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FS气温预报模型在黄河内蒙古河段应用效果检验与分析

    范旻昊田文君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凌汛期中短期气温预报模型是基于GFS模式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选取包头站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GFS模式数据以及实况日均气温数据,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和曲线分析等方法,对预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判,验证该模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型具备一定的预报能力,可用于黄河上游地区的防凌减灾业务工作和科研工作.1~3 d(24~72 h)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都在2℃以内,4~7 d(96~168 h)平均绝对误差在2.5℃以内;1~10 d(24~240 h)预报大部分站点均方根误差在2.5℃以内,准确率在60%以上.11月和3月1~7 d(24~168 h)各时次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月份.11月是流凌关键期,3月是开河关键期,凌汛预报要求提前一周预见期,气温预报结果是凌汛预报的基础,11月和3月的7 d(24~168 h)气温预报能力强、效果好,对防凌减灾业务工作有实际应用意义.

    GFS气温预报模型检验凌汛期黄河内蒙古河段

    黄河口流路运用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系统研究

    陈雄波王崇浩陈松伟王彤...
    57-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黄河下游减淤、河口地区防洪、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海岸减蚀、投资费用等方面选择综合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开展专家评估,确定各指标权重;针对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关联度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系统,满足不同流路治理方案效益定量化评价需要;应用研发的模型,在未来龙门、华县、河津、(状)头四站来沙1.5亿、3亿、6亿t/a条件下,对不同运用方案开展流路方案综合评价,提出黄河口优化流路运行方案.

    流路运用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关联度法熵权法黄河口

    黄河下游滩区村台对洪水演进的影响

    钟寰程舒鹏李溪智刘一鸣...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抵御20 a一遇洪水的防洪标准设计村台改造方案,基于黄河下游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水沙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以及地形数据,采用Delft3D软件建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别对村台现状方案和村台改造方案下黄河下游花园口—艾山河段滩区的洪水演进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案下,随着洪水量级增大,滩区和非居民地淹没面积都逐渐增大;与村台现状方案相比,村台改造方案下各重现期洪水的滩区和居民地淹没面积减小,非居民地淹没面积略微增大,滩区和非居民地淹没水深逐渐增大,而居民地淹没水深减小的面积占比都在95%以上,说明村台改造能够有效降低研究区域内居民地的淹没面积和淹没水深,起到保护居民地的作用.

    村台洪水演进Delft3D滩区黄河下游

    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孙虹洁赵振华黄林显邢立亭...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进行地下水位预测对地下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代表补给项的降水量和代表排泄项的气温、水汽压及开采量作为输入变量,构建了基于多变量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利用济南市2010—2018年月降水量、气温、水汽压和开采量及第四系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位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并利用2019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利用正弦函数信号拟合气温数据可以消除气温测量误差的影响,提高模型预测精度;②LSTM神经网络模型当神经元失活比率为20%时能够取得最佳的预测结果,其中对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均方根预测误差为0.84 m,对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均方根预测误差为0.68 m;③总体上,LSTM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地下水位的动态特征,只在地下水位突变处误差较大.

    机器学习地下水位预测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济南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河南省引黄受水区不透水面时空演变

    王李良张修宇
    76-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城镇化发展中不透水面增大导致的城市洪涝、热岛效应等问题,对不透水面的提取方法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和时序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法构建河南省引黄受水区1990—2020年不透水面数据集,并选取面积增长率、扩张强度等指标分析不透水面的变化特征,避免了传统提取方法耗时耗力、无法处理大量数据的缺点.结果表明:河南省引黄受水区不透水面面积呈逐年增大趋势,其中2020年不透水面面积最大,为7598 km2;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与不透水面面积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80、0.912,表明不透水面面积与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成正相关关系.

    不透水面面积增长率扩张强度GoogleEarthEngine河南省引黄受水区

    "水银行"交易模式下的水资源交易价值评估

    蒋凡田治威冯昌信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鉴商业银行存-贷-融的经营方式,综合水资源利用价值、水资源承载指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水"或"贷水"利率等因素,构建了基于"水银行"交易模式的交易价值评估模型,并以沿黄河36个地级市为例,对"水银行"交易模式下的水资源交易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3—2012年"水银行"从沿黄36个地级市获得利息总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分别为61.558亿、102.047亿、154.226亿、264.362亿、323.433亿、296.160亿、287.348亿、336.950亿、444.263亿、470.038亿元;区域水资源承载指数决定了"水银行"利息支付的方向;沿黄地级市应支付给"水银行"的利息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小,说明"水银行"交易模式易于实施.

    "水银行"水资源承载力生态足迹承载指数黄河

    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演化分析

    王敏谢雨涵邓梦华范佳缘...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须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黄河流域2007—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对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Malmquist指数深入探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较高水平,研究期内效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大部分省(区)效率有小幅下降;从区域差异看,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为下游地区高、中上游地区低,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省际差异明显;从驱动因素看,技术进步是驱动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下降主要源于规模效率的下滑.基于此,提出统筹推进流域内部区域合作、以流域为单元实施区域水资源利用一体化管理、同步扩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正向驱动作用等对策建议.

    水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DEA模型Malmquist指数黄河流域

    豫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效果研究

    李宝玉齐青青朱晓萌张永婷...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豫西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减轻农村水体污染.设计了一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并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系统脱氮除磷和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18、24 h时,氨氮平均去除率差异较大,总氮、磷酸盐和COD去除率相差较小;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系统对氨氮、总氮、磷酸盐、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09%、65.41%、62.83%、75.31%,且系统运行较为稳定,故24 h为污水处理系统较优的水力停留时间.

    污水处理水力停留时间脱氮除磷豫西

    我国水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杨大杰欧阳友李炳华潘兴瑶...
    97-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喹诺酮类抗生素(QNs)作为一种合成类抗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基于已有文献资料,分析我国水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赋存现状,并运用风险熵法评估QN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水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质量浓度相对较高;东部地区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现状相对较严重,多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质量浓度超过1μg/L;中部地区喹诺酮类抗生素质量浓度差异性相对较小;西部地区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较少,但OFL质量浓度相对较高;东北地区CIP和OFL质量浓度相对较高,OFL的质量浓度超过1μg/L;地下水中OFL质量浓度超过1μg/L,较大部分地表水中的高;同一采样区域的同种抗生素在丰水期与枯水期的质量浓度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水环境中CIP和OFL的生态风险较诺氟沙星(NOR)、恩诺沙星(ENR)的高.

    水环境抗生素喹诺酮类生态风险

    乌梁素海重金属在冰水介质中迁移效应研究

    孙驰王俊吴用史小红...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冰使得未冻结的湖泊水体中污染物浓度浓缩增大,因此冬季湖泊水环境恶化.采用自制单向结冰模拟器,以乌梁素海实际湖泊结冰为依据,通过模拟湖泊结冰过程,定量研究不同溶液初始重金属质量浓度、pH值、环境温度对各重金属在冰水介质中的迁移量.结果显示:单一环境变化条件下,不同种类重金属在冰体、水体中质量浓度、分配系数由大到小顺序均为Fe>As>Cr>Cu>Zn>Mn>Cd>Hg>Pb;分配系数可以表述重金属在冰水介质中的迁移量,结合能可以描述重金属在冰水介质中迁移能力的大小.

    重金属迁移效应模拟实验分配系数乌梁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