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冯俊华王倩郑广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具有巨大影响,而科技创新是当前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动力源泉.为了给破解黄河流域协调发展难题、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基于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交互机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5—2019年黄河流域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借助莫兰指数、基尼系数与核密度曲线分析耦合协调度时空联系及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两系统的关系均为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滞后型,研究时段内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持续缩小并呈向好态势;黄河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态整体上趋于优化向好,从2005年勉强协调变为2019年初级协调,但不同年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山西、山东、河南、四川、宁夏5个省份耦合协调度呈增长趋势,而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4个省份耦合协调度呈下降态势,上、中、下游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大小顺序为下游>中游>上游;黄河流域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联系,即一个省份耦合协调度的提高有利于相邻省份提高耦合协调度;随着时间推移,上、中、下游各区域内省份间耦合协调度绝对差异变小,但区域间尤其上下游间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呈两极分化趋势.建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提升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强化区域间联系,缩小发展差距.

    高技术产业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综合发展指数莫兰指数基尼系数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城市韧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研究

    罗巍黄志华程遂营甘卓群...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城市减灾治理水平,探究城市韧性和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协调关系,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法测算了2010—2019年黄河流域的城市韧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值,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韧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区域性差异,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分布;②黄河流域城市韧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空间分布上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关性;③耦合协调度系统发展形成3种路线:甘肃、青海、宁夏为成长型路线,山西、陕西、内蒙古为稳健型路线,四川、河南、山东为成熟型路线.

    经济发展水平城市韧性协调性耦合协调度黄河流域

    黄河干流兰州断面不同时期径流指标变化及成因分析

    金双彦高源张萍马志瑾...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1950—2018年黄河干流兰州断面的日平均流量、极端流量、月平均流量等数据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方法和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指标计算方法对其水文情势变化情况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0—1968年、1969—1986年、1987—2005年和2006—2018年兰州断面的年最大日平均流量、极端流量、流量过程变异程度等指标呈现阶段性变化.具体表现为小流量洪水频次增加,中大流量洪水频次减少,小流量洪水历时增长,中大流量洪水历时缩短;最小化指标的极端流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最大化指标的极端流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流量过程变异程度逐阶段上升.分析指出各指标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的蓄水运行、沿黄工农业耗水以及全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实施.

    径流指标年最大日平均流量极端流量水库运行工农业耗水兰州断面

    黄河流域重要断面设计年径流量计算研究

    杜懿孟越陈昱桢王大刚...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河流域3个重要水文站(兰州站、花园口站和利津站)的历史年径流量序列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变异诊断,在诊断结论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年径流量计算.分析表明:1919—2018年的兰州站和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序列均存在较为明显的跳跃性变异,且最大可能变异位置分别为1932年和1990年;1952—2018年的利津站年径流量序列既存在趋势性变异又存在跳跃性变异,整体上年径流量序列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序列的最大可能变异位置为1985年.针对3个水文站年径流量序列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基于跳跃诊断的二次修正法、混合分布法和分解合成法等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各水文站不同重现期的设计年径流量.

    水文频率分析设计年径流量水文变异诊断混合分布法分解合成法黄河流域

    汾河上游径流序列突变点及前兆信号检测

    秦超瑞桑宇婷赵雪花祝雪萍...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变化环境下径流序列的突变特征,采用多尺度直线拟合法对汾河上游4个水文站(上静游站、汾河水库站、寨上站和兰村站)年径流量序列进行突变点检测,并基于系统的恢复速率及恢复力、方差及自相关系数的演变规律检测突变前兆信号.结果表明:上静游站、汾河水库站、寨上站和兰村站年径流量序列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75年、1966年、1966年和1966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突变后多年平均径流量较突变前分别减少了22.81%、19.75%、24.68%和31.14%;基于系统的恢复速率和恢复力检测到突变前兆信号分别发生于1973年、1958年、1958年和1958年,基于方差和自相关系数检测到突变前兆信号分别发生于1968年、1960年、1960年和1960年.突变前兆信号均提前于突变年份10 a之内,对突变具有可靠的预警作用.

    径流序列突变检测前兆信号汾河上游

    流域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张京马金锋马梅
    30-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域水文模型不确定性显著影响模拟结果的精度,科学分析流域水文模型的不确定性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流域水污染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确定性的分类,着重对近年来流域水文模型在输入数据、参数以及结构方面的不确定性研究进行总结,概述每种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影响,并从降低流域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角度展望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①空间输入数据具有尺度效应,应权衡好模型尺度与计算量、精度的矛盾;②优化多源数据融合算法,提高降水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度;③探究参数动态变化和空间异质性对参数组合的影响;④推动并行和集群等高算力手段在多模型耦合模拟中的应用.

    流域水文模型不确定性输入数据参数模型结构

    城市型水库溃坝生命损失估算研究

    杨德玮周克发董凯张雄杰...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DP-DFY城市型水库为例,应用BREACH模型和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该市Ⅰ、Ⅱ水库在遭遇PMF洪水,坝前水位达到最高水位,主坝同时发生管涌破坏时的溃坝流量和洪水淹没范围.基于模拟结果确定溃坝洪水严重性和洪水风险人口计算参数,选定4种警报时长,分别应用Dekay&McClelland法和李-周法初步估算不同警报时长参数下的生命损失数量,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基于估算结果,针对两种估算方法对于城市型水库的估算结果合理性进行讨论,对严重性参数与理解程度参数取值提出建议.

    城市型水库溃坝生命损失Dekay&McClelland法李-周法

    郑州"7·20"特大暴雨河道堤防险情调查分析

    汪自力宋修昌何鲜峰李姝昱...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郑州市域内河道堤防出现河道漫溢、堤防决口、岸坡坍塌及拦(跨)河建筑物损毁等险情.在现场查勘基础上,围绕河道堤防等工程治理、运行维护、应急处置等环节分析了河道堤防有关险情发生的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并对灾后重建提出了对策建议.

    郑州"7·20"特大暴雨河道堤防水毁险情

    河南省引黄受水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张修宇周莹韩春辉杨淇翔...
    48-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河南省引黄受水区发展水平,需明确河南省引黄受水区当前发展状态.在深刻领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内涵的基础上,从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角度,构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法,对河南省引黄受水区2011—2020年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14个地级市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整体由较低水平上升为中等水平;各子系统中,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呈上升趋势;河南省引黄受水区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十分明显,各地级市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引黄受水区河南省

    我国水权分配研究热点及演化的可视化分析

    吴丹向筱茜冀晨辉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00年我国开展首例东阳-义乌水权交易实践以来,我国水权分配研究不断深化,水权分配制度体系日趋成熟,水权市场不断完善.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综合分析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2020年730篇关于水权分配研究的期刊文献,系统梳理水权分配研究的文献特征和前沿热点,包括高校和研究机构分布、学者合作特征、研究热点分析,并对我国水权分配研究阶段进行合理划分,明晰我国水权分配研究现状.研究表明:水权分配研究探索期(2000—2006年)以初始水权分配为主、水权交易为辅,强调政府主导,研究热点为初始水权分配原则与分配模式;水权分配研究成长期(2007—2014年)突出初始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并重,强调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研究热点为初始水权分配机制与水权交易模式;水权分配研究发展期(2015—2020年)以水权交易为主、初始水权分配为辅,强调由政府主导转为市场导向,研究热点为多元化水权交易模式与优化初始水权分配模式.

    水权分配水权交易初始水权CiteSpace可视化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