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军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军医
人民军医

月刊

1000-9736

rmjy@pmmp.com.cn

010-51927300-8012

100036

北京市复兴路22号甲3号《人民军医》杂志编辑部

人民军医/Journal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月刊。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突出报道常见病、多发病和创伤防治、防护技术和临床经验,以军民兼顾,面向基层为办刊特色。先后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和北京市优秀科技期刊全优奖。为中国生物医学类核心期刊,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被确认为全国特种医学和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部队官兵痛风误诊1例

    李栋栋白建峰颜忠强郭万刚...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尿酸钠沉积相关的异质性疾病,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痛风石和肾病等。该文报告了1例左足踝内侧反复疼痛2年的基层部队军官,在骨科门诊先后7次误诊,分别被误诊为软组织损伤、肌腱炎和足背韧带损伤等疾病,后就诊于肾病门诊确诊为痛风,给予限制高嘌呤饮食和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该文详细分析了误诊的原因,并就如何减少痛风误诊提出了建议。

    痛风误诊综合诊断

    驻滇某部官兵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知晓情况调查

    耿虹李明漆宜华于良...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驻滇某部官兵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知晓情况,分析Hp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官兵372例,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其Hp感染状况,结合统一的自制调查问卷评估官兵对Hp感染的知晓情况,分析Hp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72例受检官兵中,共检出Hp阳性126例,阳性率33。87%。其中,男性官兵Hp阳性率35。00%,女性官兵Hp阳性率30。43%;男性官兵与女性官兵Hp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受检官兵中,仅48例知晓Hp感染情况,知晓率12。90%。Hp阳性126例中,既往无上消化道疾病史98例(77。78%),既往有上消化道疾病仅28例(22。22%),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近期无明显消化道症状82例(无症状感染率65。08%),近期有一种或多种消化道症状44例,包括口臭、腹胀、反酸、消化不良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吸烟、是否饮酒、不同年龄及是否经常进食辛辣、烧烤食品的官兵Hp阳性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驻滇某部官兵Hp感染检出率较高而知晓率低,以无症状感染为主,男性官兵与女性官兵感染率相近;未发现吸烟、饮酒及嗜食辛辣、烧烤对官兵Hp感染有显著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知晓率

    特勤人员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赵晓红宋光李萌杨晓蕾...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特勤人员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特勤疗养中心体检的特勤人员2561例,收集5年的健康体检档案,以出院诊断为依据,统计特勤人员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情况,分析年龄、婚姻状况、工作时间、飞行时间、职级、职务及过敏史等因素对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影响。结果:2014-2018年特勤人员高三酰甘油血症每年患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5年平均患病率为21。1%;特勤人员高三酰甘油血症组年龄、工作时间、飞行时间非常显著大(长)于无高三酰甘油血症组(P<0。01),已婚者占比非常显著高于无高三酰甘油血症组(P<0。01);两组不同职别、职务及有无过敏史构成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特勤人员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患病风险与年龄、婚姻状况、工作时间、飞行时间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系数均小于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0岁、已婚、工作时间增加、飞行时间≥200 h是特勤人员患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某疗养中心特勤人员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较高,但未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年龄≥30岁、已婚、工作时间及飞行时间延长是特勤人员患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危险因素。

    高三酰甘油血症特勤人员危险因素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自然感染流行特征分析

    邹敏书刘达理孙旭玲李琳...
    45-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自然感染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3月24日-8月25日在某医院行2019-nCoV抗体检测的儿童827例,采用胶体金免疫快速测定法测定血清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IgM阳性、IgG阳性及两者双阳性均计为2019-nCoV感染阳性。比较不同人群2019-nCoV的自然感染情况。结果:男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为0。94%,女童为0。99%,二者2019-nCoV自然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成年人2019-nCoV 自然感染率为3。42%,儿童为0。97%,儿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非常显著低于成年人(P<0。01);学龄前期(<6岁)儿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为1。19%,学龄期(>6岁)为0。64%,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中心城区儿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为1。09%,郊区儿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为0。54%;中心城区与郊区儿童2019-nCoV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有基础感染儿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为1。54%,无基础感染儿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为0。60%;二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儿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较成年人低,儿童2019-nCoV自然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地区及有无基础感染无显著关系。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自然感染流行特征

