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东省黄河立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

    徐贵一李岚红
    1-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黄河治理实践中暴露出来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在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黄河立法的定位问题、黄河管理体制及执法难点问题,以及全面实行黄河河长制和东平湖湖长制、黄河河道土地利用和清障执法主体、涉河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堤顶道路通行安全、黄河浮桥建设和管理、黄河溺水事件等的法律责任问题.为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黄河立法提供借鉴,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研究,依据上位法并借鉴其他省份黄河立法,在厘清《山东省黄河条例(草案)》的立法定位、明确黄河流域管理与地方区域管理的权力划分与协调关系,以及黄河治理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冲突与协调关系的基础上,对山东黄河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立法规范的建议,并将其结论纳入《山东省黄河条例(草案)》.

    黄河生态保护黄河管理体制河长制河道管理法律责任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何楠袁胜楠王军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指标集中选取6个指标,运用DEA-Malmquist评价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评价分析沿黄九省(区)2014—201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发现:黄河流域用水效率总体良好,呈逐年上升趋势;沿黄九省(区)中,山东省的用水效率最高,四川省的用水效率最低;受技术变化指数因素影响,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呈增长趋势.总之,通过提高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可以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用水水平,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科学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利用效率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Malmquist指数法黄河流域

    基于Kalman-PNN协同融合的悬移质含沙量测量

    刘明堂陈健刘书晓刘佳琪...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悬移质含沙量在线测量易受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通过分析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特性与概率神经网络(PNN)数据融合特点,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概率神经网络(Kalman-PNN)的协同融合模型.首先应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含沙量传感器输出值进行无偏估计,减少含沙量传感器的噪声干扰;然后将含沙量信息和水温、深度、流速等环境信息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处理,进一步消除环境因素对含沙量测量的影响;最后经过Kalman-PNN协同融合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含沙量实测值.为了验证Kalman-PNN协同融合模型的数据处理效果,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ULR)模型、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PNN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含沙量数据处理.通过误差比较分析发现,基于Kalman-PNN协同融合模型的试验数据平均绝对误差仅为11.72 kg/m3,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NN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分别为103.12、56.02、12.47、49.81 kg/m3.试验结果表明,基于Kalman-PNN的协同融合模型对含沙量测量精度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悬移质含沙量在线测量卡尔曼滤波概率神经网络协同融合

    黄河河口不同流路入海泥沙对下游影响二维数模分析

    李东风张红武钟德钰胡建永...
    17-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河口入海泥沙在涨潮流和拦门沙的阻滞作用下对黄河下游泥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以已建立的河口海洋水沙二维数学模型为基础,对规划运用初期的清水沟北汊流路、刁口河流路和十八户流路典型水沙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3条流路入海口的海洋动力和泥沙运动,得到了入海泥沙对黄河下游的影响范围为距泺口断面90~215 km.研究了未来50 a进入下游的水沙设计和流路规划成果,采用清水沟、刁口河联合运用方案,计算了未来50 a入海水沙运动对下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方案下,西河口水位维持在10.23~11.18 m.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需求,清水沟和刁口河联合运用方案为最优方案,十八户流路海域封闭且海洋动力比较弱,可以作为远景备用流路.

    黄河河口二维数学模型入海泥沙黄河下游清水沟流路刁口河流路十八户流路

    SCS产流模型在渭河流域的修订研究

    付宇鹏梁忠民李彬权杨钊华...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SCS模型简单实用且不依赖于实测水文资料,可用于解决无资料地区的水文模拟与预报问题,但若直接采用模型推荐的综合参数,模拟或预报精度往往不高.为提高SCS模型在渭河流域的适用性,选择渭河流域资料较为充分的咸阳、秦渡镇和武山3个典型子流域,通过改变前期土壤湿度的估算方法和增加径流曲线数CN的分级,重新确定潜在蓄水能力与径流曲线数S—CN关系式的常数项,得到适合渭河流域的SCS产流模型,并在渭河流域的千阳和甘谷2个子流域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适合渭河流域的SCS产流模型常数项为112,与原模型相比,修订后的SCS模型精度较高,计算径流深的相对误差及纳什效率系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因此,常数项修订为112的SCS模型对渭河流域的水文模拟与预报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SCS模型无资料地区CN值S—CN关系渭河流域

