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TOPSIS法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

    刘睿佳杨侃陈静华俊洪...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体现指标值的模糊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将区间直觉模糊集引入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构建包含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利用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区间直觉模糊TOPSIS法计算相似度、区间直觉模糊熵法确定权重,构造不均衡系数,建立基于改进区间直觉模糊TOPSIS法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山西省2015—2019年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总体为中部均衡、北部较均衡、南部较不均衡,其中太原市为水资源空间不均衡等级;该模型能够反映各地级市水资源空间均衡程度并揭示其空间不均衡的原因,有效评价水资源空间均衡.

    水资源空间均衡区间直觉模糊集TOPSIS法山西省

    基于可变模糊理论的地下水对胶东调水工程影响综合评价

    杨文泰金丽李庆国刘丰铭...
    62-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地下水对胶东调水工程各渠段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AHP)法耦合CRITIC法计算权重,基于可变模糊理论,结合胶东调水工程沿线水质采样数据及工程资料,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选取7个指标构建地下水对胶东调水工程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明渠、暗渠9个渠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渠段平均综合评分为1.748,其中明渠段综合评分较高(最高为平度段2.308),暗渠段综合评分较低(最低为莱山段1.411),说明地下水对明渠段工程影响较大而对暗渠段影响较小.总体来说,地下水对胶东调水工程各渠段影响较小.

    地下水可变模糊集理论AHP法CRITIC法胶东调水工程

    陕西省虚拟水产业配置及省际贸易时空变化

    王宁董小刚钟耀崔家宝...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陕西省及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基于虚拟水理论及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典型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17年陕西省三次产业用水系数、虚拟水量以及该省与全国其他各省份间的虚拟水贸易量,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探究了影响陕西省虚拟水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陕西省虚拟水产业间的配置特征,建立陕西省与其他省份的虚拟水贸易网络.结果表明:①陕西省第一产业的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均大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三次产业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都呈减小趋势,说明该省用水效率不断提高.②第一、第二产业是陕西省虚拟水供给的主要产业,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口、城镇化率、粮食产量、钢铁产量、建筑业总产值等是影响该省第一、第二产业虚拟水供给的主要因素.③陕西省70%以上的虚拟水供本省使用,输向外省份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东部沿海及京津冀地区,且以第一产业输出为主;该省虚拟水输入量的90%以上来源于第二、第三产业,主要输入来源为我国华东、华南、华北、东北等经济相对较发达省份.④省际虚拟水贸易中,陕西省长期保持净输入状态;与实际水资源拥有量相比,四川、辽宁、吉林等省份与陕西省的虚拟水净贸易不合理.陕西省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省际贸易网络,促进虚拟水和实体水的时空匹配程度,这对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虚拟水贸易产业结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黄河流域水贫困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牟牧戈穆兰汤鹤延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及水贫困问题,基于水贫困概念的界定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主客观赋权法测度2010—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贫困指数,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Tobit模型评估水贫困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时间变化来看,大部分省(区)的水贫困程度呈缓解趋势;②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黄河流域水贫困区域差异明显,水贫困标准差椭圆呈东(偏北)—西(偏南)的分布格局,水贫困重心从甘肃东部向东北方向移动;③从水贫困影响因素来看,环境规制和技术发展对缓解黄河流域水贫困作用显著.

    水贫困时空分异Tobit模型黄河流域

    成本分担下黄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利益均衡分析

    康艳青毛柯予朱永明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黄河流域跨省生态保护治理成效,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流域上下游政府协同治理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影响主体策略选择的因素.基于成本分担模型结合河南、山东两省签订的《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简称《补偿协议》)进行实证分析,评估该模型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演化博弈模型的稳定性与下游地区生态保护收益及奖惩比例无关,上下游政府参与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核心在于政府的最大奖励金额是否足以弥补其治理成本;②当政府的激励约束金额大于上游地区生态保护成本两倍时更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决策;③以河南、山东两省为例测算出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成本和补偿金额,对照《补偿协议》可知当前补偿金额对于两省经济体量及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性而言相对较少,据此提出加大奖惩力度、探索多元化补偿方式、推进生态补偿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演化博弈模型生态补偿成本分担模型黄河流域

    甘肃省白龙江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苏振娟王英
    85-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引水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补偿主客体界定、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资金筹集和补偿费分配4个方面探讨甘肃省白龙江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采用直接成本测算模型测算水源区水利生态补偿标准,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测算相邻上下游之间的水利生态补偿标准,按因素法确定分配指标权重,估算出引水工程沿线涉及的甘肃省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以及陕西省延安市可获得的年度补偿资金.结果表明:引水工程沿线可筹集资金主要涉及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合计为19218.14万元;水源区水利生态补偿费用为2119.69万元;相邻上下游间水利生态补偿主要对水质改善突出、节水效率高的县(区)进行资金补偿,总额为17098.45万元.

