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

贾立政

旬刊

1004-3381

rmlt@people.com.cn

010-65363747

100733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人民论坛/Journal People's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刊物。研究和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活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工作重点

    田利辉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涵盖政府、住户、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的资产负债信息.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可有效防范房地产领域风险、应对我国地方债等难题,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探索编制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时,应注重资产负债表编制质量,加强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挖掘和拓展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功能.在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准确、渐进和特色的原则,同时,应重点围绕采样先行、行政统筹、中国适用和管理推行四个方面推进工作.

    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

    邓磊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吸引力偏弱、职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对此,应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为契机,培育公众职业教育新观念、搭建职普融通立交桥、打造产教融合助推器,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

    科技金融体制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支撑

    李全王志刚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的第一篇,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相互赋能,才能更好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此,应聚焦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开展业务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从需求侧和供给侧方面有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科技金融新质生产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反跨境腐败法: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重要支撑

    宋伟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台反跨境腐败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中国推动跨境腐败治理的重大举措.跨境腐败是当前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方面.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跨境腐败治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跨境腐败治理取得了重要成效.由于跨境腐败具有高度复杂性,目前的反腐败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尚存局限,制定出台反跨境腐败法势在必行.在立法过程中,要以公平合理的反腐败国际合作理念为基础,充分体现针对跨境腐败的预防性举措,并坚持以中国法律制度为基点推动立法内容与国际接轨.

    反跨境腐败法反腐败国际合作政策建议

    人口变迁与教育布局结构优化

    屈小博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变迁的新形势意味着教育需求结构转变的长期趋势,教育布局需要提前做出准备.我国人口变迁呈现总量增速放缓、老龄化不断加深、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人口流动向大城市聚集的特征,未来教育总体规模有所下降,教育结构将随人口结构发生波动.在时间上,各学段教育需求变化受不同年龄段人口结构差异和教育普及程度的影响而呈现波动;在区域上,持续的人口流动使得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教育需求持续增加.对此,教育布局需要从"量"向"质"转变、强化教育供给弹性、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顺应城市化人口集中趋势、优化教育布局均衡配置等.

    人口变迁教育布局学龄人口人口迁移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郭瑜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基本养老服务是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框架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应有之义,有助于合理界定家庭、政府、社会、市场的责任边界,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应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考虑和谋划,充分发挥国家、家庭和社会相互支持所形成的合力,以基本养老服务为抓手推动普惠型养老服务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基本养老服务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张春玲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是一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掌握历史主动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史中形成的独特优势.党的领导是我们始终保持历史主动的最根本保证,是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下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可靠保证.未来道路上还有更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需要应对,唯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才能推动这项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理论自觉

    改革系统集成的内涵要义与实践要求

    夏文斌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集成作为重要方法论,对于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的解决、高质量发展、回应人民现实关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从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层面把握改革系统集成的内涵,从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导向、精准落实方面把握改革系统集成的实践要求.

    改革系统集成创新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处理好九大关系

    张文忠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融合关系,经济发达地区与特殊类型地区协同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匹配关系,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关系,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以及陆海发展的关系,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

    数字时代青年社交需求及偏好

    田丰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化浪潮以及数字技术发展的冲击下,部分青年的社交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倾向于构建社交关系"舒适圈",偏好有清晰边界感的社交,乐于尝试开放且务实的社交关系.年轻一代的社交出现了从他人取向向自我取向的转变,从情感关系向平等关系的转变,从交换关系向合作关系的转变,从依赖关系向独立关系的转变.这些变化看起来是局限在社会交往领域行为逻辑的变化,实际上却是年轻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理解的深刻变革.

    青年社交方式社会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