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能动力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能动力工程
热能动力工程

邹积国

双月刊

1001-2060

rndlgch703@163.com

0451-55654932、56637728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热能动力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七0三研究所主办的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期刊、主要是以军转民,军民结合为报导方针,大力报导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科研成果,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热能动力工程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12面,主要读者对象为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次进气角度对流化床接收器中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朱子昂朱丽云李安俊王振波...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二次进气角度对流化床太阳能颗粒接收器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了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与非均质过滤曳力模型(filtered)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数值模拟了 30°,45°和60° 3种二次进气角度下接收器内颗粒浓度及颗粒速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均匀曳力模型(Gidaspow和Wen-Yu)相比,非均质过滤曳力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3种二次进气角度下,颗粒沿径向均呈现出边壁附近的颗粒体积分数高于中心区域的"环-核"非均匀径向分布,且两侧壁面的颗粒流向中心区域形成循环,同时伴随着颗粒团聚现象;相比于二次进气角度30°和60°,当二次进气角度为45°时,二次进气入口截面颗粒分布相对均匀,且不存在颗粒返混回二次进气入口的现象.

    流化床颗粒接收器气固两相流动二次风入口数值模拟

    基于SOM聚类和ECA的超短期光伏预测组合模型研究

    董金华徐伊洁朱一昕许德智...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不同天气类型下光伏输出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超短期光伏预测组合模型.首先,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选取与光伏发电功率密切相关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对其进行逐月标准化,然后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分类指标天气条件因子(Sky Condition Factor,SCF),以降低输入变量的维度,并消除季节对天气分类的干扰和众多气象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其次,通过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Map,SOM)对SCF进行无监督聚类,划分出3种天气类型.然后,在3种天气类型下分别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预测模型,并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自适应地为特征信息的多重通道分配相应的权重,使模型集中于重要的特征信息,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历史实测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未引入ECA模块的预测模型相比,所提预测模型在3种天气类型下的预测准确度分别提高了 1.006 1%,1.626 1%和1.610 4%,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Pearson相关系数标准化SOM聚类ECACNN

    分流导叶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研究

    朱致远叶舟欧华浩李春...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提出一种随相位角变化而改变相对夹角的分流导叶结构.以NACA0021为基础翼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分流导叶作用下垂直轴风力机风能利用系数、单叶片瞬时转矩、压力系数及速度场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静态和动态分流导叶均可提高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且动态分流导叶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相较于静态分流导叶,动态分流导叶垂直轴风力机在尖速比为2.33时风能利用系数最高可提升23%,在尖速比为2.03时静态分流导叶垂直轴风力机较原始垂直轴风力机风能利用系数提高37%;分流导叶也可使最佳尖速比前移,稳定叶片转矩波动,提升垂直轴风力机的运行稳定性.

    垂直轴风力机主动控制分流导叶尖速比气动性能

    基于MASTA的单斜齿轮修形优化研究

    薛睿超霍肇波贾海涛汤鱼...
    17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修形方式对齿轮性能的影响,以一对单斜齿轮为例进行螺旋线修形、齿向起鼓及齿顶修形.采用MASTA软件对不同修形方案进行承载接触分析LTCA(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计算各种方案下齿轮的传动误差、齿面接触应力及齿面载荷分布,并以齿面载荷分布均匀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传动误差及齿面接触应力,对齿轮进行螺旋线修形和齿向起鼓,并从修形量、修形长度和修形曲线3个方面进行齿顶修形优化,得到了特定工况、特定齿轮参数下的修形优化方案.研究表明:与未修形情况相比,最终优化方案在齿面载荷分布更均匀的情况下可使齿轮传动误差下降8.6%,且传动误差曲线更接近正弦曲线;最大齿面接触应力下降6.2%,齿面载荷分布系数KHβ由1.195 2降低至1.144 5;该修形优化方案有效地改善了齿轮的啮合性能.