    黄河下游泥沙长距离管道输送目标优化方法

    刘一鸣姜晗琳李振山
    30-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目前黄河下游管道输沙距离短、能效低等问题,针对长距离管道输沙问题,基于阻力损失与流速的变化特性,建立了以输沙量偏差和流速偏差为目标函数,以满足泥沙浓度、流速、管径、输沙量等方面要求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黄河下游管道输沙实例,选用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寻优,得到的Pareto最优解集和最优前沿在取值空间内呈连续均匀分布,且输沙量偏差向目标函数高效收敛.根据泥沙体积分数不同将所得解集分为3组输沙方案,以适应动态变化的水沙条件和工程需求.

    泥沙黄河下游管道输送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径流演变研究进展

    慕星赵勇刘欢何国华...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流域/区域径流量发生了明显改变.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径流时空变化特征,并量化分解两者对径流的影响,已成为水文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径流演变趋势检验方法和归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归纳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各类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应用范围,进一步指出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研究趋势,提出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强对极端水文事件和无资料地区的径流演变研究,探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演变的驱动机理.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径流演变趋势检验归因分析

    缺资料地区降水系列的插补及验证

    姬世保杜军凯仇亚琴刘欢...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部分地区降水资料缺乏的问题,以德清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日尺度降水资料的插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已有降水数据进行时间尺度转换和空间插值的方式插补出缺资料地区日降水数据.结果表明:①德清站插补结果中日降水强度、强降水量及连续有雨天数的误差均小于3%,与直接用周边站点的逐日数据对数据缺失站进行插值相比,各站月降水数据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平均提高0.11,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2.3%;②将降水插补结果作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降水输入时,径流模拟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1960—2018年模拟径流量和实测径流量系列的纳什效率系数由0.62提高到0.87,相对误差由-4.2%降至-2.3%;③日尺度降水插补结果的相关系数、5d最大降水量及强降水量对研究区分布式水文模拟效果影响较大.

    降水插补缺资料地区降水极端事件交叉验证WEP-L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

    植被对坡面流特性影响研究进展

    陈思张升堂张景洲刘明...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植被对水流阻力作用特征,给流域径流预测及坡面水力侵蚀等提供理论依据,从植被属性(柔性,刚性)、坡面流阻力、坡面流结构、数值模拟4个方面讨论植被对坡面流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规律及意义,对目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与展望.诸多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室外现场试验、水力模型试验等研究手段对水流阻力和水动力学特征等进行研究,结合目前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传统坡面流模拟试验是对刚性或柔性植被进行整体概化试验,而实际坡面植被性质复杂多样,不能全面论述其影响规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存在幂函数关系,但关于弗劳德数等其他流态相关参数对阻力系数影响的研究不多;对坡面流流态的界定存在争议,流态判别无统一定论.今后研究方向:①对更接近实际情况的植被进行研究;②产生新的适合于坡面流流态的推论和判断标准;③明确明渠水流阻力公式的适用条件及范围;④创新研究方法.

    植被坡面流阻力系数数值模拟流态

    黄河下游河势控制与滩区治理示范工程的实施及效果

    龚西城张昊李琳琪郑和涛...
    54-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势控制与滩区治理示范研究课题实施状况,直接影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项目成果推广使用前景.在阐述课题研究目标、执行情况及示范河段概况基础上,分别介绍了"钢结构异型板桩坝河势控导""上挑变流坝促淤""钢管轮胎透水桩坝束流输沙""Z型钢板桩护滩""钢管排桩坝护岸""钢管轮胎透水桩整合坝送溜""钢管透水桩缓冲限流"等示范工程形式.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实现了河势控导、变流促淤、束流输沙、护滩防塌、护岸防冲、整合送溜、缓冲限流等预期目的,满足当地群众需要,而且增加了示范工程种类,扩大了示范作用,达到了更好的示范效果.尤其是不占原有农田,有效保护了耕地,河内进占便宜且不需要抢险维护,在下游能够直接淤出广阔嫩滩,有利于生态修复,可直接和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河势控导滩区治理示范工程钢结构异形板桩坝钢管透水桩坝黄河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