    胎儿细胞异常核型发生频率和类型及其与产前诊断指征关系研究

    陈晓卢英红何才通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比较不同产前诊断指征高危妊娠者的胎儿细胞样本中异常核型发生频率与类型。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9年10月在某妇幼保健院行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妊娠者2014例的病例资料。结果:在2014例样本中,检出胎儿异常核型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致病或可能致病)223例,临床意义未明拷贝数变异72例(3。57%),总体异常核型检出率11。07%。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高风险组异常率最高,为40。74%;其余高危组别异常率依次为:核型及其他产前诊断方法组(15。00%)、两项及以上异常组(14。44%)、超声结构异常组(14。25%)、超声软指标异常组(9。97%)、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组(8。11%)、血清学筛查高危组(6。25%)、羊水量异常组(4。55%)、不良孕产史组(2。34%)、高龄组(2。22%)、其他原因组(2。41%)。不同类型样本异常核型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分别为绒毛38。46%、脐带血10。61%、羊水8。65%。检出染色体异常拷贝数变异种类包括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9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8例、16p11。2缺失综合征6例、17q12缺失综合征5例、猫叫综合征4例等。结论:CMA技术能有效提高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预防严重缺陷胎儿出生;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多项检测技术方法的结果,做好产前遗传咨询指导。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产前诊断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新兵集训期间一起疥疮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郄志伟胡继兵赵杰朱剑...
    54-5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某部新兵集训期间一起疥疮疫情的流行特点及处置情况,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某部卫生队门诊先后收治的新兵疥疮3例,通过采集病史及相关接触史,调查新兵疥疮患病情况。为了便于对疥疮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将病例按照症状出现顺序及病例间密切接触程度综合考虑进行编号,每一病例给予1个编号;并根据病例区域分布及时间分布情况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疥疮的流行环节、途径和规律。对确诊病例及所属营区采取相应医学处置措施。结果:(1)某部共检出新兵疥疮11例,其中,最先收治并确诊的3例,分别为1号、2号、4号病例,均因全身皮疹、瘙痒难忍而就诊,1号病例入伍前即有不典型症状;其余8例与确诊的3例有或无密切接触史,均为入伍后新发病例。采集病史和接触史,发现新兵集训期间1号、2号、4号病例曾为同班(排)人员,且住在同一宿舍,具有密切接触史;1号与2号病例床铺相连;1号与3号、5号病例存在衣物混放的情况;1号与6号病例有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混用情况且床铺距离较近。1号与2号病例最先出现症状,其床铺相连、发病时间接近;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病例陆续出现症状。10号、11号病例与1号、2号病例发病时间接近,无密切接触史,但其症状初发时间一致。1号、2号、10号、11号病例为此次疥疮流行初期确诊患者,其余病例之后陆续出现症状,为此次流行的密切接触人群。(2)对于确诊病例,在卫生队收治并隔离治疗。该组11例经2个疗程治疗,均获痊愈。对于确诊病例的同宿舍人员,尤其是具有密切接触史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在营区积极倡导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适时开展健康教育,强化营区卫生防病措施,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结论:新兵集训期间疥疮的流行具有一定特点,应明确其发生及传播规律,及时进行医学处置,有效阻断疫情蔓延。

    新兵军事训练疥疮流行病学调查

    胆石症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钟善传徐立风张水发王丽...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脂水平对其发病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某医院经超声检查且术后确诊的胆石症21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经超声检查无胆囊及胆管结石病变的健康者1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观察两组甲状腺激素与血脂水平,分析胆石症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SH、TG、LDL-C、apoB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T3、FT4及TC、apoA1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TSH与TG、LDL-C、apoB呈显著或非常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FT4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观察组210例中,检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30例,检出率14。29%;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检出率2。38%;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检出率2。86%。对照组150例中,检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检出率4。00%;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均为2例,检出率1。33%。观察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失调及血脂代谢紊乱与胆石症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胆石症发生的易感因素;胆石症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脂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胆石症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相关性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用于胃癌术后效果观察

    李毅斌叶峰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腹腔灌注降低胃癌术后腹膜转移风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胃癌术后存在腹膜转移高危风险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OX)方案进行术后辅助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腹腔灌注治疗。至少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分别测评两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治疗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PFS(25。0±1。5)个月,非常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7。5±1。6)个月(P<0。01);观察组OS(28。7±1。1)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2。4±1。1)个月(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KPS分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KPS分值亦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肠梗阻和腹腔感染;观察组腹腔灌注过程中出现腹痛症状者占37。93%(11/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4%(3/29),但均为轻度隐痛,治疗完成后症状逐渐消失;除腹痛外,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腹腔灌注可有效降低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胃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紫杉醇腹膜转移

    碳酸氢钠降低无症状性细菌尿患者尿内皮素水平的作用观察

    侯亮刘千红丘军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碳酸氢钠对无症状性细菌尿(ASB)患者尿液部分指标的影响及降低尿内皮素(uET)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诊断为ASB的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并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碳酸氢钠1 g,3次/d;治疗期2周。对照组无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T0)、治疗3天(T3)、治疗7天(T7)、治疗14天(T14)的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尿渗透压(uOS)及uET水平。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液学、生化及尿液检查结果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血CRP、ESR、uE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uOS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2)①治疗3天时,观察组血CRP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治疗7天时,观察组ESR水平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4天时,对照组ESR水平与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③治疗7天时,观察组uOS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4天时,对照组uOS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④治疗7天时,观察组uET水平较治疗前非常显著降低(P<0。01),且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4天时,对照组uET水平非常显著高于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碳酸氢钠治疗ASB,可促进uOS升高、uET降低,发挥抑菌作用。

    碳酸氢钠无症状性细菌尿内皮素

    某医院口腔门诊牙科焦虑症患病及治疗情况调查

    蔡婧冯广智石春茹李兵...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口腔门诊牙科焦虑症(DA)患病情况,以及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或传统积极关注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某医院口腔科门诊候诊的患者700例,发放牙科畏惧调查量表(DFS)700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门诊患者中DA患病情况。在筛查出的DA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积极关注法进行干预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每周1次。两组分别在初次就诊前和干预后,采用DFS量表调查患者焦虑程度,根据调查结果计算DFS分值。结果:(1)该组回收有效问卷686份,有效率98。0%。其中,DA患者(DFS分值>40分)451例,占65。74%。DA 451例中,轻度324例(71。84%),中度109例(24。17%),重度18例(3。99%)。观察组100例中,DA轻度占71。00%,中度占25。00%,重度占4。00%;对照组100例中,DA轻度占72。00%,中度占25。00%,重度占3。00%。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DA患病的影响因素,其中,女性DA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26〜40岁年龄段患病率较高,>60岁年龄段人群患病率较低,不同年龄段DA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随着文化程度提高,DA患病率逐渐降低(P<0。01)。(2)干预前,两组DFS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DFS分值均较干预前非常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DFS分值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焦虑的缓解幅度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经干预治疗,观察组DA轻度、中度的缓解幅度均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DA重度的缓解幅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DA在口腔科门诊中患病率较高,应给予有效干预;系统脱敏疗法对DA轻度、中度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可改善患者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牙科焦虑症系统脱敏疗法积极关注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