    齿向修形齿顶修形传动误差齿面接触应力

    齿轮箱轴端唇形密封结构的最大密封水压仿真研究

    王双兴邵钢王冀田昊...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保船舶齿轮箱水下密封可靠,开展船舶齿轮箱轴端唇形密封结构的最大密封水压研究.首先,进行齿轮箱轴端唇形密封结构的静力学仿真,得到了过盈量为0.5 mm条件下唇形密封和旋转轴之间的接触宽度和平均接触压力,经进一步计算得到了唇形密封结构的生热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唇形密封结构的热力学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得了过盈量为0.5 mm时唇形密封结构最高温度随水压载荷的变化规律.最后,以150 ℃为最高温度上限,仿真获得了唇形密封结构的最大密封水压为0.035 MPa,并进行了输出轴端最大密封水压的试验验证,验证了仿真获得的最大密封水压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唇形密封与旋转轴过盈量为0.5 mm的条件下,唇形密封结构的最高温度与水压呈正相关关系.

    唇形密封最大密封水压静力学仿真热力学仿真

    基于多尺度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闻麒金江涛李春岳敏楠...
    18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处理轴承一维时域或频域信号,难以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非线性特征信息,且易忽略低层次信息.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引入一种特征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MSAM-CNN-BiLSTM)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基于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XJTU)轴承数据集中的 3 组数据对 MSAM-CNN-BiLSTM、LSTM、CNN-LSTM 和 MSAM-CNN-LSTM 4种方法的预测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SAM-CNN-BiLSTM方法在3组数据集中的预测误差均小于其他3种方法,说明该模型能同时学习数据中的低层次与高层次信息,可有效提高轴承的剩余寿命预测精度.

    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多尺度注意力机制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GE Vernova和IHI联合开发100%燃氨F级燃气轮机

    孙嘉忆
    199页

    基于AHP方法的行星齿轮箱箱体阻尼敷设方案评价研究

    魏博文常山栾圣罡张坤...
    200-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行星齿轮箱箱体阻尼敷设方案减振效果评价问题,以某型行星变频调速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阻尼敷设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以阻尼层厚度和阻尼材料损耗因子作为方案的定量指标,并结合方案的定性指标多方案对比分析,选出最优的阻尼敷设方案.建立了 5种箱体阻尼敷设方案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得出模型机脚测点的振动加速度级.结果表明:阻尼层厚度和阻尼材料损耗因子对测点处机脚振动加速度级大小影响显著;选用SA-3为阻尼材料、阻尼厚度为14 mm的方案5,经指标体系评价确定为最优阻尼敷设方案,较原模型振动加速度级峰值平均下降了 1.64 dB,优于其他4种阻尼敷设方案,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正确性.

    齿轮箱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阻尼减振

    基于Hartmann哨超声喷嘴的谐振腔结构仿真研究

    陶嘉琪姚福锋鞠东兵刘建成...
    20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便于用试验方法研究汽轮机除湿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大流量、高雾化度的喷嘴,在喷嘴设计中融人类似Hartmann哨的谐振腔结构,并通过超声波效应增强对水滴的雾化效果.采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湿蒸汽环境下不同Hartmann哨谐振腔结构尺寸的流场速度、压力脉动以及谐振频率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最佳谐振腔结构尺寸.研究结果表明:喷嘴入口压力一定时,改变谐振腔与喷嘴出口的角度(谐振腔夹角),速度脉动会随谐振腔夹角的增大而增大,而压力脉动随谐振腔夹角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25°夹角下出现峰值;125°夹角下速度脉动最大值区域及谐振频率随谐振腔直径增大而减小;最终确定谐振腔的结构参数,其夹角为125°、直径为3.4 mm、深度为6.4 mm,该结构参数下谐振频率为21 kHz,符合所需频率.

    Hartmann哨谐振腔谐振频率速度脉动压力脉动

    韩华集团成功运行100%燃氢的燃气轮机

    孙嘉忆
    214页