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军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军医
人民军医

月刊

1000-9736

rmjy@pmmp.com.cn

010-51927300-8012

100036

北京市复兴路22号甲3号《人民军医》杂志编辑部

人民军医/Journal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月刊。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突出报道常见病、多发病和创伤防治、防护技术和临床经验,以军民兼顾,面向基层为办刊特色。先后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和北京市优秀科技期刊全优奖。为中国生物医学类核心期刊,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被确认为全国特种医学和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平衡针灸创新技术有关情况介绍

    王文远王晓辉刘文华于波...
    1241-1242页

    平衡针灸作用机制特点

    现代平衡针灸理论根源及理论体系综述

    王文远王晓辉于波刘文华...
    1243-1244页

    平衡针灸理论根源理论体系

    现代平衡针灸技术在部队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文远于波马忠立刘文华...
    1245-1247页

    平衡针灸问题对策

    现代平衡针灸学科创新发展刍议

    王文远刘文华毛效军于波...
    1248-1249页

    平衡针灸学科创新发展

    可膨胀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效果对比观察

    于兴胜荣辉毛兆虎祁健...
    1250-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可膨胀髓内钉(EIMN)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某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90例,按照固定方法分为EIMN组和对照组(锁定加压钢板组)各4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肩关节、肘关节功能评分及恢复情况。结果:EIMN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或非常显著短(少)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EIMN组Neer评分、Myao评分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IMN组肩关节前屈上举、前屈外举湔屈外旋测定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肱骨颈干角测定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EIMN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 (P<0。05)。结论:EIMN用于治疗肱骨干骨折,较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肱骨干骨折可膨胀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

    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Meta分析

    张勇王玉富蔡伟创姜伟...
    1253-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分析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术后Lysholm评分以及术后膝关节前部疼痛发生情况。结果:8项研究共纳入560例患者,其中髌上入路284例,髌下入路2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以及术后HSS评分等方面均差异不显著(P>0。05);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患者Lysholm评分非常显著优于髌下入路(MD=5。91,95% CI 4。10~7。71,P<0。01);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前部疼痛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髌下入路(MD=0。29,95% CI 0。16~0。54,P<0。01)。结论: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较髌下入路更好,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更低。

    胫骨干骨折髓内钉髌上入路髌下入路Meta分析

    病理性旋转位移评估脊柱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效果观察

    崔莹韩雪耿进朝韩磊...
    1258-1259,1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脊柱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LS)患椎旋转位移的恢复情况及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某医院脊柱门诊接诊的DLS患者35例,均接受以坐位定点腰椎旋转复位手法为主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Logan脊柱X线分析系统测量滑脱椎体异常旋转位移(VRD),并分析临床效果与滑脱椎体VRD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JOA评分分值为(22。11±1。60)分,非常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5。46±1。07)分(P<0。01);治疗后滑脱椎体VRD幅值为(0。26±0。09) mm,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69±0。12) mm(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VRD幅值治疗前后差值与JOA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804,P<0。01)。结论:滑脱椎体的复位是DLS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的重要因素,VRD治疗前后差值可以作为评价脊柱手法治疗效果的指标。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旋转位移脊柱手法治疗

    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效果观察

    张厚地张茜李贝贝武嘉瑜...
    1260-1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辅助治疗烟雾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军队医院接受脑血管重建手术的烟雾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连线测验A-B评定、中文听觉词汇学习(CAVLT)测评、画钟试验和波士顿命名测验。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重建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包括执行功能与视空间、语言与记忆认知域等行为训练。此外,从医院体检中心纳入与入组烟雾病患者匹配的2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各组认知功能各认知域评分差异。结果:(1)40例烟雾病患者MoCA、CAVLT、画钟试验和波士顿命名测验等评分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连线测试A评分分值非常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术后3个月,烟雾病观察组和对照组MoCA评估、画钟试验和波士顿命名测验等评分分值与本组术前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连线测试A评分分值显著低于术前(P<0。05),短时记忆(1-3)和延时记忆评分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术前(P<0。01);对照组连线测试A、短时记忆1评分分值与术前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短时记忆2、短时记忆3和延时记忆评分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术前(P<0。05,P<0。01)。在改善程度(术前与术后3个月评分差值)方面,观察组连线测试A和短时记忆(1-3)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或非常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对烟雾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术后实施早期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恢复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烟雾病认知障碍认知行为干预预后

    综合康复疗法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临床效果观察

    宋文科胡智杨莹
    1264-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某军队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一般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饮食、运动、心理、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治疗时间均为4周。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检测两组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生物学指标[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SDS量表和HAMD量表评分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又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FBG、HbA1c、2hPBG、TC、TG、LDL-C和HDL-C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又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改善(P<0。05,P<0。01)。(3)治疗后,对照组SBP、DBP和观察组BMI、SBP、DBP均较本组治疗前非常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BMI又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辅助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老年糖尿病抑郁症综合康复治疗

    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阿司匹林用于二次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效果观察

    刘鑫
    1268-1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阿司匹林用于二次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某医院行二次TCRA后166例,均采用雌激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根据应用雌激素剂量不同,分为4 mg/d组(A组)55例、6 mg/d组(B组)55例和8 mg/d组(C组)56例。观察比较各组3个疗程用药后月经来潮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美国生殖学会(AFS)评分,以及术后1年自然受孕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1)用药3个疗程后,A组月经来潮41例,占74。5%;B组月经来潮50例,占90。9%;C组月经来潮51例,占91。1%。B组、C组月经来潮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C组月经来潮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A组月经来潮者(P<0。05);B组与C组月经来潮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用药3个疗程后,A组、B组、C组AFS评分分值分别为(3。31±1。12)分、(2。29±0。95)分和(2。41±0。97)分;B组和C组AFS评分分值非常显著低于A组(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术后1年,A组妊娠17例,占30。9%;B组妊娠29例,占52。7%;C组妊娠29例,占51。8%。B组和C组自然受孕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3组均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胃肠道反应、乳腺胀痛等药物不良反应,但患者均可耐受,其中,A组为15例,占27。3%;B组为19例,占34。5%;C组为29例,占51。8%。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组均无一例发生肝肾功能损害、血栓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次TCRA后每天应用6mg雌激素联合阿司匹林,较有利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预防术后宫腔再次粘连,且较安全。

    雌激素阿司匹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