    水利生态补偿直接成本测算模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白龙江引水工程

    沙颍河流域河南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影响因素评估

    范利瑶文倩李青松汪潇...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沙颍河流域河南段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采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评估沙颍河流域河南段200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地、草地、林地面积减小,城镇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大幅度增大,耕地转出面积占总转出面积的57.71%,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入的主要贡献者;研究区总ESV值随时间变化整体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范围缩小,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生态系统服务低值区范围扩大,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东部,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低值区空间集聚明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耕地转水域、耕地转林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林地转耕地、水域转耕地、耕地转城镇与农村居民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受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其中人为干扰指数的影响最大,与各因子的交互作用最显著.下一步须严格限制林地、水域向耕地与建设用地转化,加强对生态用地的投入与管护,开展生态修复及流域生态补偿,以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时空分异特征地理探测器模型驱动因子沙颍河流域河南段

    沙颍河周口断面生态流量过程计算和分析

    陶洁乔文昭曹阳曲晓宁...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持河流一定的流量是保障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功能完整的重要手段.以沙颍河周口水文站河流断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周口水文站1956—2018年日流量数据,运用改进年内展布法、RVA法、Lyon法、湿周法和流速法计算生态流量过程,分析各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改进年内展布法与湿周法计算得到的生态流量年内变化趋势及数值大小基本一致,生态流量较小且上下波动不明显;RVA法及Lyon法计算得到的生态流量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体现了河流汛期较非汛期流量大的年内变化特征,基本满足鱼类产卵期最低生态流量需求;流速法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态流量只在鱼类产卵期(4—7月)发生了变化,汛期(8—10月)生态流量相对较小,可能无法满足生物正常生存需求;基于改进年内展布法、RVA法、Lyon法和湿周法综合得到最小生态流量过程线,可基本满足水生生态系统的需求.

    生态流量过程水文学法水力学法周口水文站沙颍河

    洮滆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物变化趋势

    宦娟张浩徐宪根史兵...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当前洮滆流域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该流域污染物未来变化趋势,以洮滆流域主要出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2020—2021年洮滆流域主要污染物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动态度分析等方法对该流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差分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对中干河和锡溧漕河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洮滆流域水质总体好转,2021年10月洮滆流域综合污染指数相较2020年7月下降了9.88%;洮滆流域水环境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14.57%、9.36%和14.78%,但磷元素依然是制约河流水质的主要因素;以河湖连通关系为依据划分水系,长荡湖-滆湖和京杭运河-新孟河水系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下降了7.26%、9.99%,滆湖-西太湖水系综合污染指数上升了13.14%;ARIMA模型能够较为准确预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河流污染物变化趋势.

    综合污染指数动态度分析差分移动平均自回归水质时空分析洮滆流域

    黄土高原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与季节性干旱的关系

    黄莹吴丽娟赵刚
    108-11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季节性干旱对黄土高原植被物候的影响,基于1982—2015年的GIMMS NDVI、气温、降水数据,提取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长季始期SOS、植被生长季末期EOS和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采用Sen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法探究黄土高原植被SOS和EOS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采用高阶偏相关分析法对不同植被类型SOS和EOS与季节性SPE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SOS在1995年开始发生突变,由推迟趋势转变为提前趋势,平均变化倾向率为-0.1809 d/a;EOS在1990年开始发生突变,由提前趋势转变为推迟趋势,平均变化倾向率为0.0942 d/a;当年春季干旱和年初冬季干旱会导致次年植被SOS推迟,上年夏秋季干旱会导致次年植被SOS提前;当年春季干旱和上年夏季干旱会导致植被EOS推迟,上年秋季干旱和年初冬季干旱会导致植被EOS提前.

    植被物候生长季始期生长季末期季节性干旱降水蒸散发指数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