例,在综合分析两类爆破方式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在冰坝形成初期采用无人机载破冰弹消除冰坝险情的应用时机和使用方法.

    冰坝险情爆破法无人机破冰时机黄河

    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潜力评价方法

    白乐李恩宽郭欣伟杜凯...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与水资源压力,评价矿井水开发利用现状,挖掘其潜力,是开展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工作.梳理总结矿井水资源利用及相关概念与内涵,指出矿井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开发利用能力的函数,对应开发利用能力的矿井水资源可划分为可利用量和不可利用量两部分.采用极限分析理论,推理辨析矿井水现状利用量、理论利用量及潜力等概念和定量关系,完善和统一了矿井水资源利用的概念体系和评价方法.以石圪台矿区为例,评价矿井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潜力,计算出现状和理论可利用量分别为602.25万~1159.75万m3、730.00万~1405.75万m3,现状和理论利用潜力分别为0~163.66万m3和131.67万~409.67万m3,指出了现状矿井水资源利用的阈值空间和挖掘方向.

    矿井水资源可利用量开发利用能力潜力石圪台矿区

    水质水量双变量水权交易模式研究

    郭飞陈向东刘睿许钊...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质与水量是水资源的基本属性,二者的统一是水资源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为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提出水质水量双变量水权交易模式.从双变量水权交易的合理性、可行性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双变量综合交易、以质定价以量定值交易、以质易量交易3种交易模式,并对3种模式的设计逻辑与交易要素进行分析.建议通过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双变量水权交易法律法规、政府监管机制、开展试点探索等措施,推广双变量水权交易,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效益与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水权水权交易二维水权水质水量

    改进的TLBO及其在自来水供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左智科李一龙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预测城市自来水供水量,提出采用教与学优化算法(TLBO)优化的极限学习机预测方法.针对TLBO算法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TLBO算法(ITLBO).在ITLBO中,增加一个最差学生补习阶段,通过老师对该学生单独辅导或者采用一个反向学习策略快速提升学生成绩;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干扰算子对老师进行扰动,增强种群跳出局部最优的动能;最后,将ITLBO算法用于优化调整极限学习机(ELM)模型的输入权值和隐层阈值参数,并构建ITLBO-ELM自来水供水量预测模型.将ITLBO-ELM模型用于上海市自来水供水量的预测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自来水供水量.

    预测极限学习机教与学优化算法反向学习优化

    基于多源监测与数据融合的水质动态评价方法

    司源董飞廉秋月彭文启...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环境精细化管理对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精度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在长期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迫切需要研究建立基于多源监测与数据融合的水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系统论述了实施水质动态评价的支撑条件,总结了数据有效利用方面存在的数据孤岛现象较明显、数据共享不畅通、数据有机融合不充分等不足,梳理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D-S证据理论、粗糙集理论等主要技术方法,分类综述了地面数据融合、地空数据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等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水质监测评价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多源数据数据融合水质监测水质评价水质预测预警

    黄河干流济南段浮游植物与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王帅帅韩晓刘麟菲商书芹...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黄河干流济南段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分别于2014年5月、8月、11月和2015年5月、9月、10月对黄河干流济南段3个站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利用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黄河干流济南段水质,并对浮游植物优势种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济南段pH值、溶解氧、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均优于Ⅲ类水标准,总氮劣于Ⅴ类水标准;共监测到浮游植物49种,分属于5门6纲12目17属,其中硅藻门25种,绿藻门12种、蓝藻门8种、裸藻门3种、隐藻门1种;各站点浮游植物物种数季节上呈现夏季>秋季>春季的趋势,空间上顾小庄浮游植物数量大于泺口和葛店引黄闸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为黄河干流济南段水体整体处于中污染状态,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结果为水体整体处于轻污染状态;影响黄河干流济南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水环境因子主要是浊度、水温、碱度、pH值.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典范对应分析黄河干流济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